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设计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术路线,技术路线如图 所示。 图 技术路线 调研、查找资料 拟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可操作性分析 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总体计算设计 举升装置 驱动装置 滚筒装置 测量装置 指示与控制装置 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整体性能分析 绘制整体装配图、零件图及设计说明书 第 2 章 制动试验台的结构设计 主要参数的设计 滚筒直径的选择 目前制动试验台多采用滚筒中心距不可调式。 因此,减小滚筒直径,可使车轮在试验台上的安置角增大,增加试验台的稳定性,提高车轮与滚筒间的附着力,节省驱动电机功率。 但滚筒直径不能过小,否则车轮的滚动损耗将明显增加。 考虑到试验车速低,一般小于 2~,根据国家标准,测试速度 ≥要因素,故通常选取较小的滚筒直径。 根据国家标准,滚筒直径 ≥240mm,本制动试验台选取滚筒直径为 245mm。 滚筒长度的选择 滚筒长度取决于受检车辆的结构参数及试验台的通用性,由表 受检车辆参数表知汽车的轮距大致在 1200~1800mm 之间,故滚筒长度通常取 700~1000mm,从减少试验台体积考虑,考虑轮距对滚筒的影响以及车轮的宽度,最后选取滚筒长度为850mm。 表 受检车辆参数表 车辆类型 车辆型号 轮距( mm) 整备质量( kg) 微型车 长安 S460 1425/1435 1140 哈飞骏意 1425/ 1435 1095 哈飞路尊小霸王 1430/ 1425 1235 小型车 奇瑞 6 1420/ 1420 990 广本歌诗图 1650/ 1650 1755 起亚 K5 1601 1515 大中型车 雷克萨斯 1535/ 1540 1910 奔驰 E 级优雅型 1580/ 1599 1845 捷豹 XF 风华版 1559/ 1605 1690 豪华车型 宝马 7 系 1611/ 1650 2055 幻影双门轿跑车 1687/ 1671 2590 迈巴赫齐柏林 1675/ 1695 2855 SUV型 本田 CRV 1565/ 1565 1634 奥迪 Q5 1617/ 1613 1900 东风裕隆大 7 智尊型 1610/ 1640 1960 跑车 奥迪 A5 1590/ 1577 1750 宝马 6 系 1600/ 1657 2150 滚筒转速的选择 滚筒转速决定测试车轮转速的高低,为使汽车测试时的条件最大限度地与使用条 件一致,必须保证滚筒的线速度不致过低,否则,将使测试结果失真。 但随着测试车速的提高,试验台的驱动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还要考虑使用经济性。 所以选择试验台滚筒的线速度为 ,也就是模拟汽车以。 根据转换公式 v=Ln 得,滚筒的转速为。 车轮与滚筒间附着系数的选择 车辆在试验台上测试时,车轮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小于车轮与地面的接面积,且比压增大。 引起滚动阻力增加,  值下降。 因此只有提高车轮与滚筒间的附着系数,才能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上较真实地再现汽车在路面上的制动状况。 但  的提高受到滚筒表层结构和材料的限制,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表面采用粘砂处理,其表面附着系数≥,取附着系 数  =。 最佳安置角的选择 车轮在试验台上测试时的受力情况图 所示。 电机通过减速箱以力矩 1Md 、 2Md分别驱动前后滚筒转动。 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轮受到制动器制动力矩 TM 的作用,产生车轮与滚筒间的摩擦力即制动力 1F 、 2F。 在 1F 、 2F 的作用下,车轮有向后移动的趋势。 若车轮在两滚筒上的安置角过小,车轮将离开前滚筒沿后滚筒滑移。 若安置角足够大,则 1F 、 2F 的水平分力可由作用力 1N 、 2N 的水平力平衡,使车轮在两滚筒上稳定而不脱离前滚筒。 由于车轮与滚筒的最大制动力与滚筒对车轮的法向反力之比等于车轮与滚筒间的附着系数  ,故  0tan 即  arctan0  [4]。 图 稳态下车轮受力情况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    0c o ss i n。 0 021021   FFNNX ( )     0s i nc o s。 0 021021  kGFFNNY  ( )   021  kt rFFM ( ) 式中 tM — 为被测试车轮所受的制动力矩; 1N 、 2N — 分别问为前后滚筒对于测试车轮的支持反力; 1F 、 2F — 分别为前后滚筒与车轮间的切向力,即制动力;它的大小应该反映被 测试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 kG — 被测车轮的负荷; kr — 被测车轮的半径; 0 — 安置角; 假定车轮与滚筒间的附着质量得以充分利用,并且两滚筒附着系数  相同,则 1F和 2F 的最大值应为:  2211 , NFNF  ( ) 式中  — 为车轮与滚筒间的附着系数; 将公式( )整理得:   02001 2s i n1 c oss i n    kGN ( )   02002 2s i n1 c oss i n    kGN ( ) 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