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0吨亚磷酸二甲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速断、过电流保护,动作于跳闸;设温度、过负荷保护,动作于信号。 二、 通讯 利用现有各种通讯手段组织生产,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 第二节 给排水 一、给水 (一 )用水量计算 本项目用水量计算结果如下。 (1 )生活用水 本项目全厂设计定员 25人,主要是生产工人。 用水定额取 50升 /人 .班,年生活用水量为。 (2 )生活杂用水 生活杂用水主要是绿化用水和车间地面冲洗用水。 本项目新增水量的主要是新车间地面的冲洗用水。 用水量约 m3/d,年用水量约 900 m3/a。 ( 3)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 是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和生产中的反应水,吨产品耗 水量 90 m3, ,年用水量约为 180000m3 消防用水量。 不属正常用水量范围,水量估算见消防篇。 本项目新增生产与生 活用水量合计为。 (二 )水源 本项目 生产 生活用水采用在厂区打深水井一眼 , 由于本项目新增 生产生活用水量不大,一眼深 水 井 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三 )供水方案 在厂区内铺设环状供水管网与枝状相结合管网,出水管径为 DN80,设给水加压泵房和蓄水池,负责向全厂供水。 二、排水 (一 )雨水。 厂区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 雨水为地面有组织排放,沿厂区道路两侧开挖排水沟系统排放。 (二 )生产废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三 )生活污水。 主要为车间冲洗水及职工生活废水。 经化粪池沉淀及降解处理后,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污水沟外排。 第三节 采暖 通风除尘 本项目新增车间性质为热加工车间,不考虑采暖。 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工艺尾气经处理生 产 成副产品 盐酸。 不产生废气, 新建车间 不 需设置强制通风设施。 安装一定数量壁扇,以利于防暑降温。 第四 节 总图运输仓库 一、总平面布置 (一 )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当地风向、周围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合理利用土地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动力负荷集中、工艺流程顺畅、人货分流通畅、生产管理方便。 建筑物布置紧凑、合理、整齐、美观,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的要求。 结合厂区实际,尽量做到人流、物流各行其道。 (二 )厂址现状 本项目所在厂区占地面积 4000m2(约 6 亩 )。 主要建、构筑物为钢结构生产厂房、办公室、仓库 、 变配电室、 食堂及附房,厂内建筑物总建筑面积 1150m2。 (三 )总平面布置方案 厂区地形较为平坦, 根据上述厂区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生产工艺需要 ,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 厂区道路为城市型,结构为混凝土沥青路面。 主干道宽为 10米和 7米。 道路转弯半径:交叉口处为 9米,车间引道为 6米,地面水排除采用管道排水系统,地面水排向由道路汇集到雨水井,流入雨水管道、排至厂外。 竖 向标高与厂区周围道路的标高相适应,建筑物的室内标高一般高出室外场地。 二、工厂运输 (一 )运输量计算 本项目新增运输总量 9938 吨。 其中运入原辅材料及包装物 4969 吨,运出成品 2020吨,厂内运输量 2969 吨 (车间内运输 )。 (二 )运输方案 厂外运输依托社会运力负责原材料、辅助材料及产品运输。 据建设单位介绍,山东阳谷及周边地区的社会运力可以满足本项目厂外运输要求。 原辅材料在仓库 内装卸, 成品在厂区内装卸, 故厂内运输主要是 仓库到车间的 运输。 根据物流周转的频次,企业需新增1 0t的电动平板车 一辆,以满足 物料及成品搬运需要。 三、仓库 根据工艺生产需要,除新建 500 ㎡ 原料仓库外,不再设单独的仓 储设施,在厂区设 成品存放区。 原材料由厂外汽车运至 原料仓库 , 然后用 电动平板车送入车间内,成品分别由生产车间用 电动平板 车运到厂区 成品存放区 ,然后装入汽车运往厂外。 第五 节 土 建 一、设计原则 (一 )建、构筑物土建方案选择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二 )建、构筑物的结构设计除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外,还应考虑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要求。 二、建筑与结构 厂房 建筑面积 为 600 ㎡ ,二层 结构 ,钢结构平台的 框架结构。 地震设防烈度: 6 度。 建筑耐火等级:三 级;屋顶防水等级:Ⅲ类。 采用钢框架结构,墙面、屋面采用夹心复合彩色压型钢板(均采用暗檩 方式铺设 ),压型钢板厚 毫米,保温材料为 50 毫米厚超细玻璃棉, 米标高以下外墙采用 240砖墙,砖墙外侧贴仿石面砖,内侧普通抹灰刷涂料; 地面采用混凝土地面,对局部易损部位采取增加混凝土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等方式进行加强;室内外高差按 300 毫米考虑;屋面采用双坡屋面,坡度 1/15,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采用构件自防水;考虑外形美观,屋面组织排水采用女儿 墙内檐沟,并配彩钢落水管,落水管间距应小于13米;窗户采用钢推拉窗,便于保温;大门采用悬挂式彩钢保温推拉门,小门采用钢平开门;房屋周边设 700 毫米宽混凝土散水;钢结构表面根据防火要求刷薄型防火涂料。 厂房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纵向设置型钢柱间支撑,屋面设置横向、纵向水平支撑体系。 厂房基础为独立基础, C30混凝土现浇,外侧砖墙下设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埋深暂定为室外地坪下。 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及土建主要工程量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及主要土建工程量见表 71。 表 71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m2) 单价(元) 金额(万元) 结构形式 1 车间 600 600 36 双层轻钢门架结 构 . 2 变配电室 50 600 3 10 5砖混结构, 2 仓库 500 500 25 4 10 砖混结构, 3 办公室 500 600 30 4 10 砖混结构, 4 职工食堂 100 600 6 4 2 砖混结构, 5 大门 20 电动自控 6 厂区道路 10 水泥路面 建筑面积合计 1750 130 第八章 物 料 供 应 一、原、辅材料消耗量 完成本项目生产纲领需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81。 表 81 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 金额 (万元 ) 1 三氯化磷 吨 2800 7000 1960 2 甲醇 吨 2100 3400 714 烧碱 ㎏ 60 3000 18 催化剂 ㎏ 9 30000 27 合计 4969 2719 备注: 上表价格为不含税价 二、原、辅材料供应 项目产品所用原材料主要为三氯化磷、甲醇、烧碱和催化剂 等,无 紧缺物资,国内市场可以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需要。 第九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消防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厂址的环境现状 本项目厂址位于山东阳谷县 闫楼镇张岩寨村北首 ,该地区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SO NOx和 TSP,据检测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阳谷县污水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地表水体监测污染指标都已超过地表水 V类标准,水质恶化;地下水监测指标符合《地下水质标准》 (GB/T1484893)III 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昼间平均等效 声级小于 60dB(A),夜间小于 55dB(A),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中 II类标准。 二、评价标准 (一 )环境空气。 一般污染物,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二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中Ⅳ类; (三 )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中Ⅲ类; (四 )环境噪声。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 III类; (五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三、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 )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 (二 )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 III类标准; (三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指标》 GB168891997。 四、环境治理措施 (一 )建设期影响源及治理措施分析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施工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电焊机、车辆等,噪声等级值为 95dB(A)左右,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范围主要是施工现场周围 200m范围内,约 200m 距离衰减后噪声约 55 dB(A),为 减轻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时应避 开居民休息时间,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 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在厂房施工期间,挖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 现场,有可能在风速较大时起尘,使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蒙上尘土,给周围环境整洁带来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影响是短时的、局部的。 可以通过人工洒水降尘措施,降低扬尘污染。 固体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丢弃的废物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二 )运营期影响源及治理措施分析 废水 本项目工艺过程中无生产性废水排放,因此,主要废水来源为综合 污水。 本项目新增综合污水产生量为 14m3/d, 经化粪池降解处理后排放,外排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150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 本项目新增污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小 (),对 水质影响较小。 废气 本项目 生产工艺中无废气排放。 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部分动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本项目优先选用 低 噪声、运行振动小的设备 ,总体车间机械噪声控制在85dB 以下。 所有设备均布置在车间厂房内,通过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和绿化等, 厂界噪声值可降至 50dB(A)以下,满足现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