安置小区40安置房4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调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 “四位一体 ”长效管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农村环境 “四位一体 ”长效管护工作的考评实施办法》。 创成全省首批 “四有一责 ”建设示范区;创成新农村建设 “优美乡村 ”3 个、村级组织 “五项能力 ”建设 “百强村 ”6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达标村 ”23个。 迁建 乡镇卫生院 1 家,新增国家卫生镇 1 家、新创成江苏省卫生村 10 个,市级以上卫生镇实现全覆盖。 建成公瓜线曹扬段等农村公路 3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 8 座。 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 60%村庄达到省 “环境整洁村庄 ”标准,创成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 20 个。 疏浚河道 27 条,整治村庄河塘 774 口,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300 座,实施农村改厕 3430 座。 完成秸秆禁烧任务,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 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 B区 402 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 亿元,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增长16 %;实现利税 亿元,增长 %。 主导产业发展平稳。 B区 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 亿元,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轻纺业产值均突破 250 亿元。 “股份制 ”企业贡献突出。 B 区 “股份制 ”企业完成工业产值 673 亿元,增长%,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也保持较好水平,实现销售产值 13 亿元,增长 %。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B区 四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产值 亿元,增长 %,占 B区 规模工业产值的 %。 小型企业发展较好。 在国际经济形势波动情 况下,小型企业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以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增势高于大中型企业。 B区 294 家小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 亿元,增长 %,高出大中型企业增幅 个百分点。 建筑业实现新跨越。 B 区 建筑业共完成总产值 亿元,增长 %。 在建施工面积 1841 万平方米,增长 14%,其中新开工面积 1169 万平方米。 完成竣工面积 1008 万平方米,增长 11%。 全年共承接亿元以上工程项目 86 个。 规模骨干企业加速成长, 56 家建筑业企业产值过亿元,其中 5 亿元以上企业 8 家,产值超百亿元的 1家,邗建集团、华宇装饰、牧 羊钢构、省水建等 4 家企业进入省建筑业百强,邗建集团荣获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称号。 省外建筑市场稳步攀升,出省产值达 亿元,增长 18%,中东、非洲、东南亚等传统海外市场正逐步延伸,境外营业额 亿美元,增长 倍。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实现多元产值 亿元,增长 %,近 20 家建筑业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建材业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多元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投资稳步推进。 B区 固定资产完成投资 亿元,增长 21%。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投资 亿元,增长 %,农村规模以上项目投资 亿元,增长 %。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投资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投资 亿元,增长 %。 B区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4 增长 %。 商品房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增长 %;商品房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增长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增长 2%。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全年市认定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 6 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2 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2 个。 全年 1 亿美元或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33 个,计划总投资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亿元。 柳工机械、正林太阳能电池、汇成光电、德豪润达等 4 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牧羊智能化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甘泉影视制作服务外包基地等 10 个结转、跨年度竣工项目加快建设。 潍柴亚星、税友软件等 9 个新开工项目有序推进。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改造 “城中村 ”5个,整治老小区 11 个,翻建老街巷 20 条。 新建安置房 万平方米、公租房 1113 套。 城乡道路进一步优化。 新 328 国道连接线、扬菱路拓宽改造、吉安 大桥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新改建望月路东段、建设大街、润扬路西延、曹扬线等城乡主次干道 16 条。 新甘泉路东程、长塘路开工建设,建成农村公路 3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 8 座。 佳家花园公交首末站、槐泗公交停车场投入使用,甘泉公交首末站启动建设,开通杨寿、瓜洲、方巷、公道镇村公交。 提升产业大载体。 B经济开发区南北两园加快融合。 维扬经济开发区甘泉新区启动区路网框架基本拉开。 A 环保科技产业园建成创业孵化综合楼及配套设施约 9000 平方米。 北山工业园建成 110KV 变电站。 物流集聚区临港路、太平路建成通车。 蜀冈生态新区建成司徒南路等 4 条道路。 村级创业园建成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五、国内贸易 15 社会消费需求总体稳定。 B 区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 分地域:城镇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乡村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 分行业: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15%,批发零售业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 %,处于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 住宿业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亿元,增长 %, 增幅高于批发零售企业,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六、双资利用 对外贸易保持平稳。 围绕 A“烟花三月 ”经贸旅游节、 招商推介会、北京、上海、深圳名企联谊会以及台湾招商活动,加大招商资力度,全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 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 亿美元,实现自营出口总额 亿美元,增长 %。 民资发展稳步推进。 B 区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4281 户,新发展私营企业 2534 户,有限公司实到注册资本金 亿元,新注册(增资)亿元以上公司 24 户,申报新开工总投入亿元以上民资项目 22 个,其中总投入 10 亿元以上项目 3 个。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优化创新平台。 B经济开发区获批 “江苏省 A 高新技术开发区 ”,创成省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 A 环保科技产业园创成省 “城市矿产 ”示范试点基地。 发挥中科院 A 中心和江苏( A)数控机床研究院两大创新平台优势,围绕智能化装备、智能电网、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主导和新兴产业,已设立 21 家高校院所研发分支机构。 引进创新人才。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政策环境,引进省高层次创新 16 团队 1 个,省 “双创计划 ”人才 7名、国家 “千人计划 ”人才 6 名,成功组建国家 “千人计划 ”创新药物与食品安全研究院 ,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智力支撑。 创新成果涌现。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7 家。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 新增省级以上 “三站三中心 ”27家,总数达 83 家。 B区 新增省级以上品牌 18 个(件),发明专利授权 102 件。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实施高中教育 “星级 ”提升工程,新增省优质公办幼儿园 4 家,创成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 校安工程有序推进,加固中小学校舍 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学校操场塑胶化改造 8 片,瓜洲中学初中部新校区建成使用。 2020 年末 B 区 拥有各 类学校 98 所,在校学生 万人,毕业生 万人。 B 区 高考本二上线人数增加 7%。 八、文化体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 建成村级文化健身广场 44 个,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 “百团舞 B”等活动。 深入开展文体惠民 “四送 ”行动,累计配送电脑 66 台,拉杆广场音响 40 套,图书 15000 册,书橱 150 节以及广场健身器材若干,使镇村文化设施资源进一步充实。 组织送戏下乡进社区 80 多场,农村电影放映 1318 场。 开展了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日、区级机关运动会系列活动,承办了 CUBA 全国男子篮球联赛。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B区 有各类卫生机构 258 个,拥有病床 678 张,卫生技术人员 1260 人,其中执业医师(含中医) 563人、执业助理医师(含中医) 139 人,注册护士 558 人。 17 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107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 17 本药物制度; 599 种基本药物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 新农合人均筹资300元,全年参保 ,参保率 100%;卫生保健知识入户率 100%,儿童预防接种率稳定在 98%以上。 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食品卫生和公共 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达 90%。 双桥街道创成 A 市 首家 “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示范街道。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B区 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加大生态建设投入,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验收,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 1 家。 强化污染源监控,关闭 “五小 ”企业 19 家。 实施循环经济项目 4 个、节能改造项目 20 个,创成节能示范企业 4 家。 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COD 削减 吨,氨氮削减 吨。 加快交通要道绿化和生态林建设,新增造林面积 9218 亩、城区绿化面积 万平方米。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年末总户数 178721 户,户籍人口 万人,常住人口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 %。 登记出生人口6110 人,出生率 ‰ ,死亡人口 4114 人,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B区 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45728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157 元,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7713 元,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 347 部、 113台,恩格尔系数为 %。 B 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4180 元,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 10275 元,增长 %,农民人均住房面积 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 344 18 部、 72 台,恩格尔系数为 %。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积极鼓励就业创业,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全年采集就业岗位 万人,新增就业再就业 9100 人,完成创业培训850 人。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大保险 ”扩面征缴 万人次,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 300 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 万名被征地农民转参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项补贴资金 2451 万元,新建 “万村千乡 ”农家店 30 家。 加强市场监控,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400 元,每人每年 5652 元,实施医疗救助 328 人,完成 450 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新建镇级残废人养中心 4 家。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累计为 万名老人发放尊老金,新改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59 家,区社会福利中心顺利建成。 住房公积金扩面 万人,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超 2 亿元。 镇 经济概况 C 镇 全镇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 , 2020 年行政区划调整后 , 辖 1 个居委会、 7 个村委会。 2020 年以来,以 “建设秀美乡村、打造精致杨寿 ”为总揽,突出工业立镇、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三项工作重点,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20 年, 全镇 实现农业产值 亿元,工业产值 6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51 亿元,三产增加值 亿元,协议注册外资 3235 万美元,外资实际到账 420万美元,技改投入 11 亿元,民资投入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 亿元,应税销售 亿元,入库税收 5472 万元,财政总收入 9627 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 14113 元。 新龙 村位于 C 镇 东北 部 ,全村 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 23 个 19 村民小组,农户 878 户,人口 3159 人 , 企业 15 家。 2020 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亿元,农业产值 亿元,村集体收入 28 万元,人均纯收入 13680 元。 爱国村位于 C 镇 北部 , 全村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 28 个村民小组,农户 966 户,人口 3554 人 , 企业 12 家。 2020 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亿元,农业产值 亿元,村集体收入 110 万元,人均纯收入 14820 元。 东兴村 位于 C 镇 北部, 全村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 17 个村民小组,农户 467 户,人口 1673 人, 企业 6 家。 2020 年全村 实现 三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亿元,农业产值 亿,村集体收入 41 万元,人均纯收入 12500 元。 方集村位于 C 镇 东部, 全村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 15 个村民小组,农户 586 户,人口 1920 人,企业 7 家。 2020 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亿元,农业产值 万元,村集体收入 200 万元 , 人均纯收入 12500 元。 项目建设必要 性 项目建设是万 顷 良田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促进资源集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工程、惠民工程,通过开展万顷良田建设试点工程,可以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居住品位。 而安置房建设关系农民未来的居住条件,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搬迁的积极性。 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