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2000吨小杂粮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⑷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XX 县早在 90 年代初就把 小杂粮加工 列为强县富民的一大主要产业,制定 了 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小杂粮 的发展。 目前全县 年均种植小杂粮 20 万亩,产量 3 万吨左右。 同时,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已与 XX 县XX、淮宁湾等 7个乡镇的农户签订了 小杂粮 种植协议,采取公司 +农户的形式发展种植基地。 原料来源 有保障。 XX 及周边县区 作为全国优质 小杂粮 种植基地之一,以其 品质好、 价 22 值高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市场需求量大。 公司作为陕北地区 小杂粮 深加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完善,设备齐全,产品质量优良,但由于公司资金不足,加工规模小,农户卖 粮 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着农民的增收。 为此,公司提出本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⑴ 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XX 县属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重头戏,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已成为全县“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发展 的方向。 ⑵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随着该公司生产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由此带动农户大范围种植所产生的良性生态循环机制的形成,公司将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深加 工 设备,达到国标标准,全面提升 小杂粮 产品的附加值,采取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小杂粮产业化开发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产业经营机制。 ⑶ 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黄 23 芪、 黄豆、蓖麻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非公 有 制企业,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初具规模,具备了大规模开发的实力,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本区域食品、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广示范作用,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的典型示范点,对改变当地传统的产业结构提提高当地农民自身的素质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其示范推广效果十分巨大,必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建设条件 项目区概况 XX 县位于 XX 省北 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 XX 市南部。 全县总土地面积 2042 平方公里,总人口 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8 万人。 总耕地面积 150 万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 小杂粮 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抓。 选址原则: ⑴符合县城总体规划及 XX镇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原则; ⑵ 符合 项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具备的原则; ⑶符合节能耗及环保要求的原则; 24 ⑷符合城镇土地总体利用规范的原则。 选址依据 : ⑴《 XX县“十一五”规划纲要》; ⑵《 XX县城总体规划》; ⑶《 XX县 XX 镇小城镇总体规划 》 ⑷《 XX县 XX 工业园区规划》。 地理位置: XX 县 XXXXX有限责任公司位于 XX 县 工业园区 (XX 镇 ),距县城不足 3公里, 公司占地面积 6148 平方米,项目 扩建 部分 , 占地面积 1200 平方米。 项目区 交通、 水、电、 通信 等 便利。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构造简单,水资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 拟选厂址的场地地形平坦开阔,历史无水灾记录。 : XX 县地跨暖温带与中温带,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绵绵,冬季寒冷干燥。 就全年气候特点而言,日照充足,光能 丰富,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613 小时,年平均气温 ℃,平均最大日较差 ℃。 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 8 月最多, 1 月最少。 平均无霜期 145 天,十年九旱,旱涝频繁。 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东部以黄土峁状丘陵居多,属典型的丘陵沟壑地貌,其中 95%为山区, 5%为川区。 县内大理河、淮宁河从中部及南部穿境而过,沿岸形成 25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川道地区,俗称“南西”两川,素有“米粮川”之称。 境内粮食作物种类较多,种植广泛。 : 近年来, XX 县委、县政府按 照“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重农兴工活商,增收富民兴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 ,团结拼搏 ,求真务实 ,狠抓落实 ,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2020 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 亿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财政总收入 6386 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766 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9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17元。 小杂粮深加工项目在本地区刚刚起步 ,仅有两家经营 ,且生产规模 很 小。 项目地种植小杂粮有着悠久的历史,种植品种达 400 多种,种植面积达 20 多万亩,年产量 3 万吨以上。 项目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农民有养殖畜禽的优良传统,牛、羊、猪、禽等的存栏数达 150 多万只(头),小杂粮精深加工后副产品可作为家 畜、 禽的精饲料。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政策 条件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 26 导产业来抓,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全力支持,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资源条件: XX 县属传统的 小杂粮 种植基地 , 农业种植栽培作物有 93 类 , 443 个品种。 其中小杂粮 主要有小米、绿豆、黄豆、 玉米、高粱、红小豆、豇豆、豌豆、糜子等,种植面积达 20 多万亩,年产量 3万多吨,其中绿豆 4000 吨左右。 科技条件: XX 县有农业局、农技站、科技局、科协等科技服务部门,有专业技术人员 30 多名,其中有高级职称 2人,副高级职称 20 人。 且 农民种植 小杂粮 的经验丰富 ,具有得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位于正在规划建设的 XX 工业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好, 该公司资产总额 735 万元,负债总额 218 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所有者权益合计 516 万元。 现有 年加工黄芪 1000 吨 ,小杂粮1500 吨 的加工能力 ,年销售收入 3800 万元。 障碍因素 及解决方案 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 引导 农民进行 小杂粮 种植。 公司 将 计划通过 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建设 种植示范基地,动员基地所在乡镇、农户签订种植 及保护介回收 协议,及时筹措资金,作好安排,保证项目顺利运作。 为此 ,公司将采取 “ 公司 +基地 +农户 ” 的模式,大力发展基地建设,积极筹措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7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分析 及前景分析 目前, 人 们对食品安全及健康要求越来越高 , 食用精细小杂粮已成为人们 健康 的生活方式,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 随着全社会人民生活的空前提高,绿色食品已成为人类所需食品发展的趋势。 处于山区某所种植的无任何污染的玉米、绿豆、红豆、黄豆、谷子、糜子等是天然优质的绿色食品,通过筛选,精制的绿豆、豆面、玉米糁、玉 米 面、小米、软米等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份,因此,是一种 营养价值极高 的绿色食品。 从国内市场认真考察看,随着人们对天 然营养食品的炽热追求和注重体健的保养, 小 杂粮产品已成为大中城市不可缺少的 必须食品,而且从产品的质量 和生产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市场前景 十分看好。 从国际市场信息 看 ,韩国、日本 及东南 亚 都是绿色食品需求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前景也是十分可喜的。 项目实施后 小杂粮 种植面积可进一步扩大,精选高等级小杂粮 在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28 项目拟采用目前最新的工艺流程及先进设备 精选 小杂粮系列产品 2020 吨。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为 国内 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进行定期辅导。 聘请全国小杂粮 加工基地知名企业的技 术人员来厂指导。 聘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 教授 作长期顾问 ,培训 技术人员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完全能够承担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 本公司目前的 产品质量上乘,价格稳定,公司在产品质量和销售方面享有较高声誉。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 几年来,公司已在广州、天津、河北、西安等地设立销售网点,与国内多家公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机构健全。 为进一步打开销售市场,建立稳定、可靠的产品销售市场,公司将做到以下几点: ( 1)加强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了解、掌握国内外贸易的相关规则 和知识; ( 2)建立健全信息反馈体系; ( 3)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打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场风险分析 29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 ,本项目产品价格很低 ,竞争能力强 ,市场需求空间大 ,本项目产品仅占市场需求份额的 9%左右 ,销售不存在问题。 一是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精选原料,改进工艺,形成品牌产品;二是加强营销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不断拓宽销售市场;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销售氛围,扩 大产品的知名度;四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员工素质,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章 建设方案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该项目选用 XX 县生产的优质 小杂粮 为原料,精选 生产出小杂粮。 产品选用方案符合 XX 及市场实际,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 建设规模为年产成品小杂粮 2020吨。 通过新上项目,可扩大当地 小杂粮 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激发农民群众种植 小杂粮 的积极性,并可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群众和职工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建设规划 和布局 30 加工厂按功能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动力区三个部分。 按生产工艺流程和地发风向对各区位置的影响安排,生产区设在厂区中部,办公、生活区设在厂区北部,均在上风位置。 按照绿色标准要求选择生产基地,要求生产基地周边无污染源,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 建设标准 和产品标准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各专业设计规范、法规进行 , 在规划设计中保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使各项设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要精打细算, 力求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工艺 (技术 )方案 (技术 )路线及 流程图 小杂粮加工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原料 筛选 分捡 精选 烘干 真空 包装 贴封 成品 装箱 入库 淀粉、粉条加工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31 原料精选 浸泡软化 磨浆分离 沉淀 去渣 出瓮 吊芡 烘干房烘干 检验 真空精装 入库 去浆 控去 多余 水份 入粉条加工车间 揉芡 漏制粉条 提粉 烘干 切割 精选 真空包装 装箱入库 小杂粮经筛选机筛选后,进入精选车间人工精选,经烘干车间烘干,产品水分低于≤ 1%,入包装车间进行真空包装,最后贴封入库 本项目工艺技术简单、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该公司与其它大专院校签订了技术支持方案,技术可靠,有保障。 (技术 )参数 原料为小杂粮,其指标如下: 纯度≥ 85%; 杂质≤ 2%; 水份≤ 2%。 分析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材料来源 备注 1 小米 吨 300 XX 32 2 绿豆 吨 380 XX 3 红小豆 吨 200 XX 4 白云豆 吨 200 XX 5 玉米 吨 260 XX 6 高粱 吨 240 XX 7 小麦 吨 240 XX 8 黄豆 吨 240 XX 9 豌豆 吨 240 XX 10 豇豆 吨 50 XX 11 红豆 吨 50 XX 合计 吨 2400 XX 设备方案 :根据不同的原料品种、生产规模及不同的 产品进行设备的选型。 : 小杂粮生产线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功率 数量 备注 1 筛选机 1 2 过筛机 2 3 烘干机 17 1 4 包装机 2 5 真空机 2 6 自动封口机 3 33 7 检验设备 2 套 8 碾米机 2 9 粉条加工设备 2 套 10 自动分离磨浆机 2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各个车间的主要设备选项用国内先进成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