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国家免检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拳头产品 ,被 ***协会、中房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绿色建材生产采购基地”和“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在建材流通领域 ,涌现出北京居然、集美、城外城、蓝景丽家、经贸大厦、天津环渤海、西安大明宫、闽南建材第一市场等一批规模大、质量优的知名市场。 从我国室内装饰产品展览会所展示的新型产品看 ,绿色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总体上看 ,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目前 ,真正达到绿色标准的装饰建材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均超过 90%,而我国还不到 10%。 三、我国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建材产业是由建材产品科研开发机构、建材生产企业、建材经销商、建材市场 ,以及建筑装修施工单位等共同构成的相互连接的供应链体系。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 ,当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 ??从研发机构看 ,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服务弱。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在产品开发、研制、检测、评价等方面科研投入不足 ,技术力量薄弱 ,导致研发机构的设计滞后 ,创新不足 ,产品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 ,专业化技术服务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装饰建材企业产品质量很好 ,出口创汇也不少 ,但主要是贴牌生产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从生产企业看 ,主要是规模实力小 ,知名品牌少。 我国装饰建材企业有15 万家左右 ,虽有一批产业领军企业 ,但在企业总 量中所占比例很小 ,其规模效益与经济实力也不大 ,整个行业处于企业数量多、品牌名气小、竞争能力差的发展阶段。 例如 ,目前我国涂料企业有 8000 多家 ,上万个品牌 ,涂料产量高 ,而知名品牌少 ,世界涂料销售额前十名企业中 ,没有一家是中国涂料企业。 ??从流通环节看 ,主要是监督管理乱 ,市场不规范。 市场监督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绿色产品第三方认证制度尚不规范 ,环保标志混乱 ,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以假乱真现象较多 ,借“绿色”之名行销的伪绿色建材产品泛滥成灾 ,使消费者丧失对绿色建筑装饰材料的判断或对绿色产品产生误解。 ??从装修施工看 ,主要是信息不对称 ,质量控制难。 在生产企业规模较小 ,建材产品品牌很杂 ,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的条件下 ,我国劣质装饰建材低价销售、恶性竞争、进入装饰装修工程的问题相当突出。 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装修施工环节很难控制工程质量、落实绿色标准。 例如 ,江苏省首批建筑节能检查情况合格率不足四成。 上海检测九成室内存在污染。 四、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建筑能源消耗量占社会能源总消耗量已由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 10%,激增到 2020 年的 %。 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 20亿平方米 ,其中 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 既有建筑近 400亿平方米 ,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 ,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供应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增大。 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关于《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给我国建筑装饰业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定要求 ,即走建筑装饰的“绿色”之路。 发展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 ,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在积 极探讨 ,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主要方向是 : 1. 发展资源节约型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 建筑材料的制造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消耗 ,某些地区由于过度开采 ,导致局部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资源节约型绿色建材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施节省资源 ,尽量减少对现有能源、资源的使用来实现 ,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原材料替代的方法来实现。 原材料替代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生产原料充分使用各种工业废渣、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代替原材料 ,通过技术措施使所得产品仍具有理想的使用功能。 2. 发展能源节约型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 节能 型绿色建材不仅要优化材料本身制造工艺 ,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而且应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降低使用能耗包括降低运输能耗 ,即尽量使用当地的绿色建材 ,另一方面要采用有助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降低 ,如采用保温隔热型墙材或节能玻璃等。 3. 发展环境友好型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 环境友好是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或废弃物可以被其他产业消化、使用时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在材料寿命周期结束后可以被重复使用等。 发展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专业绿色建筑装 饰材料市场 目前 ,在我国还未出现以质量控制为核心 ,集生产、研发、销售、检测、物流等于一体的专业建筑装饰材料市场。 随着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绿色建材市场竞争的激化和监管能力的提高 ,随着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的成长 ,这种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专业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我国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 )绿色建材发展工程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2020 年 11 月 29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建材工业及其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 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 5 个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 在这个“非常 5+1”的规划体系中 ,发展绿色建材被列为重点内容 ,其中强调着重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 ,以满足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 在《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被列为建材业六大重点工程之一 ,该工程将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 ,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 ,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其主要内容是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 ,发展安全环保型 外墙防火保温材料、轻质墙板、硅酸钙板、节能建筑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节能阻燃防水材料等。 而子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 ,则进一步细化了如何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以致力于绿色建筑的打造。 《规划》提出 ,到 2020 年 ,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比例要进一步提高。 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废弃物利用总量在 2020 年基础上提高 20%。 《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重点 :一是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 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 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 ?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 ,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 二是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 ,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 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三是在新产品、专用技术装备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研 究开发安全环保型外墙保温材料、体系及低成本化成套技术与装备 ,外墙装饰挂板大型化、薄型化生产技术 ,适合地域特点的高效保温砌块及原料生产技术 ,高效环保木材防腐剂技术 ,脱硫石膏低成本化精密煅烧及综合利用技术 ,高性能绝热材料产业化技术等。 (二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绿色建材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 1.《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 2020 年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 ,为绿色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以及评价的标准做出详细的阐述。 随后 ,建设部发布了《绿色 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在《办法》中明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含义适用条件 ,申请原则 ,工作原则等。 已审定的项目 ,由建设部发布 ,并颁发证书和标志。 2020 年 11 月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并开始受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 为强化对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反欺诈等重要建材产品的监督 ,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健康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根据我国近年来装饰装修行业飞速发展 ,产品质量及安全 ,健康性能良 莠不齐的现状 ,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愿望 ,根据国际通行作法 ,联合发布公告 ,从 2020年 8月 1日起 ,对溶剂型木器涂料、瓷砖、混凝土 ,防冻液三类装饰装修材料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由于建造住宅使用绿色建材会提高成本 ,目前开发商还缺乏使用绿色建材的积极性 ,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2020 年 7 月 7 日 ,住建部下发《关于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的通知》。 平台供应企业将覆盖住宅生产建设和装饰装修过程中全部设备、材料、部品和技术。 根据相关规定 ,入库企业部品 部件和材料需要具有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