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解析分类汇编(高一、高二物理)教师版 第二期 B单元 力与物体的平衡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重力、弹力 .摩擦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与平衡问题综合 .元 力与物体的平衡力、重力、弹力(2014 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1.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与弹簧一起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一坐标系 小球的速度 v 随 x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为直线,是与 点的曲线,平滑的曲线,则关于 ABC 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AxA=h, BxB=h,aB=g C xB=h+mg/k, DxC=h+mg/k,aCg【全品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全品答案解析】C 解析:A:由小球 是直线可以知道,其加速度恒定,故此段代表小球接触弹簧前的运动,故而可以知道 A 点的位置坐标为 h,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 A 图知 世昌的博客 ,既此时弹力等于重力,此时弹簧形变量为:x ,故 B 点坐标为:,故 B B 知 C 球过 B 后会继续会继续向下运动,故而 D 点 点的坐标,由在 B 点时弹力已经等于重力,故在 D 点时弹力一定大于重力,小球加速度不为零,故 D 错误故选 C【全品思路点拨】由小球 是直线可以知道 3、,其加速度恒定,故此段代表小球接触弹簧前的运动,故而可以知道 A 点的位置坐标为 h 由图知 B 点加速度为零,既此时弹力等于重力,故由此可以求得弹簧形变量,继而可以知道 B 的坐标而 D 点的速度为零,即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由此可以知此时弹力大于重力,故而此点的加速度一定不是零本题难点一是对图象的识别和理解,二是由图象分析小球的几个特殊运动阶段,对这种小球弹簧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自由落体,弹力小于重力,弹力大于重力各自运动性质不一样,应注意掌握(2014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2.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与弹簧 A、B 相连接,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弹簧 A、B 质量均不计,劲度系数 4、分别为 k1、k 2。 试求用手拉住弹簧 A 的上端,缓慢上移多大距离时能使弹簧 B 产生的弹力大小变成原来的 2/3。 【全品知识点】 胡克定律【全品答案解析】 解析:B 弹簧原先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 ,上弹簧无形变2手拉住弹簧 A 的上端,缓慢上移时,B 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 则物体 M 上升的距离为 S1=- = ,由 M 受力平衡可知,A 弹簧23世昌的博客 ,伸长量 则 A 的上端应上移 1+ ;13手拉住弹簧 A 的上端,缓慢上移时,B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伸长量 23 上升的距离为 S2=x1+ = ,由 M 受力平衡可知,A 弹簧处于拉2变量 则 A 的上端应上移 2+ 品思路 5、点拨】题中要求弹簧 B 产生的弹力大小变成原来的 ,此时 B 弹簧有两种可能的状态:拉伸和压缩B 原来处于压缩状态,后来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根据胡克定律分别求出 B 原来压缩量和后来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即可得到 M 上移的距离再根据胡克定律求出 A 的伸长量,加上 M 上移的距离就是 A 端上移的距离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弹簧的状态,分析出 A 端上移的距离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要注意不能漏解摩擦力(2014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 关于原木 P 在支撑点 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下 6、C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 向D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全品知识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全品答案解析】A 解析: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向上,故 A 正确;N、N 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原木 P 垂直向上,不是竖直向上,故 B 错误;C、原木相对于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在 M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 C 错误;D、因原木 P 有沿原木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 N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 向,故 D 错误故选:A【全品思路点拨】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问题,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由此可判知各选项的正误解 7、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特点,并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支持力是一种弹力,其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014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2.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 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 两个物体,已知m1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 m1、m 2、 1、 2 的数值均未给出D以上结论均不对【全品知识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全品答案解析】D 解 8、析:将三个物体看作整体,则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三角形木块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 D 正确; 故选:世昌的博客 【全品思路点拨】图中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利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地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摩擦力关键是将多个物体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这样可以简单的得出正确结果;如果采用隔离法逐个分析,受力分析容易出错,并且过程相当复杂(2014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3.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 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 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 )所示。 (1)上述两 9、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原因是。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 200g 的配重若干个。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s 2) ,并记录了 5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配重(个数) 0 1 2 3 4弹簧秤读数(N) 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全品知识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全品答案解析】 (1)B 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2)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10、(3)图象如下 1)方案 A,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只有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才能使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 F=G 得:= ;所以要测量弹簧秤示数木块的重量 G;方案 B: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相对于木板滑动且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操作;所以方案 B 更合理;要测量弹簧秤示数 F 和木块的重量 G;(2)木块的重力 G 和弹簧秤的拉力 F (3)图象如下 根据 f=N 图象的斜率即摩擦因数 由图象求得 =品思路点拨】第一种方案要匀速,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得 ,但是匀速运动难控制;第二种方案木块保持静止,一定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后确定待测量本题是探究性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关键明确实验原理,要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力的合成与分解(2014 吉林一中高二三月月考)1. 在匀强电场中,将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电小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则匀强电。名校精品解析分类汇编(高一、高二物理)教师版 第二期 B单元 力与物体的平衡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考查范围:第一单元分值:11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1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 8 m/s 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 1 s,按规定,速度为 8 m/s 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 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A位移为 8 m,符合规定B位移为 8 m,不符合规定C位移为 4 m,符合规定D位移为 4 m
1、伦琴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伦琴,WK (18451923)德国实验物理学家。 1845 年 3 月 27 日生于伦内普。 3 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 1865 年迁居瑞士苏黎世,伦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 年毕业。 1869 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物理学教授 A孔脱的助手;1870 年随同孔脱返回德国,1871
金额 亿元,同比增长 %;住宅均价 3241 元 /㎡同比增长 %。 整个成都市区的住宅供应表现为螺旋上升趋势 ,而住宅需求则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供需矛盾逐渐趋缓。 总体而言,成都住宅市场是在不断的调整与自我恢复中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平衡、稳定的市场状态。 房策网 《 2020 房地产策划大全》策划必备资料库。 全国货到付款 :69031789 房策网 《 2020 房地产策划大全》策划必备资料库。
业”。 投资方在业内已有的经验 投资方在本行业的深厚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中国以及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市场设立的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盈利 8 能力非常有信心。 5. 资本出资方式和时间安排 出资形式 注册资本以等值港币现汇方式出资。 出资时间安排和进展 公司的注册 资本应在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 90日内缴纳注册资本的 15%,其余 85%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两年内缴清。 6. 营业计划 注册地址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 .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 .电磁感应与力和能量的综合 .电磁感应综合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2014 吉林一中高二三月月考)1. 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 l 的平行直导轨连有一固定电阻 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放在 的一导体杆,与 直,其电阻也为 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向内) 现对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长度的测量) .直线运动综合 .直线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长度的测量) .直线运动综合 .直线运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