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预应力混凝土50m简支t梁计算_路桥专业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3 (1 1 2 2 ) 3 3 1 8 .8 6 ( )7pa c m   ( 2) 对于锚固端 截面,截面钢束布置如图 )。 2 ( 2 5 5 5 ) 1 6 5 2 0 5 2 4 5 1 1 0 . 7 1 ( )7pa c m     为验算 布置 钢束群重心位置须计算锚固端截面的几何特性 (表 )。 预应力简支T型梁桥结构计算书 15 钢 束 锚固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 Ai( 2cm ) 分块面积行心至上缘的距离 yi( cm) 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静矩Si=Aiyi(3cm ) 分块面积的自身惯矩Ii ( 4cm ) di=ysyi (cm ) 分块面积对截面形心的惯矩Ix=Aidi 2 ( 4cm ) I=Ii+Ix ( 4cm ) 支点大毛截面 (大毛截面形心至上缘的距离 ys=Σ Si/Σ Ai= cm ) 翼板 3900 29250 73125 35777886 35851011 三角承托 500 8731292 8738014 腹板 8200 357975 9497438 59301 9556738 下三角 240 195 46800 3000 2019012 2022020 马蹄 3600 235 822500 1429167 132 60725513 62154679 Σ 10030 94482020 其中: 9 5 6 0 9 1 . 7 9 5 . 3 2 ( )10030is iSy c mA   270 95. 32 174 .68 ( )xsy h y c m     故计算得: 5 3 .9 3 ( )s xIk cmAy 9 8 . 8 2 ( )x sIk c mAy ( ) 11 0. 71 ( 17 4. 68 98 .8 2) 34 .8 5 ( ) 0p x xy a y k c m         故 钢束群重心处于截面的核心范围内。 (二) 钢束起弯角和线性的确定 确定钢 束的 弯 起角 时,既 要照 顾到由 弯起 产生足 够的 竖向预 剪力,又要考 虑到所 引起的 预应 力摩擦 损失不 宜过 大。 预 应力 钢束的 弯起角 一般不宜大于 20176。 将锚固端截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 部钢束 的弯起角 定为 15176。 ,下部钢束弯起角度定为 7。 (三) 钢束计算 ( 1) 计算钢束起弯点至跨中的距离 锚固点到支座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xia 为: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16 45067030201( ) 3 6 2 5 t a n 7 3 2 .9 3 ( )( ) 3 6 5 5 t a n 7 2 9 .2 5 ( )3 6 2 0 t a n 1 5 3 0 .6 43 6 6 0 t a n 1 5 1 9 .9 2 ( )3 6 1 0 0 t a n 1 5 9 .2 1 ( )oxxxxxxxa a c ma a c maa c ma c m                    ( cm )           如图 ,钢束起弯点至跨中距离 x1 列表如下 (表 ) : NNN NN Nmmxx x xayyx xammN 钢 束 起弯点至跨中距离 计算 表 钢束号 起弯 高度 y (cm ) y 1 (cm) y 2 (cm) L 1 (cm) X 3 (cm)  R (cm) X 2 (cm) X 1 (cm) N4(N5) 12. 19 1. 81 100 99. 25 7 242. 83 29. 59 2354. 09 N6(N7) 12. 91 20. 09 100 99. 25 7 2695. 27 328. 47 2051. 53 N3 25. 88 127. 21 100 96. 59 15 3733. 33 966. 26 1417. 79 N2 183. 0 25. 88 156. 21 100 96. 59 15 4584. 45 1186. 54 1186. 79 N1 212. 0 25. 88 185. 21 100 96. 59 15 5435. 54 1406. 83 955. 79 (  s i n,c os,c os1,s i n 21321211  RxLxyRyyyLy) ( 2)控制截面的钢束中心位置计算 ① 各钢束重心位置计算 计算 截 面在曲线段时,计算公式为: 预应力简支T型梁桥结构计算书 17 0 (1 cos )ia a R a   ; 4sin xa R 计算截面在近锚固点的直线段时,计算公式为: 05ta nia a y x    式中: ia— 钢束在计算截面处钢束重心到梁底的距离; 0a — 钢束起弯前 到梁底的距离; R— 钢束弯起半径; ② 计算钢束群 重 心到梁底距离 pa 见下表。 各 计 算截面的钢束位置及钢束群重心位置 表 2. 截面 钢束号 4x R 4sin /axR cosa 0a ia pa 四分点 N 4( N 5) 未弯起 242. 83 — — 19. 85 N 6(N7) 未弯起 2695. 27 — — 22. 0 22. 0 N3 未弯起 3733. 33 — — N2 38. 21 4584. 45 0. 9999 22. 0 22. 46 N1 269. 21 5435. 54 0. 0495 0. 9988 33. 0 39. 52 变截面 N 4( N 5) 未弯起 242. 83 — — 70. 38 N 6( N 7) 163. 47 2695. 27 0. 9982 22. 0 26. 97 N3 797. 21 3733. 33 0. 2135 0. 9769 97. 08 N2 1028. 21 4584. 45 0. 2242 0. 9745 22. 0 138. 71 N 1 1259. 21 5435. 54 0. 2317 0. 9728 33. 0 180. 92 支点 直线段 y  X5 X5 ta n  0a ia 106. 25 N 4( N 5) 14. 0 7 32. 93 4. 043 20. 96 N 6( N 7) 33. 0 7 29. 25 22. 0 51. 41 N 3 15 30. 64 8. 210 156. 79 N2 183. 0 15 19. 92 22. 0 199. 66 N 1 212. 0 15 9. 21 2. 468 33. 0 242. 53 跨中 N 4( N 5) 未弯起 18. 86 N 6( N 7) 未弯起 22. 0 22. 0 N3 未弯起 N2 未弯起 22. 0 22. 0 N 1 未弯起 33. 0 33. 0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18 ( 3)钢束长度计算 一根钢束的长度为曲线长度、直线长度与两端工作长度( 2  70c m)之和,其 中钢束 的曲线 长度 可按曲 弧半径 与弯 曲角度 进行 计算。 通过每 根钢束长度计算,便可得出一片主梁和一孔桥所需钢束 的总长度。 钢 束 长度汇总表 表 钢 束 号 R(cm) 钢筋弯起角度 曲线长度180SR (cm) 直线长度1x (cm) 直线长度1L (cm) 有效长度112( )S x L(cm) 钢束预留长度(cm) 钢束长度(cm)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6)+( 7) N4(N5) 242. 83 7 29. 67 2354. 09 100 4967. 52 140 5107. 52 N6(N7) 2695. 27 7 329. 29 2051. 53 100 4961. 64 140 5101. 64 N(3) 3733. 33 15 977. 38 1417. 79 100 4990. 34 140 5130. 34 N(2) 4584. 45 15 1200. 20 1186. 79 100 4973. 98 140 5113. 98 N(1) 5435. 54 15 1423. 02 955. 79 100 4957. 62 140 5097. 62 预应力简支T型梁桥结构计算书 19 计算主梁截面几何性质 截面几 何性 质的计 算需 要根 据不同 的受 力阶 段分别 计算。 主 梁从施工到运营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主梁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束张拉 混凝土浇注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但此时管道尚未灌浆 ,因此 此时的 截面 几何性 质为扣 除预 应力筋 预留 管道的 净截面 ,该阶段顶板的宽度为 170cm。 阶段二:灌浆封锚,吊装并现浇顶板 90cm 的 连接段 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并进行管道灌浆、封锚后,预应力筋就已经能够参与全截面受力。 再将主梁吊 装就位,并现 浇顶板 90cm的 连接段时,该 段的自重 荷载由 上一阶 段的 截面承 受,此 时, 截面的 几何 性质为 挤入了 预应力筋的换算截面性质。 该阶段顶板的宽度仍为 170cm。 阶段三:二期恒载及活载作用 该阶段主梁截面全部参与工作,顶板的宽度为 260cm,截面的几何 性质为计 入了预 应力钢 筋的 换算截 面性质。 对 于每一 个荷 载作用 阶段, 需要计算四个位置的剪应力, 即 计算下面几种情况的静矩 ( 下图 ): ① aa 线以上(以下 )的面积对中性轴 的静矩 ; ② bb 线以上(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③净 轴( nn) 以上(以下 )的面积对中性轴的 静矩; ④ 换轴( oo)以上(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计算结果见下表。 ①② ②③④ ④⑥⑤b bn no oa amm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20 主 梁 截面特性汇总表 表 . 1 名称 符号 单位 截面 跨中 四分点 变化点 支点 第一阶段截面 换算面积 AO 2cm 换算惯矩 IO 4cm 74830157 76868466 n1n1 轴到截面上缘距离 yos cm n1n1 轴到截面下缘距离 yox cm 截面抵抗矩 上缘 WOS 3cm 下缘 WOX 3cm 对 n1n1 轴 静矩 翼缘部分 San1 3cm n1 轴以上 Sn1n1 3cm o2 轴以上 So2n1 3cm o3 轴以上 So3n1 3cm 马蹄部分 Sbn1 3cm 钢束群重心到 n1 轴距离 ep cm 第二阶段截面 换算面积 AO 2c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