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产60万只洁具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8mm 以上时,宜采用精密切割,确有困难可采用火焰切割。 ( 3)焊接宜采用自动焊或半自焊接,对接焊缝按二级焊缝检验质量。 ( 4)涂装:严格按《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B8923 的要求 进行。 人工除锈:≥ St2级,喷射和抛射≥ Sa2 1/2级,表除后 6小时以内涂底漆,底漆采用红丹防锈漆,面漆采用两道醇酸磁漆,漆膜总厚度 125um。 高强螺栓接触面不允许涂刷油漆。 安装 ( 1)刚架在施工中应及时安装支撑,必要时增设缆风绳充分固定。 ( 2)柱脚锚栓定位验收合格。 ( 3)安装顺序从靠近山墙且有柱向支撑的两榀刚架开始。 ( 4)吊装应防止构件扭曲和损坏。 ( 5)刚架和支撑就位校验后,对柱脚底板进行二次灌浆,设 计预留空间 50,采用 C40细石砼掺 5%UEA膨胀剂。 (二)仓库、办公及宿舍等工程方案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项目单位工艺设计提供的工艺图及设计要求; 厂区规划总图对单体的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原则 拟建的生产车间的建筑设计为体现食品加工业的建筑特征,美化生产环境,满足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中以技术先进、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原则,并按使用性质,生产类别充分考虑建筑对洁净、噪音控制,采光、通风、日照、消防、卫生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在满足生产工艺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力求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又有时代特征的新颖的企业形象。 建筑面积及结构方案 ( 1)仓库 建筑面积 包括 800 平 方米,采用独立基础,围护结构用砖,使用框架结构。 现浇屋面,细石混凝土地面,耐火等级为一级。 ( 2)办公及宿舍等用房,建筑面积 1700 平方米,三层,层高;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屋面;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填充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造型特征 建筑立面设计结合使用功能处理好人流与物流的关系,用变换的窗形、细部处理、玻璃幕墙与大面积实墙面的虚实对比丰富立面造型,用绿色色带和大面积白色外墙面的色感差增强视觉效果.用大面积的白色墙面和绿色的对比衬托建筑立面的洁净与典雅。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中 ,物流经物流入口处经过缓冲进入相关的生产区内,交通防火疏散方面设置内走道及封闭外廊,其安全疏散宽度和疏散出口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结构设计 ①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均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及规程进行。 ②基本数据 基本风压: / m2 基本雪压: / m2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建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丙类 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二级 屋面活荷载: ③结构选型 本着满足工艺生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建筑选型符合现代工厂建筑特点的要求,拟采用造型简洁,建筑内部分隔布置灵活,耐久性好的结构形式。 生产车间实际设计中除要注意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以满足使用要求外,还必须全面考虑现场制造、运输,安装等条件.内部隔墙主要采用彩钢板分隅,墙体采用 240 粘土实心砖墙或 200厚新型空心砖。 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 主要结构材料选用 砼强度等级现浇构件采用 C30或 C25。 用钢为小角钢、圆钢、薄壁型钢或钢管。 墙体为 M5 混合砂浆砌 240 砖或 200厚空心砖砌块,砌块容量小于等于 9KN/ m3。 (三)辅助工程方案 给水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 98)规定,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给水管道的布置遵照国家规范《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 GBJl386)中的城市管道综合设计要求。 同时遵照以下规定:南北向布设于路西,东西向布设于路北。 供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 — 生产 — 消防统一的供水管网系统,规划配水管道管径为DN200DN400,采用球墨铸铁管。 承担消防任务的给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小于 100mm,室外消火栓采用地式双开口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m。 给水干管、分配管均用铸铁清水管、胶圈接口。 铸铁管内壁喷涂水泥砂浆,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清两道。 排水 雨水:满足水体环境质量的要求, 阜南工业园 区 规划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为保证雨水排放畅通及便于以后运行维护,规划在各干道下埋设雨水干管,在支路及工业厂区道路下埋设雨水支管。 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直接进入雨水干管,工厂区内雨水通过支管进入干管。 进入干管的雨水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排入老西清河及其支流。 雨水管道采用 DN200、 DN400钢筋混凝土圆管。 污水:污水量按供水量 的折污系数计算,接入的城市污水干管,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区内污水管道采用 DN200 钢筋混凝土圆管。 电力 供电电源利 工业园 区变电所接 入 10KV 电力线构成双回路供电。 建一个 400KVA的变压器。 供电网络规划:区内电网采用环状、枝状相结合的方式布设,主干线联成环网,支线呈枝状布置。 10kV 电力线均采用电缆沟暗敷设方式,埋在道路的人行道下,与电信线分侧敷设,埋深一般不小于 米。 10kV 电缆主干线采用 YJ22— 300 型铜芯交联电缆,支线采用 YJ22— 18 YJ22— 150 型铜芯交联电缆或高一线号铝芯电缆。 消防 ( 1)设计原则与目标 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实力和消防保障能力达到工业园区规定水平。 ( 2)消防设施与给水 消防 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给合 工业园 区供水管网,消防栓的布置应满足消防规范需要,每 120 米一个的标准设置,每个消火栓含一个 DN100 出口和两个 DN65 出口。 消防建设与园区道路,给水管道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步建设,一步到位。 连接消防栓的给水管网最小管径不小于 100毫米。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环保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重要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环境保护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题。 环境保护对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工作的不够重视,环境被污染的状况日益严重,这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害。 目前,环境保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加大了力度,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法治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 法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 环境标准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一 1996; 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 声环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 4. 1 环境空气污染及控制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裸露的地表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易形成风蚀扬尘。 另外还有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卸载及车辆行驶 产生的扬尘和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 但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而且是短期的局部影响。 为减轻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不得影响,在初期“三通一平”后,即应根据设计方案对规划中的公共绿地进行合理绿化,以减少表土的裸露。 同时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建议施工现场临时生活炉灶应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对于进场道路要适时洒水抑尘,以防道路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装卸物料时应尽量降低高度以减少冲击扬尘污染,对散装物料设置简易材料棚,以免露天堆放造成的风蚀扬尘。 4. 2 水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 工区的冲洗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 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如施工中无节制,会产生较大的污水排放量,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 施工期生活污水的水量相当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甚微。 对于施工中的冲冼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 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4. 3 噪声污染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噪声、运输机械在运输过程中和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 这些较高的噪声将会对厂 界四周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前述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可知,厂界四周无其他环境敏感点。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规范工期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l2523— 90)要求,可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另外,由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所以整个施工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 4. 4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进场前清场废物、基坑开挖弃土、建筑废料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清理外远。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 5. 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的污水主要来自职工生活及办公用水盥洗水,日外排废水,直接排入工业园区下水管网,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5. 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 仅仅是外购材料进行组装,无废气产生, 对大气环境无影响。 5. 3 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投入营运后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厨余废弃物、餐饮残剩物、生活垃圾厨余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一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餐饮余物可统一收集,外运作饲料加以综合利用。 因此,该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 境影响较小。 6. 6 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从选址到建成投入使用,各种污染物 均 能达标排放, COD 总量能达到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对环境的影响基本较轻,因此从环保角度上讲,该项目基本可行。 安全措施 本项目为 来件组装 加工生产项目,由于电力、机械设备、作业环境、易燃易爆物品、污染等方面的危险性因素的客观存在 可能性较小 , 但考虑到生产的安全性 ,须针对不同危害和危险性因素的 潜在的可能性 ,研究提出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主要有: ( 1)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 2)对危险部位和危险 作业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如在建筑物上设置避雷装置,尤其是高大建筑物,以防雷击;厂区内按规定设置消防系统,车间设置换气扇。 ( 3)对危险场所,按劳动安全规范,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案和设置安全间距。 生产车间设置安全走廊孔洞处加设盖板和围 栏,传动装置加防护设施。 根据各工段的性质状况设置安全通道出口,配置事故照明应急及疏散指示标志,以利于安全疏散和处理紧急事故。 ( 4)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 如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疗养等。 ( 5)在生产过程中设置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 ( 6)对高温、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采用保护性防护措施。 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设计,对噪声源、振动设备采取消声、隔音、吸声、减振措施。 对本工程主要声源等,在设计中将部分主要声源设备隔离在单独房间,墙面使用隔声,吸声材料,对振动大的设备采取减振处理措施,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 ( 7)对可能产生危害的生产过程,尽量采用自动化作业,减少体力劳动,保护职工健康。 ( 8)设备电器的安装、维修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设置触电保护装置;为确保防高温、防烫伤,对于高温管、容器采用保温材料包裹外表面,用醒目 颜色标出高温管道。 部分高温设备全封闭生产,并配备全套降温设施。 ( 9)个人防护,个人防护采取送风、空调、降温等措施。 设置更衣室。 生产人员按规定穿戴鞋帽、工作服、口罩、手套等,方可进入工房工位操作。 ( 10)加强安全教育,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其它 认真贯彻国家劳动部、卫生部、公安部有关安全生产卫生、消防规定。20xx年产60万只洁具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