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毕业设计40论文41内容摘要:
如果在此联锁链节上有一个装置失败,那么已成功启动的装置都将自动切断关掉。 烧嘴作业的启动 在各个烧嘴点火之前,必须对其燃烧室通风 3 分钟 ! 启动顺序 由于电气联锁系统,只有在风机和 鼓风机都进入操作运行状态后才能运行,这样的顺序将确保只有在给入足够量的助燃空气后燃气才能给到窑内。 启动和联锁顺序如下: l- 3 和总助燃空气的供给一样的顺序以便最终能获得足够的驱动空气压力。 把总燃气切断阀打到“打开”位置。 启动点火设备的主接触器,把电子气动操纵的主燃气阀打到“开”的位置。 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 理及设计 20 用烧嘴控制开关启动各个烧嘴。 单个燃气烧嘴的操作 燃气压力调节装置将石灰窑总环形管中的压力调节到约 1500mmWG。 在启动各烧嘴之前,相应的燃烧室必须 用与内部圆筒体冷却空气相应量的正确设定的助燃空气量进行足够的通风。 烧嘴燃气管的手动阀打开一个最小位数。 操纵烧嘴控制开关。 电子点火枪伸入燃烧室内到预定的停止位置,并同时操纵电子枪的开关键,按下烧嘴控制开关的启动键,以便能打开电子-气动操纵的相对应各烧嘴的燃气阀。 点火必须在约 3 秒的短时间内成功地完成。 否则 Uv 传感器将认可无火焰,则电子气动操纵切断闸板将自动关闭到该烧嘴的所有燃气供应。 点火失败将由布置在烧嘴控制开关前板上的信号灯指示。 信号灯红色表示点火程序失 败。 在再次点火之前,烧嘴控制必须关掉,并重新开始。 在燃气已经成功点火之后,点火枪从燃烧室内返回退出,点火枪进入燃烧室的通道必须用球阀严密。 现在,首先要对供到烧嘴的助燃空气量进行调节,在此之后凋节燃气量。 并在 U 形管压力计的帮助下手动调节水柱。 必须有规律地检查火焰的正确状态。 注意:火焰可能会回火 ! 如果火焰已经熄灭,那么供应给烧嘴的燃气将立即切断,因为 UV 传感器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1 没有信号。 电子一气动操纵阀将打到“关闭”位置,任何不受控制的燃气流将被切断。 这种情况时,操纵阀也将关闭: (1)如果空气压力不足,需要操作闸板; (2)如果烧嘴启动联锁环节中有中断; (3)如果烧嘴控制开关已经切断; 操作故障 在发生故障时 (例如超温、烧嘴板受热等 )相关的烧嘴立即切断,并且在故障消除后,烧嘴才能重新启动。 在点火有危险的情况下,进入窑内的燃气供应应通过切断点火设 备的主接触器 立即切断,其它的燃气阀也相应关闭。 停止按下位于控制室以及窑内各烧嘴平台上的按钮,在窑的各个平台上应当安放有灭火器。 窑的控制和操作 循环气体的温度 l、 通过变动石灰窑的产量进行调节 一般情况下的石灰质量主要受设定的循环气体的温度和保持恒定的影响。 保持循环气体温度的恒定通常是通过对卸料装置的时间延迟进行相应设定,对石灰窑产量进行较小的变动而实现的。 窑顶料仓中石灰石的最高料位总是保持在恒定的高度上,并通过自动操作的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 理及设计 22 料位测量装置连续记录在控制室中。 必须保持恒定的值是循环气体的温度。 这个温度值,是在引入喷口的循环气体导管中测定的,它是石灰冷却空气和顺流段废气总量混合后的温度,这两股气流通过石灰冷却段热端的循环气体入口进入内部圆筒体。 如果石灰冷却空气量保持恒定,那么循环气体的温度将是离开顺 流段废气温度的一个函数关系。 由此,在燃烧室温度恒定的情况下,上述的温度变动与顺流段石灰的煅烧程度相一致,循环气体的温度是衡量石灰质量的一个标准。 如果进入顺流段的物料有较高的煅烧度,那么就会从顺流段的气流中吸收较少的热量,循环气体的温度就升高。 相反,如果进入顺流段的物料的煅烧程度低,循环气体的温度就会降低。 改变石灰卸料速度,就能影响石灰留在窑内各段的停留时间。 如果循环气体的温度升高,由此就表明残余的 C02 较少,石灰的卸料速度必须增加,由此,高残余 C02 的石灰就将进入顺流煅烧段。 与此同时,大量的热石灰将进入冷却段,由此石灰冷却段出口端的石灰冷却空气温度就会升高,对此,循环气体温度首先会进一步升高。 不过,这种温度的进一步升高,不应该看作是仍需进一步增加卸料速度的情况出现 ! 在改变卸料速度约 1 个小时之后,卸料速度要再次调整,调整之时间延迟主要取决与一个时间周期内所调整速度的大小。 在对卸料速度再次进行调整之前,冷却段和顺流段必须再次平衡。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3 由于变动卸料速度已经对循环气体的温度起 到影响因变动石灰冷却空气量和变动石灰窑产量所引起的循环气体温度要保持恒定。 白天和黑夜之间,气候变化之后引起较大大气温度变动,也将因石灰冷却空气入口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循环气体温度的波动。 在此情况下,卸料速度不能改变。 循环气体温度通常的范围大约在 800℃和 930℃之间。 实际的循环气体温度主要取决与所需的石灰质量,也受石灰石煅烧状况的影响。 对有大量杂质的石灰石必须特别注意,因为这类物料在循环气体温度升高时有可能会出。 现粘附和难以卸料的困难。 燃气输入热量变动的调节 石灰质量也可通过改变热量输入来进行调节。 在保持卸料周期恒定,由此保持煅烧时间恒定的同时。 通过变动下部烧嘴的燃气量,就能保持循环气体温度在一个理想的数值上。 窑项石灰石料位的控制 自动料位测量装置控制着窑项内的石灰石最高料位。 石灰窑工作时总是填满了石灰石直到窑顶。 下一批石灰石料只有在卸出与装入下一批石灰石料相等重量的石灰卸出之后,而且相应的料位下降高度已经指示后才装入窑内。 由此窑顶内部的存放区就形成了一个很小周期性高度差。 如果自动料位测量装置发生了故障,那么竖窑就会: (1)超载,旋转上料溜槽不能移动; ( 2)不再给入石灰石料。 在此情况下,窑项内的石灰石料位逐步下降,废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 理及设计 24 气温度将升高。 总废气温度到达约 320℃时必须要停止向窑内供给燃气。 燃烧室 所有用于检查、清理等的通道必须已经关闭严密,以防止空气渗入。 空气渗入将增加竖窑的热量消耗,并将升高上部燃烧室的温度 (因为上部燃烧室是以空气量不足操作的 )。 在常规的石灰窑操作中,在下部燃烧室中终是保持有约- 15mmWG 的负压,这是因为在正压情况下,固定在燃烧室前面的烧嘴面扳就有可能受热,这样操作 人员就无法完成燃烧室的维修工作。 在窑顶闸板开动以及打开靠近石灰卸台的检查门时,在下部燃烧室内有可能产生短时间的正压。 在打开燃烧室时要注意: 有可能成为正压和热气体流出 ! 内部圆筒体冷却空气系统 水平布置的冷却空气导管 (位于上部桥内 )的温度调节,通过调节下部内圆筒体冷却空气导管出口管的蝶阀来实现,如果任一冷却空气导管的温度升高到冷却空气导管最高允许温度 400℃。 以上,那么就要通过对其它冷却空气导管出口的节流来增加这部分导管的冷却 量。 并全部打开受危险冷却空气导管的蝶阀。 不过,在此情况下要立即寻找到温度升高的原因。 如果,受危险的冷却空气导管尽管已有最大的冷却,但温度还在连续升高,那么,竖窑必须停产以防止可能的损坏。 在石灰窑停产时,进入到下部内圆筒体中的圆筒体冷却空气量必须重新调节到常规生产的数值,这是通过打开远程控制蝶阀将多余的热 内部圆筒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5 体冷却空气放散到大气中来实现的。 没有这样的调节,冷却空气导管的温度将在石灰窑停产时极度升高,因为要关上烧嘴的助燃空气阀,进入上部和下部内圆筒体的空气量将受到影响。 如果石灰窑停产很长一段时间,冷却空气导管温度在供给正常的冷却空气量下 逐渐下降,冷却空气到大气的蝶阀要逐渐关闭以防止内部圆筒体冷却下来。 驱动空气系统 布置在喷口前面的蝶阀用来在相应喷口清理期间切断驱动空气供应,在非上述情形的所有情况下,蝶阀不能同时关闭 ! 套筒窑的操作 A、紧急停产 由于电气联锁,石灰窑有可能因关掉废气风机而紧急停产 (供电故障 ): 1.打开紧急供电装置。 2.确认内部圆筒体冷却空气鼓风机在运转。 3.确认蝶阀在紧急位置。 4.关掉烧嘴。 5.确认石灰卸料速度正在正确调节。 B、临时停产: 1.关闭烧嘴: (1)按下烧嘴控制开关,切断烧嘴的主燃气阀。 (2)手动关上接到烧嘴管道的操纵阀。 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 理及设计 26 (3)切断助燃空气供应。 (4)卸下烧嘴并用密封盖板关闭烧嘴开孔,以防空气渗入(在有必要检测烧嘴时)。 2.关掉驱动空气风机和废气风机 不到一小时的停产应首先保持最后的卸料 15 分钟,然后调节暂停 3— 5分钟,超过一小时的停产在停产前一小时,以更快的速度卸料,并分几批装料,以防止废气温度升得太高。 停产后,石灰的卸料要连续进行约 l 小时并以最底的速度,在这一小时之内,石灰窑的装料 要继续,停产后一小时,石灰要以每 10 分钟一个冲程连续卸料。 停产时间超过几天时,有必要以每天两天,每次约 30 分钟来移动料柱 (在一个周期中每三次冲程后暂停 3 分钟 )。 注意: (1)窑顶可能打开 (通常是关闭的 ),则有必要对窑内的压力进行补偿。 (2)防止雨水。 C、熄火操作: l、熄火的条件: (1)无生产用的原料及燃料气。 (2)套筒窑的设备需要大修。 熄火前后应做的工作: (1)关闭驱动窑风机。 (2)保证冷却空气的流量不可减少。 (3)加快出灰速 度,窑内料面降低,因料位计联锁自动控制而加快上料速度,冷的石灰石大量入窑而加快窑体冷却的速度。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7 (4)关掉烧嘴,由燃烧室拿出,堵住烧嘴口。 (5)关掉烧嘴后放慢卸灰速度。 (6)熄火一小时后 30 分钟卸一次灰,此时废气温度要在 300 摄氏度以下;若大于 300 摄氏度,可加大空气量,次日便可卸两次灰,每次 30 分钟。 . 熄火程序: (1)关闭驱动空气风机 (2)减少燃料气直到停止供气,使窑降温度 15 摄氏度每小时,不可过快,防止窑衬因骤冷而损坏,大约需一周时间才能使窑冷却下来,彻底熄 火,实现熄火的目的。 (3)逐渐停止卸灰和加料。 (4)关闭废气风机停止运行。 (5)关闭冷却风机停止运行。 熄火后并非是将窑全部放空,而是用冷却石灰石装满窑,使窑慢慢冷却。 D 下部燃烧室引起温度突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操作: 供到烧嘴的燃气量增加或助燃空气量减少时,适当增加空气量减少煤气量。 因高煅烧程度的物料进入顺流段煅烧引起循环气体温度升高。 减少上部燃烧室的燃气供给量。 循环气体量或驱动空气量减少,增加驱动空气量。 风管密封偏心,调整风管。 E 上部燃烧室引起温度突然升高 的常见原因和操作:: 环境空气通过密封不好的检查孔或清理孔以及热电偶密封不好的通道渗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 理及设计 28 入。 减少了燃气量或增加助燃空气量。 下部燃烧室空气渗入将上部燃烧室内的温度升高。 固定在燃烧室前面的烧嘴板密封不严密。 在上部和下部燃烧室内放置的热电偶离燃烧室太远。 对于所有的温度测量装置热电偶的电子调整不正确,相对应发送的记录仪上的零标志设定不正确。 相关的连接补偿器有缺陷。 循环气体和燃烧室内的温度差异以及不规则性也有可能在热电偶上有粉尘造成的。 如果窑顶上料关闭不严密或是由于 废气风机操作故障使得窑顶负压降得太多,那么立即切断驱动空气风机,并切断燃气供应。 F 如果自动料位测量装置发生了故障,则套筒窑窑会出现: 超载,旋转上料溜槽不能移动 不再给入石灰石料,总废气温度到达约 320℃。 时必须停止供燃气。 处理方法检测和处理自动料位测量装置 G 导管中有粉尘沉降主要是在恒定供给驱动空气的情况下,下部燃烧室的温度升高而得知的。 H 若任一喷口的驱动空气景和循环气体量降低,与此同时燃烧室温度升高,其原因为: l、风管出口粘附了粉尘。 固定在混合管内的密封偏心造成的。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9 开窑与停窑的操作规程 关于开窑,必须遵照以下步骤: 内套筒冷却风系统必须连续运行且在点火后不能停止。 废气风机必须切换到 “远程 /自动 ”模式,将废气风机在 “ 手动模式 ” 下设置。基于石灰套筒窑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毕业设计40论文41
相关推荐
外事学院工商院. 2020,11(7) .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 致谢 感谢丁老师的指导以及相关同学的帮助,使 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此次设计。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通讯方面的知识,也领悟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和同学的一起学习交流中,收获 到了 很多意外的想法和思路。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 附录 附录 1:实物照片说明 上电开启后
年度体检包括的内容 空腹血糖 、体重 HbA1c 二、多选题 各国 2 型糖尿病患病率变化的特点( ABCD)。 A:患病率急剧增加; B:发病年轻化; C: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者众多; D:各国发病率差异巨大。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 BC)。 A:冠心病; B: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 C:乳酸中毒; D:糖尿病足。 下列哪些眼科疾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ABCD)。 A:视神经病变; B:白内障
院工作的延伸,具体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部分 工作 , 尚有很多项目必须在 院 内 完成。 因此, 乡村两级职责分工不变, 各卫生院要明确 区分 乡 ( 镇 ) 、村、 团队 的 各自 工作 范围,统筹协调安排。 团队 成员 应 相对稳定 , 原则上一年以内非特殊情况不得任意变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成员 宜相对专 职。 要满足 团队 提供 服务 所必需的办公设施和经费。
其基于 GSM/CDMA/3G网络这个特点,可以传送视频监控图像,从而为这类亟待解决的监控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能够对这类违法事件进行有效防范。 位置信息的电信服务 位置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就是基于地理位置数据而开展的服务。 移动定位服务则是指为移动人群提供位置服务,由于服务对象是移动的,故通常需要借助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
影响 [8]。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对液晶显示器并不陌生。 液晶显示模块已作为很多电子产品的通过器件 , 如在计算器、万用表、电子表及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中都可以看 11 到 , 显示的主要是数字、专用符号和图形。 在单片机的人机交流界面中 , 一般的输出方式有以下几种:发光管、 LED 数码管、液晶显示器。 发光管和 LED 数码管比较常用 , 软硬件都比较简单 , 引脚如图 所示 [9]。
扑结构 可以 提高 资源 利用率; 商业密集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MAC协议、路由协议; 时 钟 同步 机制。 消防监控系统要求信息的传输必须具有实时性,而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中不同 的节点有自己的本地时钟 ,有效同步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时钟是城市消防监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⒊⒋ 研究方法 模型、分析、实验和原型:通过分析国内外前沿工作和 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