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人教版物理2013高三单元测试32《原子物理实验》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原子物理实验1.(5 分)1919 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 A 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 为 气。 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17 O _。 2.(3分)关于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设备都放在没有尘埃的洁净的空气中B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C若将金箔改为银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D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B、C 、D 四个位置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 A 时稍少些 2、。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4.(4 分)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M 是显微镜,S 是荧光屏,窗口 F 处装有银箔,氮气从阀门 T 充入,A 是放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 NO B充入氮气后,调整银箔厚度,使 S 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 S 上能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 S 上见不到 粒子引起的闪烁5.(6 分)如图所示是查得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粒子 X 代表的是_粒子,粒子 X 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_。 6.(3 分)关于 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装置的几组答案中,最为完整而正确的是A容器、放射性物质、铝箔、荧光屏B容器、放射性物质、金箔、荧光屏、显微镜和阀门C容器, 粒子源、铝箔、荧光屏、显微镜和照相底片D容器、 粒子源、铝箔、荧光屏、显微镜、阀门和氮气源7.( 4 分)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和他的同事做了如图所示的 粒子散射实验,金箔是图中的_,显微镜是图中的_。 (选填“A”、 “B”、 “C”或“D”)子 氮 , ,解析: 粒子轰击氮核,放出同位素氧,并发现质子,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典型例子。 答案:D 子,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