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定量认识化学变化word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MnO2 — Al2O3 + Mn 3. C2H2 + O2 — CO2 + H2O 4. Fe + H2O — Fe3O4 + H2 5. Fe2O3 + CO — Fe + CO2 6. Mg + N2 — Mg3N2 7. NO2 + H2O — HNO3 + NO 8. KNO3 + S + C — K2S + N2 + CO2 9. FeS+ O2 — Fe2O3 + SO2 10. Fe2O3 + HCl — FeCl3 + H2O 三、化学变化中 的定量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2.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 关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 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 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 要带单位。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 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 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y 2H2O 通 电 2H2↑ +O2↑ 36 4 32 x y x=; y= 答:电解消耗 ,同时生成。 常见题型: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 1. 已知在反应 3A+2B=2C+D中,反应物 A、 B的质量比为 3: 4。 当反应生成 C和 D的质量共 140g时, B消耗的质量为 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 C和 D的质量共 140g,所以 A和 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 140g。 由于反应物 A、 B的质量比为 3: 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 7份( 3+4=7),A占其中 3份, B占其中 4份。 所以消耗 B的质量为 140247。 7 4= 80g。 例 2. 在化学反应 3X+4Y=2Z中,已知 X和 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32和 102,则 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Y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题时,首先要确定 4Y的值,即3 32+ 4Y= 2 102 4Y= 2 102- 3 32= 108 Y= 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 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20年 5月 21日 13: 40 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求: (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 (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 简述理由。 答:( 1) (g/L)= 103L (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 x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x =316  ( 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分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 : (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 =气体质量247。 气体密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