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物流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4 W 仓储用地 其中 W1 仓储配送用地 公路货物集散用地 流通加工用地 W3 堆场用地 5 S 道路广场用地 其中 S1 道路用地 S2 广场用地 S3 社会停车厂库用地 6 `G 绿地 其中 G11 公园 G12 街头绿地 G22 防护绿地 合 计 规划总用地 100 四、交通系统规划 新都物流中心内道路结构为 “环状 +方格网 ”, 道路等级规划 分为四级: 40 米六车道主干道; 30 米 六车道 次干道 ; 2024 米 二至四车道 支路 ; 15 米二车道建议性道路。 物流中心 在入口处布置 3 处社会停车场,同时考虑可停放 3600 辆的 22 货运停车场。 在 物流中心的 商务信息服务区、专业市场区内的 公共建筑,必须留出足够的人流疏散广场,在公共活动场所和人行横道处须考虑无障碍设计。 五、绿化景观规划 新都物流中心的绿化景观布局为“一廊、两园、三轴、五景,内外交融”的整体。 新 都物流中心内仓储配送区、公路货运集散区绿地率≤ 15%,商务信息服务区绿地率≥ 30%;专业市场区绿地率≤ 15%。 物流中心空间布局为“一廊、两带、三轴、四风貌区”的总体结构。 六、城市设计规划 新都物流中心空间布局为“一廊、两带、三轴、四风貌区”的总体结构。 一廊为 滨毗河岸线景观带 ,是物流中心主要景观长廊;两带是 连接东侧大件路和西侧规划货运大道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带 ; 三轴是 物流中心内部东西向的纬一路 、 围城路 和 南北向的川陕路 等 三条道路景观轴 ; 四风貌区是指 商务信息服务风貌区、仓储配送风貌区、公路货物集散风貌区、配套 专业市场风貌区。 滨水地带景观设计强调岸线景观层次,注意沿岸建筑对水系的退让。 滨水区域绿化布置不妨碍水上和岸上借景、对景,树木排列疏密有致。 水岸交接带景观设计要考虑临水岸边小路或休憩点人的视点,宜设 置步行、自行车道。 保证沿街建筑 的 连续性、协调性和空间节奏感,强调体现城市街墙景观,并尽可能退让 以 提供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 建筑 的 风格形式 应 具有现代特征,平面布局简练并与周边环境协调 , 建筑色彩采用素雅轻快的色调。 23 七、规划控制要求 建筑高度:仓储配送区、公路货运集散区控制≤ 24 米;商务信息服务区中,办公用地控制≤ 60 米,居住用地控制≤ 35 米 ,其他用地控制≤ 24 米;专业市场区中,办公用地控制≤ 35 米,其他用地控制≤ 24 米。 容积率:仓储配送用地的控制≥ ;公路货运集散区中,公路货运集散用地控制在≥ ,货运交通用地控制≤ ;商务信息服务区中,贸易咨询用地控制≤ , 居住用地控制≤ ;专业市场区中市场用地控制≤ ,办公用地控制≤ ,其它用地控制≤。 建筑密度:仓储配送区控制≥ 30%;公路货运集散区中公路货运集散用地控制≥ 30%;商务信息服务区中,办公用地控制≤ 30%;贸易咨询用地控制≤ 48%,居住用地控制≤ 30%,服务业用地控制≤ 35% ;专业市场用地中,办公用地控制≤ 30%,市场用地控制≤ 48%。 八、公用市政工程规划 (一)供水 根据有关规范新够物流中心用水量标准和最高日用水量如表 4 所示。 日用水量 达 10000~11000 m3/d。 新都 物流中心 水源为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供水就近接锦水河西路至川陕路一段 DN600 的给水管上(该段管道已实施),引入两根给水干管,提高供水可靠性。 区内不设集中加压泵站,高层建筑根据需要自行加压。 24 表 4 最高日用水量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用地面积 (公 顷) 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 (m3/d) 1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办公、 市场及商业金融) 8 104升 /公顷 .日 2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供 电用地、交通设施用地) 2 104升 /公顷 .日 3 仓储用地 1 104升 / 公顷 .日 4 道路广场用地 2 104升 /公顷 .日 5 绿地 2 104升 /公顷 .日 小计 6 管网漏失及未遇见水量 1- 5的 15% 7 消防用水 468 m3/次 468 合计 (二)供电 物流中心中、低压配电系统按居民生活用电 50 W/m2(建筑面积),公共设施 8090 W/m2(建筑面积),仓储用电 10 W/m2(建筑面积)配置,计算负荷共(表 5)。 须 新建 1 座 110kV 变电站,变电站装机容量 2 63MVA,作为物流 中心 的电源,变电站进线初期从 110kV 马三线 T接,后期从 220kV 斑竹园站引入。 规划建设 6 座 10KV/ 变配电站。 110KV 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10KV主 干线路采用电缆地沟,局部穿管埋地敷设,分支采用电缆直埋及穿管敷设相结合的方式,供电方式采用双回线或单路环状供电。 25 表 5 新都物流中心负荷 分类测算表 (三)电信 规划区内设置 1个电信支局, 1 个邮电所,公用电话亭沿路每 200 米设置 1座。 电信容量按居住用地 2 门 /户,公共设施用地 300 门/公顷,仓储用 30 门/公顷,市政设施用地 30 门/公顷配置,电信容量共计 3957 门。 ( 四 ) 供气 物流中心 总用气量为 m3/d, 气 源 采用管道天然气。 燃气管网压力级制采用中压管网系统,燃气接自外环 周围 的毗河片区规划中压燃气管线后,进入用地性质 用地代码 占地面积 ( ha) 建筑面积 ( m2) 负荷指标 ( W/m2) 分类负荷 (MW) 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R2 35760 50 仓储用地 普通仓库用地 W1 276790 10 堆场用地 W3 86500 10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230250 80 市场用地 C26 1189000 80 非市属办公用地 C12 194250 90 商业用地 C21 28300 80 道路广场用地 广场用地 S2 15500 2 社会停车场用地 S3 23700 2 市政设施 货运交通用地 U22 48540 2 供电用地 U12 2370 40 加油站 U29 25690 40 绿地 公共绿地 G1 28400 2 防护绿地 G2 89800 0 街头绿地 G12 11200 2 总计 2286050 总负荷(考虑同时率 , MW) 整体负荷密度( MW/km2) 26 规划区中压燃气干管,然后经用户调压器或楼栋调压箱,最后送至用户。 燃气配气干管的布置采用环状和支状相结合的方式。 天然气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 (五)污水排 放 据初步测算物流中心最高日污水排放量约 5600 m3/d。 (表 6)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大件路上的规划污水干管,最终排入城区东部规划污处理水厂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毗河。 汽车修理厂的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生活污水管道。 停车场洗车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不能外排,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表 6 最高日污水排放量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用地面积 (公顷) 用水量 (m3/d) 排水系数 (用水量的 %) 污水量 (m3/d) 1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办公、 市场 及商业金融) 90 2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包括供电用地、交通设施用地) 20 3 仓储用地 20 4 道路广场用地 0 0 5 绿地 0 0 6 管网漏失及未遇见水量 0 0 7 消防用水 468 0 0 合计 (六)雨水排放 1. 排水条件 雨水工程规划主要以《成都市新都区分区规划》(排水工程规划图 20202020年)为依据。 川陕路毗河桥 1991年“ ”洪峰高程 ,物流 中心 设 计地 27 面标高在洪峰水位以上,且毗河通过物流 中心 区,为排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区域雨水排放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毗河。 2. 雨水量 雨水管道流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Q=ψ qF 式中: Q — 设计流量( L/s); Ψ — 地面径流系数, :绿化区域取 ,其它区域取 ; F — 计算降雨汇水面积 (公顷 ) q — 设计暴雨强度 [L/( s公顷)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06( 1+) ]/[( t+) ] 式中: q — 设计暴雨强度 [L/( s公顷) P — 设计降雨重现期,取 1年 t — 设计降雨历时( min) t=t1+mt2,地面集水时间 t 1取 15min,采用暗管 m=2,管内雨 水流行时间 t2( min) 九、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主要包括日常服务、小型娱乐、消防和小型市政设施。 规划在 A4- 3地块设消防站一处。 在进行较大范围成片开发时,地块内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下一层次的规划设计中进行适当调整,但其项目、数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现有规定。 28 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建 设污水处理设施,彻底 改变污水直接排放的现象,改善城市水环境。 建设物流中心 垃圾收集系统,解决露天堆放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设双燃料加气站,减少燃油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十一、 分期实施与措施建议 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长远的发展目标必须分解到各个时期的具体建设中,结合本次规划的实际情况,新都物流中心将分三期阶段性进行开发建设。 在项目前期启动阶段中,将大件路与川陕路之间的地块及川陕路西侧部分地块作为建设重点。 一方面本区域拥有相对改造建设量较小大件路和川陕路以及现有的货运物流作为前期的依托,可以起到快速见效的拉动 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服务区的建设将给规划区以完备的各项服务设施,对后期的招商引资和加快建设步伐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中期以改造完善后的川陕路和新建设完成的高标准交通性主干道 —— 货运大道之间的地块为重点。 此时货运大道和川陕路作为主要的交通性主干道为规划区带来大量的物流,进一步促进规划区的发展,而规划区功能的完善,又会为两条主要道路带来更多的流量,提高道路的效益,形成双赢的局面。 同时规划区将摆脱对大件路的依赖,使城市和规划区的布局关系更加合理。 项目后期以毗河南岸地块作为重点,主要进行大型专 业市场的建设。 此时规划区物流的充分发展,为市场的建设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建设 29 发展,也必将为规划区物流进一步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 30 第五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区位 条件 优越 (一)区域位置 新都 区 位于成都北大 门 ,总面积 496 平方公里,总人口 63 万,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是成都市两个副中心之一的城北副中心,承担着机械、电子、食品、制药、 家具、 商住和物流基地的重任。 新都的 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镇)。 根据四川省 建设“ 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 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 10 个中等城市 ” 的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新都区处于中国西部最具战略意义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成(都) - 德(阳) -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 带 上的重要一环 ,在四川省经济大盘上占 有重要 位 置 ,区位条件优越。 ( 二 ) 自然条件 新都区属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西北向东南有百分之二至三的自然坡降。 由于河流的堆积和侵蚀作用,从横剖面上看,也常有低漕和阶地,相对高差一般 23 米。 新都物流中心地势比较平坦,毗河和锦水河从基地中穿过,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区域地质条件简单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基本地震烈度 7 度)。 ( 三 ) 施工条件 和外部协作条件 31 交通运输 便 捷, 除成绵高速路、绕城高速路和川陕公路以外,新都区至周边区、县、市均有高等级公路相连。 工程区域 内已经形成了快速交通网络, 工程所需建筑材料能及时运到,所清除废 土及建筑垃圾 能及时运出。 工程区域天然建筑材料供应条件较好,管材、水泥等就近可买。 临时 供水、供电 设施 可就近解决。 与城区、工业区以及周边已建成的路网、管网配套连接方便。 二 、 地区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一) 新都区经济基本情况 新都 区经济整体 运行良好, 2020 年地区 生产总值位居全市区(市)县第 七 ,(表 7) 比 上年 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位居全市区(市)县第 三,工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新都 区 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有效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比上年增长 %。 (二) 新都区财政收入情况 几。新都物流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中,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 186。 C,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日照 2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 随着东阿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但是在东阿县仍有一部分低收入人群至今住房问题都没解决。 据调查统计,目前,东阿县尚有无房户 1192 户, 并且每年都要新增一部分缺房户。 可见保障性住房需求明显。 第二节
降低进入很想和交易成本,提供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动力。 纺织工业园区,是指将纺织相关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等一系列,相关工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效齐全配套服务体系 的工业制造生产区域。 纺织工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有利于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较低费用获取外部经济资源,有利于整合优化工业资源,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15. rt d |r|r=0 = 15. rt 型 Pt 工况 |r|r=Rt = 15. rt |r|r=R = 15. rt 换热管轴向应力计算及校核 t : MPa (单位 ) 计算工况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校核 只有壳程设计压力 Ps , 管程设计压力 Pt =0 : || ≤ []tt 合格 只有管程设计压力 Pt , 壳程设计压力 Ps =0 :
: ( 1)机电维修工 3 人 /天 ( 2)地磅员 2 人 /天 ( 3)司炉工 2 人 /天 合计 7 人 /天 生活、服务、保卫岗位 ( 1)炊事员 2 人 /天 ( 2)浴室工 2 人 /天 8 ( 3)门卫员 2 人 /天 合计 6 人 /天 管理岗位: 本项目建设为本公司附属的项目建设,浮选厂投产后作为公司下属的分厂。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方针及年度经营计划组织生产、原材料供应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启用前山东省淄博市 2016 届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三模)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