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的科学教学指导内容摘要:
烛跷跷板的转动支点。 整个装置用矿 泉水瓶作支撑,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实验操作的过程: ⑴、对比撬石头和玩跷跷板游戏的图片, 用蜡烛跷跷板的实验来认识杠杆的三个重 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⑵、引导观察实验现象: 图 1 实验装置 ①较重的蜡烛可以撬起较轻的蜡烛;较轻的蜡烛也可以撬起较重的蜡烛; ②当熔化的蜡烛下滴时,蜡烛的重量变小会影响蜡烛跷跷板两端的升降; ③较重的蜡烛与较轻的蜡烛离支点的远近不 同。 ⑶、提出问题:蜡烛跷跷板上蜡烛的升降与什么因素有关。 ⑷、假设与猜想:与蜡烛的轻重有关;与蜡烛离支点的远近有关。 该实验的优点: ① 、器材易取,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② 、制作的蜡烛跷跷板结构简单,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学生很容易模仿制作,通过实验,学生对杠杆上的 “ 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 的概念更容易理解。 ③ 、蜡烛跷跷板实验富有动感,趣味兴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产生多种疑问:为什么有时轻的一端能撬起重的一端。 上升和下降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这些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探究欲望。 二、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 学 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对本节课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的教学,重点是创造条件鼓励所有学生动手实验,并引导学生动脑分析。 实验:用杠杆尺进一步探究杠杆的秘密 向学生介绍。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的科学教学指导
相关推荐
身边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 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 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 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六、学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 、第卷和答题卡三个部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只交答题卡。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总分:300 分。 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3 4S32 64第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羊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过程示意图
1、黄冈市 2016 年高三年级 3 月份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l C:12 N:14 O:16 3 8 S:32 4选择题(共 21 小题,共 1 2 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 3 小题,每小题 6 分 o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 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的遗传物质仍为
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和依据。 】 (三 )设计实验 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 实验设计一 :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为本实验小组起个名字,组长安排好分工。 思考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1.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2014甘 肃 模 拟 力的大小分别是 N,F 27 N,则第 3 个力 大小不可能是()A3 N B7 1 N D15 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第三个力相等,方向相反;由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N,F 27 N,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二个力的差
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 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 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 4 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 23 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