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修改内容摘要:

稍湿 ~湿,松散~稍密 , 块碎石约占 50~60%,以碎石为主, 岩性以灰岩为主,呈棱角状,粒径 5~20cm 为主,中等风化,粘性土充填,含量约 20~ 30%,呈可~硬塑状,层厚~。 其顶部分布薄层填土或耕 植土。 滑体内 多夹灰岩孤石 ,中等风化 , 其直径一 般为 2~ 4m,少数大于 5m, 这些灰岩块碎石和孤石都为后缘山体崩塌下 来 堆积 在 斜坡上。 斜坡上的物质基本都经历了近距离的重力搬运,孤石多数堆积在 崩积和滑坡堆积 物的上部, 崩积和滑坡堆积 中的孤石容易形成架空结构,特别是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侵蚀,容易形成地下水通道。 所以在一平台与上部斜坡交界部位有多个泉点出露。 地表上部 3m 范围 内 充填粘土 为硬塑状, 3m 以下多为可塑。 地下水影响区附近呈软塑。 滑坡体厚度 ~;滑坡体积 104m3。 滑带 崩积和滑坡堆积 层中 分布的 粘土 夹碎块石, 褐黄 ~黄色、稍湿 ~湿 ,可塑 ~硬塑状,顶部 与 块碎石、孤石夹粘土 ① 交接处呈软塑状。 以粘粒为主, 含量约占 70~80%, 含20~ 30%的灰岩碎块,其粒径一般为 30~ 80mm,呈次棱~棱角状,表面呈强风化状。 层厚 ~。 本层粘粒含量重,构成相对隔水层, 在水位以上为硬塑状态, 由于本滑坡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 m,本层土顶部 长期 被 地下水浸泡,形成软弱带 ,即为滑带。 二郎镇滑坡还未整体滑动, 现处于蠕滑阶段, 因而 滑带上未见明显擦痕。 本次勘查, 各 个钻孔 均 穿过滑带, 进入滑床。 根据钻孔和竖井揭露,滑带的厚度大多介于 ~ 之间,平均值。 滑带土为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碎石以灰岩碎石或角砾。 现场鉴定碎石、角砾的含量大多在 10~ 30%左右。 钻孔中滑带土埋藏深度一般 3~。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滑坡 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9 滑床 ( 1) 崩 滑 堆积物 构成滑坡滑床 上部 物质仍然是崩积 和滑坡 堆积物,以较致密的块碎石土为主。 从钻孔揭露的情况,块碎石在地层中含量有所变化,碎石含量增大。 滑床中孤石明显减少,所以 第 一平台区所见孤石很少。 块碎石土变得致密,透水性差。 因而 第 一平台前缘斜坡地带,基本没有泉水出露,而在一平台后面出露泉水较多。 滑床厚度一般都有 15~18m。 其下才是灰岩基岩。 ( 2)基岩 滑床下部为 灰岩( S1l) , 灰、深灰色,中厚层 ~巨厚层状,隐晶或微晶结构, 其埋深 ~,标高 ~。 根据钻探揭示,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 强风化灰岩:多呈灰色,局部呈深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裂隙面呈褐黑或褐灰色,隙间泥质充填,局部无充填。 岩石坚硬度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Ⅴ 级。 层厚 ~。 中风化灰岩:多呈深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 ~长柱状,裂隙面呈褐黄色,无充填,局部方解石胶 结。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坚硬度为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Ⅲ 级。 在露头处测得其产状为 280176。 ∠ 15176。 该层本次勘查未揭穿,钻探 揭 露厚 度: ~。 钻孔揭露的基覆界面 上 ,存在粉质粘土夹碎石,多数属于可塑 ~硬塑 状态,地下水作用迹象不明显, 且 基覆界面 凹凸不平,沿 基覆界面产生滑动的可能性小。 钻孔揭露灰岩中未见滑动面。 结合滑坡附近基岩露头的岩层结构分析,基岩是较纯的石灰岩, 且为逆向坡, 不存在深层的基岩滑动。 滑坡水文地质 根据钻孔揭露,滑坡及附近区域存在上下两层含水系统。 以滑床为界,以上为滑坡 体松散堆积层中赋存孔隙潜水、滑床以下的基岩赋存基岩裂隙 溶隙水。 滑床致密块碎石含粘土中基本不含水, 为 相对隔水层,以下的灰岩裂隙 溶隙为相对富水的承压含水层。 上部的松散土体孔隙潜水,也具有微承压性, 钻孔 ZK1,初见水位由埋深 上升到稳定水位埋深。 根据勘查期间钻孔及探井测量的地下水水位可以看出,受斜坡地形的控制 , 地下水总的的运动方向由斜坡向赤水河流动。 但是受二郎镇排水沟影响,在滑坡体后部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大,流速较快;在滑坡体前部地下水水力梯度变小,流速减缓,水位埋深较浅,出现泉水和湿地,前缘剪出 口一线是地下水的排泄带。 滑坡下面泉水流量 ~。 大气降水、地表冲沟和后山灰岩 中裂隙 水是滑坡松散堆积层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滑坡体上由南向北发育 2 条较大的天然冲沟。 都是二郎镇生活污水排放通道。 滑坡中部 2排水冲沟的地表水的侧向补给,也是地下水的补给源之一。 2冲沟的纵比降 225~ 259‰。 1冲沟位于滑坡体外,沟中地表水对地下水有一定补给,但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不大。 勘查中在滑坡区和 第 一平台区各选择了 1 处进行地表渗坑试验。 渗坑侧壁用渗水试验铁皮桶止水,渗坑深度 ~。 底部渗水面积 ,试验中保持渗坑水位 50cm,待渗透稳定后,根据 kt 历时曲线计算出 滑体土 渗透系数 k=;平台区 地层 渗透系数 K= m/d。 根据钻孔 ZK14 抽水试验 , 由于受设备影响水位降低变化大,恢复段基本不受试验设备的影响,所测恢复段 k 值基本接近实际。 根据抽水试验计算的 k=。 通过试验可看出该地区地层渗透性能都很差,但是滑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滑坡 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10 坡的滑体渗透性比滑床高。 所以滑床是相对隔水层。 本次勘查中对 2冲沟上下截面分别作了水量断面测量, 1冲沟上断面选择在 环镇路下, 下段面选择在 第 一 平台后缘附近 ; 2冲沟上断面选择在邓先平家旁边,下段面选择在 第 一平台后缘附近。 通过测量, 2冲沟 下 断面流量 比上断面分别 减小 、 (见表 )。 这部分流量损失,应为渗入 崩积和滑坡堆积 层中的水量。 实测冲沟水量损失统计表 表 水沟编号 断面距离( m) 上断面流量( L/s) 下断面流量( L/s) 流量损失( L/s) 1冲沟 46 2冲沟 66 5 滑 体堆积层内赋存的地下水为潜水,由于滑带土均为粘性土,饱水而不透水,滑 带 土构成其隔水下界。 在目前条件下,潜水主要通过 滑体中孔隙及 滑动松弛、扩张形成的大量裂缝系统渗流运移,然后在滑坡前缘剪出口附近以泉水或渗水的形式排泄到地表。 根据钻孔和竖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情况以及抽水试验成果(表 ),表 钻孔地下水位统计表 表 孔号 ZK1 ZK2 ZK3 ZK4 ZK5 ZK13 ZK14 初见水位埋深( m) / / / / 稳定水位埋深( m) 明滑体中地下水的分布不均匀。 总体斜坡地带滑坡区 渗 水较强,;而 第一 平台区透水性差,水位浅,积水较严重,地表多呈湿地,有泉出露。 在 2冲沟中采取水样和泉水采取的水样,经室内分析其水质类型均为 HCO3 +Na 型水。 其中反映水受污染程度的 NH4+含量沟水 ;泉水 NH4+含量 ;泉水中 NH4+含量远高于一般普通的地下水,表明该处泉水已经被污染,地表水对滑坡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 根据对地下水的分析化验,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对腐蚀性评价的标准,滑坡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见 表 )。 水质分析成果表 表 水样编号 项目 2冲沟生活污水 泉水 泉水 K++Na+ (mg/l) Ca2+(mg/l) Mg2+(mg/l) NH4+(mg/l) Cl (mg/l) SO42(mg/l) HCO3(mg/l) CO32(mg/l) 0 NO3 (mg/l) 0 OH (mg/l) 0 矿化度 (mg/l) 游离 CO2 (mg/l) 侵蚀性 CO2(mg/l) 0 总硬度 (mmol/l) 永久硬度 (mmol/l) 暂时硬度 (mmol/l) 负硬度 (mmol/l) 0 总碱度 (mmol/l) pH 值 气味 臭 无 无 色度 浅绿 无 无 透明度 浑浊 透明 透明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滑坡 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11 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二郎镇滑坡总体上是还未整体滑动的一个潜在滑坡, 目前处于蠕滑阶段, 在滑坡体上已经有较明显的变形迹象,邓先平家的住房已经发生地面开裂下陷倒塌,该房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有 20 余年,在 2020 年出现滑动开裂下陷,地面出现垮塌现象 ; 滑坡后缘公路开裂明显,而且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变形张开增加 3cm,前缘渗水明显,形成湿地。 其形成机制如下: ( 1)坡面陡峻产生临空是产生滑坡的空间条件。 2冲沟西侧滑坡 地面 平均 坡度约 18176。 , 冲沟东侧滑坡 地面 平均 坡度 约 24176。 ,最陡处达 32176。 , 滑坡前缘是 较 平坦的平台区。 因而,滑体地面陡峻,前缘剪出口有充分的滑移空间。 ( 2)滑坡区域堆积厚度很大的松散 崩积和滑坡堆积 物, 崩积和滑坡堆积 物中含有较多的粘土物质,在地下水 浸泡 下很容易形成滑带。 松散堆积体在持续暴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 饱水 的滑体土, 饱水 的滑体使其重量增加,地下水浸泡使滑带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滑坡存在整体滑动的危险。 ( 3)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滑坡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滑坡体后面是二郎镇城区,有较多的住户和商业设施,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是从滑坡体及附近的冲沟排到赤水河。 因排水管道和暗沟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渗入地层中,流经滑坡体。 二郎镇后面的山体灰岩大量的地下水往山下赤水河方向排 泄 ,其中部分通道也穿越滑坡区,并在松散土体中形成地下水通道。 地下水长期浸泡形成的软弱带,很容易贯通形成滑带。 二郎镇滑坡还受排水冲沟地表水影响。 两条排水冲沟分别以 ~量渗入滑坡体内, 泉水水质分析成果表明: 泉水中 标志性指标 NH4+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泉水,表明泉水受到冲沟污水的污染和补给。 ( 4)滑坡后缘为环镇公路,公路以下坡面坡度明显大于其它地段,堆积体厚度变大,据调查为修建建 筑和公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