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2内容摘要:
生思考、举例 学生讨论、回答 从现象中归纳物理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 1034 问:从图 1034 中你发现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图 1035 中, AB、 BC、 CD、 DE、 EF、 FG 各段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知 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教师补充完善 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窗的内容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作业:学习与探究 P12 11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一、 冰雾霜的形成 1. 冰与凝固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2. 雾与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 3. 霜与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教学反思 教学参考 课本中实验与活动 课本图 1028 的“自制玩具”实验可以将泥模或沙漠改成纸筒,用石蜡作“自制蜡烛”实验,这样比较容易感受到凝固过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2
相关推荐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中要教育学生与别人合作,分析归纳结论时要分步骤 注重实验操作的效 果。 求目标,让学生小结 依据目标小结 可以投投影目标 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P 64P 65 开放性作业。 完成练习,反馈矫正 作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实验探究(一) 二、实验探究(二) 验电器 1、摩擦起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 1、原理 2 、
有人走近导线落地点附近,由于人的两脚电位不同, 就在两脚之间出现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叫做跨步电压。 离电流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离电流入地点越远, 跨步电压越小;在 20 米以外,跨步电压很小,可以看做 零。 跨步电夺触电情况。 当发现受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赶快用一条 脚跳着离开危险区,否则,因触电时间长,也会导致触电死亡。 预防触电的措施 ( 1)普及安全用电常识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计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0 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下表所示的 4 个实验中, 2 B2 和 3 C1 和 4 D2 和 43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脂和胆固醇 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 、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 经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 推测错误的是( )能成为过敏原,2 号染色休约由 5000 万个碱基单位组成,分析发现
封起来,增大液面上的气压,使沸点升高一些。 家庭中用的 “高压锅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自我检测 将冰箱里的冰块拿出,不久就熔化,冬季黄河结冰,到春天就解冻。 这是为什么。 答:冰块从冰箱中拿出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达到熔点后熔化;春天,气温升 高后,冰块吸热熔化,黄河解冻。 张宁的手表进水了,表面灰蒙蒙的,指针一点也看不清。 后来,他把表面朝内,底壳朝外,戴在手上 2h后
④ 跟水反应 Na 比 K 要缓和 ⑤ 从相应化合物中制取铷比制取 Na、 K 要难 A、 ① ③ B、 ② ⑤ C、 ④ D、 ② ④ 2. 过氧化钠,氧化钠和钠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672mL 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则混合物中 Na, Na2O2, Na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 ( ) A、 2 : 1 : 1 B、 1 : 1 : 1 C、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