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经济试验区苏平私人住宅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指挥 ,协调施工,有利于加速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预算所需材料的分阶段需用量,提供材料需 用量计划、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后,迅速组织材料、机具设备进场计划,并组织人员落实调配材料、机具设备进场计划,确保按计划进场,保证施工需要。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见附表一 各类机械机具需用量表 :见附表二 23 第六章 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安排及说明 一、施工 总 工期 安排 招标 文件要求的施工总工期,开工时间为 2020 年 6 月 19 日,根据我公司多年修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力量,通过 科学施工组织,完全 有能力在 102 天内完成招标范 围内的全部工程内容。 施 工过程中适逢雨季,应该做好雨季施工准备。 二、 各 施工 阶段 进度计划安排 根据施工段的划 分,分析确定出关键线路 ,以对工期影响大的工作内容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按计划完工。 (一) 基础 施工阶段 独立柱基础 的施工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总体进度,所以在此阶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同时配备足够人力、物力,疏通好交通运输条件,才能有力保证基础施工正常进行。 基坑挖土 4天, 占用有效工期。 基础 14天完成,占用有效工期。 (二 )主体结构阶段 确保关键线路:在结构阶段主体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线路,决定着工 程能否按期竣工,所以要 重点围绕主体来 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 44 天完成,包括底二层的框架结构和上 四层砖混结构。 保证每天科学安全施工。 (三) 屋面工程 屋面施工时间安排 12天, 屋面工程的施工要排在主体结构封顶断水 后开始。 本工程屋面 上无大量的管道、设备 , 在屋面建筑构造完成后,即可进行屋面工程。 其次屋面防水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所以在施工中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 化 ,如气候条件不宜施工时应延期施工。 24 (四) 室内装饰工程 本工程室内装饰在 屋面工程完全结束后立即进行,采用自上而下依次逐层向下施工, 各工序进 行流水搭接施工,整个内装持续时间为 18 天。 ( 五 )外墙面装修 外装饰在主体结构封顶断水 、屋面工程完工 后进行, 和室内装修同步进行。 (六)安装工程 在结构施工时配合预留预埋,在主体结构分段验收后,插入系统安装,安装工程进度要完全服从土建进度要求安排。 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在 10 天完成。 25 第七章 施工方案 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 基础土方工程 执行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20 施工重点 :工期控制 标高控制 本工 程基坑挖深为 以内,规模及难度虽不大,但基坑数量较多,施工还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方开挖采取机械开挖,人工修挖。 机械挖土时应尽量使边坡坡面平整,基坑开挖时,应预留 20cm 由人工修挖。 开挖时应随时监控基坑土体变形位移,以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抢险。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输距离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集镇规划)和农田水利工程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在土方开挖前, 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时,应安排专职测量人员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边缘。 在雨季施工还应做好雨季施工措施。 避免基坑底部土被水浸泡。 回填土施工要点 (1)基础土方回填应在基础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时应在柱基和地梁两侧对称进行。 (2)回填土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挖出的耕植土不能做回填土。 施工时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分层夯实,要求其分 层厚度不应大于 300mm,夯实后≯200mm。 (3)回填土的含水率控制在适当范围,一段为 12~ 15%,每层土的虚 铺厚度≤ 200mm,用插钎标准控制。 26 (4)基坑每层填土压实后,用环刀取样方法检验密实度,每 500m2 取样一组,压实系数λ c95。 每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 如密实度不合格应增加碾压和夯实遍数,然后再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第二节 脚手架工程 一、 架子搭设构造要求 (一)材料及构造 搭架材料 搭架材料: ф48179。 钢管、可锻铸铁扣件,密目安全网、钢丝网、 8镀锌铁丝、 50 厚木板、竹脚手板。 脚手架主要作为装饰外架和安全防护架其搭设参数如下: 双排外架立杆间距 @1800mm,架子宽度 1200mm,水平杆步距 1700~1800 mm,内立杆距建筑外侧 300mm。 距地 200mm 高设纵横向扫地杆。 构造措施 ( 1)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 ( 2)连墙件:连墙件按三步三跨设置。 连墙件与每层的结构梁板上预埋的钢筋环拉接,架子两端必须设连墙件,与框架柱或楼板结构拉接。 (3)水平防护层搭设: 沿高度每 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脚手板应用 8镀锌铁丝绑扎在钢管架上。 (二)挑脚手架 架子搭设在 型钢梁上。 在二层设一道型钢挑梁,在 钢梁上搭二至屋面层的双排外架,分两段搭设双排外架。 挑架搭设如下图示: 27 说明:型钢梁和钢丝绳承力体系,在总标后编制专题方案进行设计。 二 、脚手架原材料材质要求 (一)新钢管 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质量品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钢管外观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必须涂刷防锈漆。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偏差、弯曲变形等应符合下表规定。 构配件的允许偏差 :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 (mm)外径 48 壁厚 游标尺寸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 游标卡尺 28 4 钢管弯曲 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 ι≤ ≤ 5 钢板尺 b、立杆钢管弯曲 3mι≤ 4m 4mι≤ ≤ 12 ≤ 20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ι ≦ ≤ 30 (二)旧钢管 进场前按新钢管要求 4条进行检验。 检验批按每 1000 根为一 批,其中:钢管锈蚀深度检验应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如超过规定,不得使用。 (三)扣件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部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并经现场检验合格。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换。 新、旧扣件螺栓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四)脚手板 新脚手板应有产品合格证 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 200mm,厚度不应小于 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 4mm 的镀锌钢丝应箍两道。 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附合现行国家《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5)中 II级材质的规定。 竹脚手板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串片板。 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三 、 脚手架搭设施工要点 (一)搭设要求 横向水平杆 (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横向水平杆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纵向横杆上,主节点处两个直接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靠墙一端外伸不应大 于 500mm。 29 ( 2)作业层上在立杆的纵向间距的跨中增加一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接头处采用平接,须增设一根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 (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跨。 ( 2)纵向 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立杆 ( 1)每根落地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挑架立杆底套在型钢挑梁上焊的φ 25 钢筋桩上。 (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小于等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 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连墙件 ( 1)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 2)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 2步)。 ( 3)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门洞处理 脚手架门洞处, 应在平面桁架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 剪刀撑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斜 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 60 度之间。 30 ( 2)每面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15m。 (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地基 落地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50mm。 (二)施工要点 本工程落地脚手架放置基坑回填土上,回填土一定要夯实。 挑架放置在型钢梁上,在搭挑架前先对型钢梁进行摸拟荷载试验后方可搭设。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本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 2跨、厚度不小于 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 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顶层立杆搭接长度应≥ 1m,立杆顶 端伸出女儿墙顶以上 1m. 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 40N178。 m,且不应大于 65N178。 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1架子拆除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 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步,如高差大于 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 )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 斜撑加固。 5)拆除的杆件脚手板应随即传递至地面,严禁堆放在下部架体上。 (4)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必须传递或吊放到地面。 2)运至地面的构件及时进行检查、修整、保养,按按品种规格堆码存放。 四 、 脚手架施工安全 预防 措施 (一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 (详下表 )的规定。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 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二 )脚手架检查验收标准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项 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与工具 1 地基基础 表面 坚实平整 - 观察 排水 不积水 垫板 不晃动 底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