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2014.10)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牛顿应用“ 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 2、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租车在正常行驶时,计价器是按照车子的位移大小进行计费的B枪筒里的子弹,在扣动扳机火药刚刚爆发的时刻,加速度很大,但是速度很小C无风的房间中将一根柔软的羽毛由静止释放,羽毛将做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匀速运动时具有惯性,在外力作用下变速运动时失去了惯性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B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C一个 2N 的力可以分解为 7N 和 6N 的两个力D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就是 3、物体对斜面的压力4物体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经 3s 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 取 10m/下列说0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45体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30m/s,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531D物体在 1s 内、2s 内、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9415如下图所示,为 A、B、C 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则在 0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AA 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 物体平均速度最小 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t 0 时 C 物体的速度比 B 物体的速度大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4、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 , A、B 相对于斜面体 C 静止,当斜面体 C 受到水平力F 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A物体 A 受到的弹力是由于 A 的形变而产生的B物体 B 一定受到 4 个力的作用C物体 C 对物体 B 的作用力竖直向上D物体 C 和物体 B 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7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 F 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B当物块的加速度为零时,它的速度最大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D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8一位同学乘坐 5、电梯从六楼下到一楼的过程中,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前 2s 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前 2s 内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是最后 1s 内的 2 倍C最后 1 秒内该同学对地板的压力大于地板对他的支持力D该同学在 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把它们靠在一起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斜面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物块 B 对物块 A 的压力为A B D m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第3、4 石块固定在地面上,第 1、2 石块问的接触面位于竖直平面,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所夹的圆心角为 37。 已知 6、,。 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笫 1、2 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1、3 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则 为2 B C D453411如图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关于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增大, 减小 B 减小, 增大1C 、 均增大 D 、 均减小112质量为 0为 L=5m 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质量 m=10小木块( 可 7、视为质点),以 m/s 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小木块与木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 2)则以下正确的是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二、实验题(14 分)13 (6 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 8、计的读数和 O 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 O 点(2)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向的是_(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14 (8 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打点 9、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所有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 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a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3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0 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 A 时关闭油门以 4m/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s 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 1m 10、/加速度从同一车站 A 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16.(12 分)如图所示,用两细绳系着一质量为 的物体,1、2 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 306g(1)若小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求两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让小车向右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 拉力的大小。 17.(16 分)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木块,放在与墙的距离为 的位置。 水平推力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 的时间20NF 41)求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仍用大小为 的水平力推,为使木块能到达墙边,推力作用的最短时 11、间 为多13)若仍用大小为 的力作用,使木块用最短时间到达墙边,则所用时间 又为多少。 20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B D 验题(14 分)13 (6 分) (1)A (2 分) (2)F (2 分) (3)等效替代 (2 分)14 (8 分) (1) 6 、 7 (2 分) (2)m/s (2 分) m/s(2 分)(3)m/s 2 (2 分)中学联盟网三、计算题:15 (10 分)解:设甲车运动时间 t 后停止,由 ,解得 t=2 分车前进距离 2 分211乙车出发,乙车行驶 移为 1 分 故乙车在 12、追上甲车前甲车已停止。 1 分12s设乙车经时间 上甲车, 2 分 21得 s 2 分16.(12 分)解:(1)匀速运动时有 2 分 6060 23g(2)绳 2 中拉力刚好为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分 30说明当 时绳 2 已松弛 1 分时有 3 分2217.(16 分)解:(1)木块匀加速运动,有 1 分21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分所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撤力时木块的速度为 1 分1力后木块的加速度为 1 分g运动的整个过程有 2 分21推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2 分)假设力与水平面成 角时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分11 分0in 21 m/ 加速度最大值为 2s所以由 1 分2得 2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