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种子发芽试验(一)说课设计内容摘要:
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 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 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 4 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 23 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 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 说课稿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9/10/2020 9:30:47 AM 一、 教学 资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 “种子发芽实验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 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 ”将引导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到进行假设、选择控制条件、制定实验计划、观察记录现象、分析整理数据、做出解释的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 “种子发芽实验 ”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 “种子发芽实验 ”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教科版科学五上种子发芽试验(一)说课设计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1.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2014甘 肃 模 拟 力的大小分别是 N,F 27 N,则第 3 个力 大小不可能是()A3 N B7 1 N D15 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第三个力相等,方向相反;由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N,F 27 N,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二个力的差
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和依据。 】 (三 )设计实验 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 实验设计一 :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为本实验小组起个名字,组长安排好分工。 思考
烛跷跷板的转动支点。 整个装置用矿 泉水瓶作支撑,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实验操作的过程: ⑴、对比撬石头和玩跷跷板游戏的图片, 用蜡烛跷跷板的实验来认识杠杆的三个重 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⑵、引导观察实验现象: 图 1 实验装置 ①较重的蜡烛可以撬起较轻的蜡烛;较轻的蜡烛也可以撬起较重的蜡烛; ②当熔化的蜡烛下滴时,蜡烛的重量变小会影响蜡烛跷跷板两端的升降;
哪些。 它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作答)①第一,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 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之后还掌握了回收卫星的技术。 第二,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长征型系列运载火箭技术指标先进,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国家。 第三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 1)从老师提供的 3 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 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 PowerPoint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 (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