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确保 “二高一好、两个明显 ”,即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翻一番,全市城镇化率、社会保障水平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COD 及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 降不低于省节能减排要求的下降比例,确保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发展质效好于全市 “十一五 ”时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打造湖北新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倍增, 2020 年突破 1000 亿元,年均增长 15%。 人均 GDP 力争五年翻番,在武汉城市圈和鄂湘赣接壤地区居于领先。 ——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 一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比重达到 12: 48: 40,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 提升。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2 ——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 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20%以上,力争达到 100 亿元;城镇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 10000 元。 ——城乡发展形成新格局。 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不断壮大,中心镇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达到 100 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60%以上。 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共享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民生改善取得新进步。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教育资源更趋公平,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强化,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生态建设呈现新面貌。 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 节能减排继续推 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试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XX 市城市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 ,以主城范围为主,兼顾规划区范围,坚持区域一体化原则,重点突出,统筹兼顾,适度超前,适应发展,优化结构,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3 效率,建管结合,利于管理的原则。 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构筑与 “建设鄂南经济强市 ”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现代 化基础设施框架和良好的生态体系,逐步解决 XX 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 “十二五 ”期间,对全市的综合交通、生态环境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改造。 具体提出: ①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路网及交通设施建设。 “十二五 ”期间城区公交系统将有较大提升,公交线网新增里程达到 130公里,万人拥有公交车达 标台, “十二五 ”期间新建城市道路 157 公里,改建道路 33 公里,人均道路用地面积达到 平方米,建立交通管理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完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公共停车泊位占机动车保有量的 15%,路外公共停车泊位 与路内公共停车泊位的分配比例为 3∶ 1。 ② 、加强园林绿地重点工程建设,争创国家 “园林城市 ”。 到 2020年,主城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力争分别达%、 45%和 平方米,建成绿地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园林城市。 ③ 、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逐步达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到 2020 年,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达到 100%,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冲洗率、清扫率分别达 100%,完成对原有各类垃圾楼(站)的改造,新建、改建的垃圾转运站全部采用压缩 式。 完成对原有旱厕和三类公厕的改造,主次干道、繁华区域等地新建公厕(移动公厕除外)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④ 、完善供水管网系统,提高联网供水可靠程度。 加强漏损管网改造,管网漏失率控制在 12%以内。 加强制水工艺改造,提高供水水质。 强化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到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4 2020 年,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 100%,再生水利用达 3 万立方米 /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90%。 ⑤ 、污水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完善的城市排水体系。 坚持污水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污水总处理能力 23 万立方米 /日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5%,污水回用率达 15%。 ⑥ 、完善气源接收门站和调压站点建设,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气源为辅的供气格局,到 2020 年,天然气年用量达 亿立方米(高峰小时供气量 万 m179。 /h),燃气气化率达 85%,市区管道燃气用户增长到 ,敷设燃气干线管道 104 公里,管道供气气化率达 50%;瓶装用户 万户,瓶装供气气化率达 35%。 随着 XX 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其它各种因素,在城市发展期间,由于人口增多、市民素质 参差不齐等诸多原因,致使城市秩序较乱,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店面广告不规范、临街空地、预留地无围墙、且有些临街立面脏乱不堪、交通秩序不够规范、临街面空调乱挂等市容市貌问题,是城市“脏乱差”产生的重要原因,更是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店面广告不规范。 户外广告科学管理理念有待提高,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缺乏整体策划;多数路段随意悬挂门面广告、店铺门前摆放招 牌;乱贴乱画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根源:①城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缺乏科学管理理念;② 经商者为追求 利益 最大化不惜使出各式各样的招数,用 语粗俗,过于夸张,言不符实,尺寸超标等。 危害:影响城市形象,误导群众消费,有悖于市民诚实守信道德纲要 临街空地、预留地无围墙、且有些临街立面脏乱不堪。 根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5 ①、临街空置地无归属,所以无围墙围护。 ②、墙体长期不维护修缮破旧不堪。 ③、个别商户图求较低成本的广告,采取到处张贴“牛皮癣”。 ④、临街夜市的油烟和产生的油渍垃圾污染墙面。 危害: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滋生病菌,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交通秩序不够规范。 由于停车位限制,机动车辆乱停乱靠,导致“停车乱、停车难”恶性循环。 根源:①、车主逃避停车费用,从而 选择人行道或者不允许停车的位置。 ②、个别主要公共场所和街道没有一个规范的停车位置,所以车主不得不乱停车。 危害:①、无序停车带来的无序占道,使城区的交通更易拥堵,陷入瘫痪;②、交通的无序也是引发各类事故的源头,危及群众生命。 临街面空调乱挂。 根源:建筑物年代久远,建设初期未设计规范的空调置放位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空调使用率越来越大,且数量逐年增多,而业主往往任意乱挂,造成建筑物立面空调杂乱不齐。 危害:影响城市街面观瞻的整体形象,空调排水、排风影响到人行道行人通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实施是国家、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发展规划的需要 为了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在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 湖北省在 “十二五”计划中,对于城市建设中关于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方面 更是提出:①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监控中心和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和停车场,增加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 ② 公用设施。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网设施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城镇电力、给排水、供气、垃圾处理设施等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 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以上。 ③ 城镇管理。 强化规划约束力,引导城镇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城镇大型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安全运营;加强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提升城镇历史文化 内涵。 因此, XX 市 2020年度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规划发展的要求。 本项目实施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循环经济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 近年来, XX 市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城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循环经济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步伐,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7 致力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城市环境。 但与目前 XX 市争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循环经济城市、全 国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望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现代化水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构建和谐城市, 本 项目的实施尤为必要。 本次城市市容整治是城市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创建卫生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才是 XX 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目标。 因此,把城市市容整治与创建卫生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才能使 XX 市城市市容整治有了努力的标准,有了整治的目标,也有了持续推进的方向。 持续引深城市市容整治工作,一年接着一年的 创建下去,直到建成国家文明城市。 通过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评比活动,又反过来巩固提升了城市市容整治的成果。 本项目实施是有效提升城市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需要。 本次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综合整治工程的最终维护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只有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综合整治工程给每个人带来的切身利益和好处,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接受并拥护,自觉地参与到综合整治工程的热潮中来。 因此,本项目必须要广泛而充分地动员更多的群众,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 中的群众都能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担当起其真正城市主人的角色。 这就必须从提升市民素质入手,使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家来经营和爱护,使每一个人都做文明人、做有公德的人。 要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人们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新风,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 这就使得综合整治工程和提升市民素质相互影响、相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8 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可以有效提升城市人民群众整体素质。 本项目实施是 XX 市打造“香城泉都”城市品牌、树立“武汉后花园” 城市美好形象的需要。 城市品 牌是一个抽象的、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建筑、色彩、风格、绿化等方方面面的东西,是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在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对这座城市相对固定的形象。 因此,本次 XX 市城市市容整治只是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 XX市要 以 此 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打造 XX 市的“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精品意识,建造精品工程,要有城市色彩的理念,形成风格统一、色调协调的城市建筑形象,真正做到建设一项工程,打造一个精品,形成一个亮点。 城区是真正能代表 XX 市形象的重点,在城市 建设方面尤其要走在全市的前面,努力把 XX 建成全省一流的地级城市,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出 XX— “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来,和树立“武汉后花园”的城市美好形象。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市 XX 城区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市容整治工程项目 19 1.《城市容貌标准》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129 号 );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