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本项目“三废”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或排放,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财务分析 项目总投资 万元。 研究结论 该项目是从根本上改变城镇的生活环境,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益性项目,为环保城镇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是符合国家扶持方向的。 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节能减排效果好。 项目建设的投资规模是符合实际的,资金筹措方案也较为合理,项目的经济效益高与行 业基准收益率,是可以接受的。 无论从经济、技术方面,还是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来看都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项目实施后具有较 8 好的社会效益,使该项目早日建设,发挥效益。 建议 鉴于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批准,并在资金和税收政策等各方面予以扶持,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9 第 2章 肇兰新河流域环境概况 肇兰新河概况 肇兰新河始建于 1966 年,当时是人工开挖的泄洪排水渠,主要承担安达闭流区的排涝泄洪任务,产权隶属于省水利厅大庆滞洪区防洪管理处。 现今,肇兰新河还承 接了大庆石化公司以及肇东、青冈、兰西、哈尔滨市松北区等市县工业、城镇、农村的生产生活废水。 肇兰新河从青肯泡泄洪闸起到呼兰河二道河子止,全长约 93km,其中在肇东市境内长度 70 公里,流经绥化市的肇东市和哈尔滨市的松北区、呼兰区,分别从 G202 国道庆丰桥下游、 G1111 国道呼兰河干流及呼兰河二道河大桥附近等三处注入呼兰河后汇入松花江,总控制面积为 5210km2。 肇兰新河两岸筑有堤坝,沿线共有宣化、军马、宋站、红庆、尚家、宝龙庄、肇东、靠山、石坚、姜家、三截支和二截支等 12 条排干承泄两岸农田排水及坡水, 其中,除四方山、尚家和肇东排干外,其余 9 条排干仅在日降水超过 100mm 的大暴雨时才产生径流。 肇兰新河的源头为青肯泡滞洪区,位于肇东、安达两市交界。 青肯泡滞洪区面积 ,设计库容为 亿 m3,控制面积 2524km2。 上世纪 80 年代,国家在大庆市卧里屯建设 30 万吨乙烯厂等石油化工企业后,为保障哈尔滨市松花江水源供水安全,省政府决定借用青肯泡滞洪区、肇兰新河进行企业污水排放,青肯泡滞洪区被隔坝分为南、北二部分。 隔坝以南为污水库,面积为 25km2,设计库容为 2420 万 m3,主 10 要接纳大庆石化总厂化 工废水, 大庆 石化总厂日排水量约为 万 m3。 隔坝以北为清水库,面积为 ,库容为 亿 m3,主要接纳安达地区地表径流和幸福排干排水。 青肯泡泄洪区由大庆防洪管理处根据防洪需要统一调配,一般于每年 4 月、 10 月前后开闸向肇兰新河泄水, 2020 年,清水库年泄水量约为 4186 万 m3;污水库年泄水量约为2173 万 m3(包括雨洪水 ),日常约有 200300m3 的少量污水溢流。 肇 兰新河主要功能为承泄渠,《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2020 2030 )》未对其功能进行划定。 流域内仅有青冈和王家 烧锅 2处雨量站,无水文站布设。 根据 2020 年 10 月份的实测结果,肇兰新河目前平均径流量仅为 ,流速较小。 流域范围示意图见附图 1。 污染源调查 经现场勘查统计,肇兰新河沿线可见排水口共有 20 个,多为雨水排口,有明显污水排放的排口共 8 个,分别为幸福排干、大庆石化污水库闸口、肇东经济开发区排口、中粮生化排口、肇东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口、二号泵站(污水处理厂溢流口)、北部市政排口、中粮下无名闸口。 其中,青冈县和兰西县区域内的点源和面源污水均通过幸福排干经青肯泡污水库排入肇兰新河;肇东市区域内,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和开发区内 19 家涉水企业分别通过开发区和中粮生化排口排放,其余涉水企业和南城区 的 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排放,雨季污水厂无法接收的部分污水从 2 号泵站 直接 排放,北城区生活污水通过北部市政排口直接排放,盛源种猪厂污水坑污水通过中粮 11 下无名闸口排放;松北区域内,两岸主要为农田、村屯,面源污染全就近排入肇兰新河。 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 一是肇兰新河全流域呈重污染状态,水质常年劣于 V 类,监测断面劣 V 类比例达到 100%,是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其中,肇东市区段由于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较为集中 ,污染尤为严重,每逢夏季两岸百姓深受其害。 二是肇兰新河污染对下游呼兰河、松花江污染也较严重,二道河与呼兰河汇流处的养鱼场死鱼事件时有发生,以下游呼兰河水灌溉、喂养畜牲区域的农副产品受到污染,两岸农田、畜牧业发展受到阻碍。 三是肇兰新河水质污染对潜层地下水也影响较重,影响到周边村屯饮水安全,附近 5 个村屯的村民反映地下饮用水源存在水质浑浊、有异味的问题。 成因分析 肇兰新河水污染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游来水差,自净能力低 肇兰新河上游来水主要包括青肯泡清水库、大庆石 化污水库排放的污水。 每年 4 月、 10 月进行集中排放,清水库排放浓度 COD 在100mg/L 左右,氨氮在 ;青肯泡污水库排水浓度 COD基本维持在 70mg/L100mg/L,氨氮在 , COD 远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V 类水体限值。 同时,肇兰新河作为人工排 12 干,除雨季外无几乎没有自然水体注入,沿线受纳基本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和农田排水, “微容量、重负荷 ”问题十分突出。 (二)工业源排放标准限值高,污染物贡献大 肇兰新河流域工业源 污染物 入河量占总入河量的 一半 以上,流域内工业企 业以石油化工、粮食深加工和屠宰加工等行业为主,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普遍较高,主要企业如大庆石化 COD120 ㎎ /l、氨氮 50㎎ /l;成福科技和肇东开发区内伊利乳业等企业 COD150 ㎎ /l、氨氮25 ㎎ /l;宝迪肉类、大庄园肉业、长林肉业 COD120 ㎎ /l、氨氮 20 ㎎/l,青冈龙凤玉米 COD100 ㎎ /l、氨氮 15 ㎎ /l ,中粮生化 COD100 ㎎/l、氨氮 10 ㎎ /l,这些企业排放标准远高于地表水 V 类限值,即使企业达标排放对环境也无改善作用。 且肇东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发酵企业较为集中,废水中含大量的有机酸,夏季高 温易出现酸腐现象,造成水体发黑发臭。 (三)环境违法行为较突出,超排现象时有发生 流域内部分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较低,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老化、能力不足、难于稳定达标排放等问题;受环境执法和监管能力薄弱、执法力度偏软的限制,一些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夜间偷排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未得到有效控制 肇东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为 万 m3/d,青冈县为 万m3/d。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于污染负荷的增长速度, 2地 均存在管网覆盖率低、 13 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每天约有 万 m3 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此外,肇东市和松北区目前未建有符合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大量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 (五)农村环境问题突出,丰水期影响河流水质 一是流域内普遍存在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管理粗放、治理水平低等问题。 二是沿线镇、村均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两岸1公里范围内 及兰西县 3个乡镇约有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三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沿岸垃圾随处散布、堆放问题较为普遍。 这些污染 源雨季随地表径流进入肇兰新河,对水质产生大范围影响。 (六)河道建设标准低,内源污染加剧了水质恶化 肇兰新河开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初期由于受投资等方面的限制,原有工程标准较低,经过多年运行存在老化问题,肇东以下河道尤为严重,河道边坡失稳,形成塌坡塌岸,水土流失较重,汛期污染的河水倒灌对下游农田、养殖场的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同时,肇兰新河水体流速较低,多年污水排放在河底形成了高污染淤泥层, 每逢春季融雪或 夏季 暴雨水量突增被冲刷翻起,加重水质恶化。 14 第 3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的确定 从市场、环境 、投资大小和筹资能力、管理水平、项目建设难易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充分考虑装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可实施程度,以确定建设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是以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为依据,以当地产量及商品量为导向,并充分考虑投资规模、厂区当地的自然条件、拟建厂址的基础设施和动力供应条件等等因素,本着面向市场、有利生产、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而确定的。 从原材料供应情况来看,拟建厂址原料供应充足。 从技术装备方面考虑,建设规模的确定应在技术装备的配套方面是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 从公用配套 设施方面分析,拟建厂址公用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也为本项目的规模方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方案确定的原则 本项目产品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 1) 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 2) 充分考虑项目产品的市场适应性,采用先进、适用和前瞻性技术,提高项目的竞争能力; 3) 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可靠性、估计各类工程风险,积极采取有 15 效措施,减少风险; 4) 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综合分析项目本身的管理水平、资金筹措等综合能力; 5) 充分考虑项目产品的环境相容性,三废物质做到综合治理,达标排放,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项目建设 规模 项目计划占地 3403 ㎡,其中建筑占地面积 ㎡。 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储藏室、成品仓库、办公楼;生产规模:本项目生产规模达到年产形成年产 1000t 核桃油和 1000t 核桃粉的生产能力。 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并配套道路、绿化、停车场、给排水和变配电等辅助工程。 项目建设内容 表 1 本项目 组成 一览表 工程 分类 厂房名称 建筑 面积 及建设内容 厂房概述 主 体 工 程 生产车间( 2F) ,设置 1 台 500L 超临界 CO2萃取系统及配套破碎机和干燥设备等 进行生产活动 原料储藏室( 1F) 170m2 用于原料储藏 成品仓库( 2F) 279m2 用于成品储藏 辅助工程 办公区( 2F) 2 厂区不设食堂和宿舍 公 用 工 程 给水 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给 排水 生活污水设置防渗旱厕,生产废水用罐车运送至方正污水 处理厂处理 供暖 采用电采暖设施 供电 由当地供电局供给 环 保 工 程 废气治理 建设袋式除尘器 1 台及配套排气筒 废水 生活污水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 生产废水各有沉淀后用罐车运送至方正污水处理厂处理 噪声治理 选择低噪设备,采取隔声、减震、降噪 、消声等措施 固体废物治理 生活垃圾和生产固废全部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16 综上所述该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17 第 4章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场址所在地理位置 地点及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肇兰新河 空地。 场址所在选择 场 址选择要求 ( 1)选择场址应遵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地,应尽量占用荒山荒地建场。 ( 2)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林牧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明或农民集体所有土 地出让、转让或出租证明。 ( 3)场址应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 GB 57492020 要求。 ( 4)场址地势应背风向阳,平坦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 ( 5)场址应交通便利,有可靠的电力、燃料供应。 项目场 址的选择 根据对项目场址的实地考察、评价和环境评价,该项目场址的选择完全符合上述条款要求。 18 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情况 肇兰新河流域处于松嫩平原东部,流域内无天然山脉、丘陵,大部分为平原区,少部分岗地和坡地,地势走向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降为千分之一到 千分之二。 海拔高度 170 米至230 米。 区域气候 流域所在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湿热,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大风,秋季降温急聚,常有冻害发生。 多年平均气温 ℃ ,年内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土壤最大冻层深度为 ,无霜期为 141 天,年日照时数为 2738 小时。 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蒸发量为 95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 70%~ 80%的降水集中在 6 月~9 月份,其中 8 月份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50%以上。 土地资源与植 被 肇兰新河流域内约有耕地 万公顷、草原 万公顷、林地 万公顷、 万公顷的重度盐碱地。 区域内植物物种较为单一,肇东市北部耕地、裸地、草地呈交错分布,地带性植被以草甸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