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量大,还不能已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 造成泵站效率低下的原因除了设备陈旧,缺乏维护外,还与水泵选型及进水池体型的设计不当有关。 渠系配套率低,浪费水情况严重项目区内土质大部分为粘土,一部分为砂性土,渠道渗漏较为严重,支渠中没有节制闸,斗、农渠不能实行轮灌,使引水流量分散,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增加,渗漏损失大。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5灌排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配套不完善,旱涝灾害频发。 由于区内灌排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配套不完善,标准不高,年久失修,使得项目区的抗灾能力不强,旱涝灾害频发。 据统计,先后有1959 年、1978 年、1979 年、1994 年发生旱灾,特别是 1978 年大旱,该年 6 月到 9 月连续高温干旱,梅雨不雨,汛期无汛,内河水位明显下降,甚至比冬季水位还低,大量农田受旱,旱情严重,使得农作物卷稍、豆叶枯黄、桑树落叶,影响了收成。 6、区内河网水质恶化,影响农田灌溉由于工业的发展,环保措施未跟上,项目区内河网水质普遍受到影响,水质已普遍降至 4 级。 局部河道河水发黑、发臭,不能用于农业灌溉,因水质不好引起的稻种不发芽、伤苗、伤稻事件经常发生,矛盾突出,影响了农田的灌溉。 本次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全面恢复和提高农业效益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建设现代化农业,节水型灌区,切实改变目前的效益低下、耗水严重的状况,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项目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港闸区总面积 134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 万亩,土地利用率%,其中,现有水稻种植面积 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其它用地分别为城镇、村庄、水域、道路等。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6第 三 章 工 程 任 务 和 规 模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发来,港闸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地方财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0 年全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一产实现 亿元,二产 亿元,三产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4308 元。 2020 年全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一产实现 亿元,二产 亿元,三产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0105 元。 2020 年全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一产实现 亿元,二产 亿元,三产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9559 元。 全区粮食总产量 2020 年: 万吨, 2020 年: 万吨,2020 年:万吨。 2020 年~2020 年港闸区社会及农业经济概况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指 标 单位南通市 港闸区 南通市 港闸区 南通市 港闸区耕地面积 亩 7165500 94294 7126050 93710 92386总 人 口 万人 农业人口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财 政 收 入 亿元 粮食总产量 万吨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7 粮食减产原因(一)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用地等因素的影响,粮食面积持续减少,港闸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不断下降。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 20202020 年粮食的播种面积分别为9583942993710 亩,逐年减少。 20202020 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 、 万吨,逐年减少,粮食总产量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减幅都呈逐年上升之势。 (二)自然灾害引起减产南通市港闸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特大干旱,例如:宋绍兴六年(公元 1136 年)五月,明成化六年(公元 1470 年)等,皆“民饥,人相食”。 建国以来,发生一次特大干旱,1978 年仅降雨量 ,是常年的 58%,该年 7 月上旬无雨,7 月下旬雨量偏少,整个八月基本无雨,9 月上旬也无雨,且长江潮位偏低,大部分农田靠电动抽水,农民生活用水困难。 偏干旱的年份还有 1951961961971971988年。 (三)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由于粮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减少,耕地掠夺性经营方式的存在,导致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据调查,由于化肥的不足和失衡使用,以及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土壤未能有效实行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 目前,耕地中有机质含量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化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8肥分配和使用也不平衡,氮磷比例失调。 (四)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生产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结构调整。 而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应以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增长为前提进行。 随着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整个社会对粮食的需求量呈刚性增长态势。 就近几年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看,在主要农产品作物内部结构上的调整趋势是,按照农业平均利润的原则,适当的调增油料及果树的种植面积,调减一些出现供过于求、资源成本相对较高的粮食作物的生产,这种 “压粮扩经”的结构调整做法给优质粮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投入较多,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太少。 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必须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抓好试点示范,扎扎实实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9地加以推进,务求在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取得实效。 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增长的重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才能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实施区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健康发展。 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政策三个问题紧密相关。 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问题,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同时还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亮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明确指示,要求把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几个有关扶持农业的文件,明确各项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体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凸显,各方面高度关注。 2020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足 15 亿亩,降到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只有 8613 亿斤,降到 199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 198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粮食产需年度缺口不断扩大,库存减少,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20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锐减,总产连年大幅度滑坡等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就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多次专门召开粮食工作会议,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把解决“三农”工作问题提高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派出粮食生产督查组,减(免)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对化肥、农药等农资实行限价等措施。 表示出对粮食生产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无粮则乱、少粮不稳” ,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在国家发展中所处的战略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任何忽视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都是无知的。 二十一世纪的南通已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港闸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经济的发展导致居住人口和建设占用土地大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港闸人均耕地资源量只有 公顷,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8,而可供开发的农用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因此,必须认识到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的严重性,认识到粮食生产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而实施本项目,正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把中央一号文件、省委 3 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保护耕地,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最终保障港闸区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举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港闸区粮食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21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尤其是在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提高商品率和优质品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一)粮食是农业基础的基础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 入世后,可以适当进口粮食,但必须适度,否则会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给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同时,食品加工、粮食转化、 “千万工程”推进以及人口增长都需要粮食产量增加。 因此,增强粮食责任意识,立足于粮食自求平衡并略有节余,应是港闸区生产发展的战略方针。 (二)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粮价涨,百价涨;粮价稳,人心稳。 如果粮价大幅上升,一旦引发通货膨胀,对中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冲击,对社会稳定必将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粮食问题解决得不好,新世纪的大发展将无从谈起,国家安全也无法谈起。 为此,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努力抓好优质粮生产,才能安定人心,促进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港闸区各级政府的领导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非常支持,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提上议事日程,今后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22(二)项目区群众的支持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项目区的群众非常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希望的上级的支持,同时群众也愿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投资投劳,完成项目需要的自筹资金。 (三)技术的可行经过实践,项目区在施工的技术与管理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监理人员,能够充分保证施工的质量。 保证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稳产、增产的途径(一)农业措施,建成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的高标准农田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 14m,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10m。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 个百分点以上。 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 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南通市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城建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23实现机械化。 (二)水利措施,建成高标准的灌溉排涝体系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三)科技措施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 3 个百分点。 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 3—5 名农业科技骨干,每 10 户有 1 户科技示范户。 港闸区粮食生产基地任务和规模 指导思想⑴ 该工程项目以项目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为基础,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现状,改善粮食生产基地的粮食生长条件,保证粮食增产、稳产。 ⑵ 项目区水利建设,以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