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岿美山至古地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对本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按工程投资增加 20%,效益减少 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 ,当折现率为 8%时 ,效益费用比为 ,内部收益率为 %,回收期为 年 ,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实施后 ,彻底改善了进入布衣山谷旅游区的交通条件 ,随着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到岿美山的游客将越来越多 ,饮食、住宿、特产贸易等服务业将加快发展 ,旅游经济将 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为定南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同时对岿美山镇片区的农业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创造更有的条件。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问题和建议。 本项目位于定南县岿美山镇境内 ,实施阶段应减少对生态的破环 ,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 ,与原自然生态景观相协调 ,减少水土流失。 本项目部分路段利用老路 ,施工期间交通干扰较大 ,因此应维持好交通秩序 ,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拟建项目是由地方筹资建设 ,定南县是革命老区 ,国家贫困县之一 ,在建设资金和经济政 策方面 ,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使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研究区域概况定南县岿美山至古地旅游公路的改建 ,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特别是将带动定南县布衣山谷旅游区的旅游发展 ,加强对外联系。 根据影响程度 ,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 ,其中定南县为直接影响区 ,龙南、信丰、安远、寻乌、广东和平、龙川为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 21。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 表 21 指标 区域 人口 (万人 )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 国内生 产总值 (万元 ) 工业 总产值 (万元 ) 农业 总产值 (万元 ) 影响区域内 赣州市 897 39380 11194700 5776600 2851400 定南县 275000 228700 110000 占全市比重 定南县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 ,江西省南部 ,简称赣南。 赣南土地 面积 39380 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 ,2020 年年未总人口 897 万人 ,平均每平方公里。 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地表水资源充沛 ,平均年降水量 毫米 ,水电资源可开发量 万千瓦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森林资源丰富 ,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大林区之一。 赣南矿产资源丰富 ,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 ,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 ,有世界“钨都”之称 ,“稀土王国”之美誉。 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 ,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气候宜人 ,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 ,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 ,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 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 ,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 ,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 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 ,水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独特 ,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 ,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 高 ,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 ,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 — 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 ,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 ,赣州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综合实力得到加强。 2020 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创 1996 年以来新高。 从生产角度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其中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 第二产业增势强劲 ,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产业贡献率为 42%,比上年提高 分点 ,拉动经济增长 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来 观察 ,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比重为38%,提高。 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定南县社会经济概况 基本概况 定南县位于江西省南部 ,东邻安远县、寻乌县 ,南接广东龙川县、和平县 ,西连龙南县 ,北靠信丰县。 总面积 平方千米 ,总人口 21 万人。 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95%是客家人。 其中县城总建成区面积 平方千米 ,县城人口 7万人。 全县辖 7个镇 :历市镇、岿美山镇、老城镇、岿美山镇、龙塘镇、岭北镇、鹅公镇。 共有 10 个居委会、 119 个行政村。 县政府驻历市镇。 地处中低山丘陵区。 境西南的岿美山海拔 1062 米为最高点。 河流众多 ,分属赣江、珠江水系。 境东的九曲河为最大河流。 属东江源区 ,是粤港同胞重要饮用水源地。 全县森林笼盖率达 %。 属中亚热带潮湿天气。 年均温 ℃ ,1月均温 8℃ ,7 月均温 39℃。 年降水量 1550 毫米。 矿产资源丰硕 ,有钨、钛、稀土、砂金、石墨、花岗石等 ,岿美山钨矿在境内。 京九铁路直通县境 ,县城设有客运站和货运站。 赣 粤高速、定广公路等过境。 名胜古迹有平民湖、莲塘古城、仙岭佛背、瑶迳道观等。 定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 ,位于江西南部 ,被称为江西的南大门。 总面积 1317 平方千米。 总人口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 全县辖 7 个镇 :历市镇、岿美山镇、老城镇、岿美山镇、龙塘镇、岭北镇、鹅公镇。 共有 10个居委会、 119 个村委会。 自然条件 : 定南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为 毫米。 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在 ℃ ,四季分明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 自然资源 : 定南县资源丰富 ,林业、矿产资源更为突出 ,森林覆盖率 64%,高于全省40%和全国 %的平均水平。 全县现有野生动物 100 多种。 定南地处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源头 ,江河水系发达。 多年均汇流量达 23 万亿立方米。 人平均拥有水量 万立方米。 有大小河流 244 条。 全县河流总长 1146 公里。 定南县河溪纵横。 河段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 万千瓦。 可供开发电量 万千瓦。 定南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已初步查明 ,有一定开采价值的有21种。 其中 :以钨、稀土、石墨、钛、砂、金、泥 炭、膨润土、高磷土、萤石、花岗岩等矿著名。 经济改革开放 30年 ,尤其是“十一五”期间 ,是定南县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2020 年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0%以上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3%。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 311260 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 52678 万元 ,第二产业 135033 万元 ,第三产业 123549 万元。 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0 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 122289 万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 2020 年增长 %。 其中“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 %,农业是以粮为主、林、牧、渔、 果业并举。 2020 年 ,粮食作物的产值只占种植业的 %,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的产值上升到种植业的 %。 实现由过去的自给半自给农业模式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工业经济跨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 ,定南县依托本地丰富资源 ,引进技术 ,引进人才和资金 ,建立了一个以国有企业为骨干 ,集体工业为补充 ,乡村工业为依托的工业体系。 现在 ,全县已拥有采矿、化工、机械、冶炼、电力、建材、森林、印刷、木竹加工等 25 个工业行业。 二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速度加快 ,2020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0932 万元。 三是 建立了一批基础工业和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 2020 年发电量达 12336万千瓦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