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大象陶瓷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境、健康安全 方针变更,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b) 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c) 本公司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d) 发生重大环境、健康安全事故时; e) 经过管理评审认为原有方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时有变更的需要时。 f) 管理方案的制订 安环部根据环境、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编制《管理方案》,包括 : a) 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b) 实现环境、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与技术手段。 c) 资金、资源需求。 d) 预期效果和结果确认 e) 启动日期和完成期限 f) 执行部门和 负责人 安环部编制完成的《管理方案》提交至管理者代表审查,由总经理批准。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批准后,由安环部进行文件控制,并分发到各个相关部门执行。 6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方案的执行 各部门领导为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方案执行第一负责人,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 安环部必须确认方案进度状况并记录在《方案进度管理表》中,当发现异常情况及需要协助处理时,及时报告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执行过程中未按进度安排进行(尤其是延期时) ,应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进行处置。 在管理体系内审时,对所有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审核。 TM/Q/E/O 0220xx/A/0 19 文件控制程序 DX Q/E/O 0302/20xx/A/0 目的 制定本程序确保公司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现场都使用有效的文件,对有关文件进行控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控制。 职责 安环部负责外来文件与公司行政公文管理工作。 安环部负责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技术文件的管理。 各部门负责自行使用文件的管理。 工作过程 文 件的分类、编号、标识 文件分为如下几类: a)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b) 技术性文件; c) 其他管理文件。 文件的编号 a) 管理手册编号: DX/ Q/E/O 01— ΧΧΧΧ /Χ /Χ 修改状态,用数字表示,“ 0”为未修改状态 文件版本,用大写字母表示,“ A”为初始版本 文件发布年份 体系文件序号: 1=管理手册; 2=程序文件; 3=三 层次文件 管理体系代号: Q=质量; E=环境; O=安全 企业代号:“大象”的大写拼音字头 注:如果外来文件或引用文件本身有编号,则不再进行编号。 TM/Q/E/O 0220xx/A/0 20 b) 程序文件编号: DX/ Q/E/OΧΧ 02— ΧΧΧΧ /Χ /Χ 修改状态,用数字表示,“ 0”为未修改状态 文件版本,用大写字母表示,“ A”为初始版本 文件发布年份 2=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序号,两位数字表示 管理体系代号: Q=质量; E=环境; O=安全 企业代号:“大象”的大写拼音字头 c) 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等三层次文件的编号贵: DX/ ΧΧ ΧΧ 03— ΧΧΧ Χ /Χ /Χ 修改状态,用数字表示,“ 0”为未修改状态 文件版本,用大写字母表示,“ A”为初始版本 文件发布年份 3=管理文件 文件序号,两位数字表示(也可以在数字前加字母) 部门代号,用部门名称前两字拼音首位字母表示 企业代号:“大象”的大写拼音字头 文 件的标识 a) 编号 b) 分发号 c) 受控状态:受控版本盖“受控”印章,非受控版本不盖章。 文件的编制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组负责编制。 生产部组织各车间(工段)、各部门部门编制公司技术文件。 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技术文件或管理文件。 文件的评审与批准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公司公文由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签发。 作业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实施。 体系文件发布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文件进行评审。 技术文件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评审。 TM/Q/E/O 0220xx/A/0 21 文件的发放 文件的发放由各部门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并按文件的发放范围发放。 文件接收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表》上签名,领取注有分发号的文件,每份文件都根据使用人编有不同的分发号,便于追溯。 当使用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 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的分发号,办公室将破损文件按规定程序销毁。 文件丢失时,应按办理申请领用手续,但必须在领用申请中写明丢失原因。 生产部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必要时将文件的作废发分号通知各部门,防止误用。 文件的编目 与体系运行相关的文件一律列入《受控文件清单》中,存入软盘的文件均应有备份,以软盘贮存的文件也应进行标识;生产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文件清单,各部门编制本部门的文件清单。 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 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到期不归还,文件管理员负责收回,防 止文件丢失或损坏。 安环部定期全面检查各类使用文件的有效性,包括各使用者手中的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现场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外来文件的控制 直接引用的各类外部文件列入《外来文件清单》。 外部文件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其他外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图纸等。 安环部每年初核查所使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是否齐全并为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文件,并发布现行有效标准版本清单。 安环部负责收集、核查企业所执行的有 关国家及地方等法律、法规性文件以及公司文件,确保齐全并有效。 ,每年适时发布现行有效文件清单。 安环部负责收集、核查国家、省、地、市、县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病控制等法律法规文件,确保齐全并有效。 文件的更改 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提出部门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说明更改原因和内容。 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应由原文件审批人执行,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 、更改人,并按《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的 名单发放修改后TM/Q/E/O 0220xx/A/0 22 的文件,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 必要时对重要更改还应发放《通知单》告知文件使用人。 文件的更改方式 少量文字更改采用划改方式修改;局部页面的更改采用换页方式更改;大量条款及重大内容的更改,采用换版方式更改。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文件经多次更改(修改状态从 0到 9)时进行换版。 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作废的文件由生产部按《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收回,并填写《文件销毁审批单》,负责人批准后统一销毁;作业文件与管理文件作废后由文件使用部门自行销毁。 需作 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由生产部在控制章的编号栏内加盖“作废”印章后可留用。 记录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受控文件清单》 《外来文件清单》 《来文登记及处理表》 《文件借阅登记表》 《文件 /记录发放 /更改 /销毁申请审批单》 TM/Q/E/O 0220xx/A/0 23 记录控制程序 DX Q/E/O 0402/20xx/A/0 目的 为了验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 适 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的所有相关记录的控制。 职责。 各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范围内记录的管理,并按规定对记录进行归档、标识、保存及过期记录处理,并确保记录的有效控制。 工作过程 记录的审定 各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及工作实际负责设计相关的记录式样并报办公室审定后在技术中心和安环部备案。 审定内容包括:记录的适用性、式样、规格、传递路线、增减或变动,并负责进行统一编号,编制《记录清单》,并注明名称、编号、规定保存期、 使用部门。 各部门编制本部门的记录清单。 记录编号: DX Q/E/0 04/ / 形成年代 记录表格序号,也可以在前面加字母 04 为记录表格 部门代号 管理体系代号 Q=质量 E=环境 O=职业健康 企业代号 生产部负责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增减或变动。 凡编入记录清单的记录,为公司固定使用的统一记录,各部门不得随意增减或变动,需要增加、废除、改动内容的记录,使用部门必须及时到 生产部 审定备案登记。 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和保管 所有记录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进行填写和保管。 记录的填写必须正确、完整、字迹清晰、如实反映客观实际,对于写错之处,不能涂改,只能划改,并由相应的更改人盖章(签字)确认。 记录保管方式要便于存取、检索,保管环境要适宜,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各记录使用、保存部门负责按《记 录清单》上规定的保存期限收集保存好记录。 属计算机单独储存的记录要复制备份并进行标识,以防原始记录的丢失。 TM/Q/E/O 0220xx/A/0 24 必要时,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 安环部 对上述过程定期或随机进行监督检查。 记录的处理 对超过保存期的记录,采用烧毁、切碎等方式销毁。 记录的形式 记录可以是文字或表格形式,也可以采用电子媒体或照片等,但都必须保证保存合理和易于查阅。 TM/Q/E/O 0220xx/A/0 25 信息交流与沟通程序 DX E/O 0502/20xx/A/0 目的 为了建立和明确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渠道,规范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得到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处理、反馈,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之间有关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内部信息的传递、沟通、处理、反馈,以及与外部各相关方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活动。 职责 办公室是公司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活动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程序的实施并明确交流渠道。 生产部负责三个管理体系的信 息交流、沟通与协商活动,并与办公室协调。 各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反馈活动。 紧急状态下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由相关部门直接传递到公司主管领导。 工作过程 总则 沟通、交流与协商途径通过公司口头或书面文件,以及其它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宣传工具,也可以通过例会、简报刊、布告栏、等发文方式来实现;与外部沟通可通过传真、电话、信函、上网、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实现。 信息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信息内容必须准确可靠,所有重要信息 活动必须予以记录。 内部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 内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a) 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b) 质量信息; c) 新技术应用、环境条件变化; d) 重大环境因素; e) 重大安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