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五等待戈多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 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虽然忙 个不停,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 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 作者就是这样让舞台动作和细节说话,把情感心理转化为视觉形象的。 两个流浪汉的痛苦就这样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得到了表现。 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品味对话 贝克特认为,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沟通,那么,作为沟通思想感情工具的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理性的、逻辑清 楚的语言只能掩饰世界的 本质,妨碍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在《等待戈多》中,人物语言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整个剧作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语无伦次,支离破碎,剧中人与人之间构不成对话,让人莫名其妙。 例如: 戈戈:“瞧这个(他拎着叶子根部,把吃剩下的胡萝卜举起,在眼前旋转),奇怪,越吃越没滋味。 ” 狄狄:“对我来说,正好相反” 戈戈:“换句话说。 ” 狄狄:“我会慢慢地习惯” 戈戈:(沉思了半晌)“这是相反。 ” 狄狄:“是修养问题。 ” 戈戈:“是性格问题”。 狄狄:“是没有办法的事。 ” 戈戈:“奋斗没用。 ” 狄狄:“天生的脾性。 ” 戈戈:“挣扎没有用。 ” 狄狄:“本性难移。 ” 戈戈:“毫无办法。 (他把吃剩下的胡萝卜递给狄狄)还有这点儿吃不吃。 ” 这段对话,毫无事件因果前后联系等逻辑思维,根本就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说话人之间没有对话的共同话题,说话人本人也没有一以贯之的话语思路。 在大段大段的语言转换之间,这种非逻辑性非理体现得十分清楚。 对话的重复和无意义,语言的非逻辑性等,都增加了作品的荒诞感。 但所有这些语言,又确实是 人那种荒诞感、绝望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贝克特很善于把自己某些深刻的思想通过人物的胡言乱语表达出来。 表面看来是些东拉西扯的胡话,借助这些急促的对话短句,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迷茫与恐惧。 作者正是用这种语言填满剧作演出的时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人物的荒诞感。 此外,剧中人物反复地讲着“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 ”、“嗯。 咱们走不走。 ”、“上帝”、“营养学”、“通大便的药”等台词,相互没有联系,颠三倒四,语意不明,都是作品中人物以荒诞的语言对荒诞世界所发表的荒诞看法。 三、思考领悟 两个流浪汉有 什么象征意义。 舞台上演出的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 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