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石漠化治理项目-金银花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内容摘要:

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接纳农民剩余劳动力。 金银花属忍冬科藤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含量达 4%— 8%)、木犀草等多种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和祛病保健的佳品。 金银花枝条柔韧,单株覆盖面积可达 5— 20 平方米,含水分 50— 200 公斤,根系包 裹保护固定岩石及土壤的面积大,有利益土壤保护。 同时,金银花生性强健,耐干旱、烟碱、寒热,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适宜在山区、平原、沙地等多种地方种植。 金银花种植是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有效模式之一, 金银花还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3 金银花单株可产干花 公斤,每亩产值达 4500— 6000 元。 《神农本草经》有“茎、叶、花、根功能皆同”之记载。 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广谱抗菌、通经活络之功效,据化验分析,金银花中含有木犀草黄素、肌醇、皂甙、绿原酸以及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多种化合物和多种微 量元素。 其中绿原酸为抗菌消炎的主要有效成份,对金黄葡萄、溶血性链球菌、痢疾球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有显著的抑制用,因此,在医药制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等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金银花茎基部寄生一种苗状物 —— 金银花萼,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良药,用之泡茶饮三、两日即愈,农谚云:“金银花浑身宝,防治治病离不了”。 金银花深加工产品金银花茶、金银花啤酒、金银花牙膏、金银花化妆品、金银花饮料等多种产品已经畅销国内外市场。 金银花作为盆景开发也 有着广泛的前景:金银花经电场、磁场技术快繁诱导生根后具有根系发达的特点,然后用于深液流水耕栽培,可以加速生长,发挥植物的无限潜能,造出各有特色的金银花盆景,巨型金银花盆景、利用金银花枝条的柔韧性将书法艺术溶入盆景、微型花鱼共生盆景。 这样将新颖具有特色的产品销往各地花卉苗木市场,甚至出口国外 ,将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因此本项目 建设是治理石漠化、 生态建设、 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最好形式 ; 也是环境保护和农民致富的最好途径。 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4 项目的 重要性 及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黔桂滇喀斯特 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近年来,国家陆续在西南地区实施了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治理石漠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贵州、贵阳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推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非常切合贵州的实际。 我们应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并从战略的高度看待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地位,治理好贵州的生态环境,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石漠化日趋严重,危害当地的农业生产,威胁群众生存的基础;土层瘠薄,耕地少而分散,因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水漏失、地下水深埋,水资源利用困难,土地生产效益极低;绝大多数耕地为坡耕地,在降水偏少年份或旱季会造成耕地无水灌溉,形成大面积旱区,在雨季则常常因发生洪涝灾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损失;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许多地方岩石裸露,一方水土已养不活一方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 贵州只有充分认识治理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事关西 部大开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5 发生态环境的大局,事关长江、珠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社会的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关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定和团结。 科学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有效遏制石漠化持续扩大趋势,对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生存条件改善的 有重要意义。 成熟的技术措施 应根据不同区域石漠化的特点与生态退耕问题,采取分类指导的石漠化治理措施。 建设防护林草生态工程,构筑防蚀固土防护林(草)网,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形成防蚀固土骨干林草带,有效控制石山区石化扩大的趋势。 在坡度较大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固土 、保水,恢复林草植被,控制坡地石漠化扩大趋势。 切实把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使其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经考查研究认为, 在石漠化地区完全可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金银花、苦丁茶之类的中药材。 一方面可遏止石漠化的继续延续,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石漠化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目前 贵州已开始大面积种植中草药。 贵阳、安顺、黔西南、黔南等地正在有计划、规模 化 种植中草药,既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又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同时也稳定了药材收购的渠道,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对 贵阳市小河区阿哈湖库区周边半 石漠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6 化 的荒山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的治理,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贵阳市饮用水资源的环境,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本项目拟建在贵阳市小河区阿哈湖库区周边,并具有半 石漠化 特征的荒山上。 涉及滥泥村、金山村和竹林村的所辖荒山。 阿哈湖又名阿哈湖水库,是贵阳市的三大水源之一。 它位于贵阳市西南郊八公里,是南明河支流 —— 小车河上游的游鱼河、白岩河、沙河、烂泥河及蔡冲小河沟的汇合处。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人才优势 本项目以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和贵阳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为技术依托核心单位,针对项目所需的引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等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和咨询。 并拟定技术管理方案或措施,供该项目使用。 成本优势 依托由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建立植物非试管快繁基地,为种子种苗工程,为当地产业化结构调整,城市绿化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技术于水平居国内领先,专家一致建议要加快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植物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7 非试管快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其独特的优点将带来 一次农业育苗史上的革命。 其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如下: ( 1)打破了季节限制 ,实现了周年快繁。 ( 2)打破了品种限制,适应于所有绿色植物。 ( 3)打破了传统育苗模式,实现了种苗生产数字化 ,工厂化 ,自动化。 因此,只需引进少量优良金银花品种,即可快速繁殖出成千上万的优质种苗,四季快繁,工厂化生产,育苗成本是其它育苗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技术优势 该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 承担所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位于贵阳市小河区,距贵阳市中心区 12km。 1979 年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组的基础上组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020 年更名为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设有果树、蔬菜、园林花卉三个专业学科和一个开发实体。 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 1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 人),中级职称 7 人,初级职称 9人。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及良种、苗木推广等工作;“六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和厅级科研项目 70 余项,获得研究成果 47 项,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200 余篇,编著出版科普著作 20 余部。 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8 因此,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完全能够承担该项目所需的 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是一个从事旅游区、风景区、观光农业园、国家公园、园林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单位,业务上隶属于贵阳市旅游事业局管理。 已独立承担或与国内外合作完成了多项规划设计项目如贵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乡村旅游规划、贵阳市红色旅游规划、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贵州黎平国家森林公园、贵阳市云岩区、小河区、金阳新区、修文县、清镇市、南江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相思河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区和风景区总规和控规及多个专题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中心具 有国家乙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由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旅游、规划、建筑、地理、生态、植物、野生动物、林业、农业、园林、经济、制图、文史和民族等学科的多名专家组成,成员中有不少学科带头人和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因此, 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 完全能够承担该项目所需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贵阳小河区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2020 年底,金山半石漠化治理可行性报告 贵阳金海农业 19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其主要的园区。 目前,该园区投入 600 多万元资金,通过土地流转,以“基地 +协会 +农户”的模式建立起1000 亩 精品水果示范核心区、 1200 亩辐射区;园区年用工 万个,转移当地农村劳动力 170 余人。 示范园依托成片的精品果林,建起竹结构的别墅式接待中心。 示范园租用当地村民的土地,又聘用被租地村民在示范园做工,部分村民通过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