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估-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四成的业务是由保险中介公司促成的。 由此看来,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规范的发展和完善保险中介市场,为杜绝投保企业及保险机构在行使业务中的违法违纪 行为、杜绝保险中介人及非规范性保险中介机构保险中介业务经营收入的 透漏税款 现象。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建立和发展保险中介产业对保险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67。 . 国内市场调查分析 相对于保险产业,我国的保险中介产业还比较滞后。 目前,全国各类保险中介服务网点近 23 万余家,其中大部分为兼业代理机构。 各类保险中介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平均每1300 人中仅有 1 名从业人员。 面对拥有 13 亿人口及经济迅猛发展的保险资源,现有的保险产业及中介机构已有些力不 从 9 心。 1980 年全国 保费综合收入仅为 亿元, 1998 年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已达 499 亿元; 1999 年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 1406 亿,保险金额 666427 亿元(其中 40%以上的业务来自保险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 1998 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 683 亿元; 1999 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近 879 亿元,保险金额 527744 亿元(其中 80%以上的业务来自个人营销员)。 1999 年全国保费综合收入为 亿元,平均增长 %。 保险公司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 1 家发展到目前的 29 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5 家,外资保险分公 司 11 家。 另外 3 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1 家外资保险分公司正在筹建,目前各类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 家,此外,有 17 个国家和地区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 196 家代表处。 截止 1999 年底全国保险系统机构总数为 8717 个职工总数 万人。 我国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资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 167。 . 陕西省市场调查分析 就陕西而言, 1980 年各险种保费合计收入 万,但至 1992 各险种保费合计收入 万元,至 1999 年底各类保费收入增至 26 亿元 ,尽西安市 各类保费收入已达 10 亿元左右。 陕西省人口 4000 万人,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市也已达600 万人,全省在册企业总数已达 5 万余家,机动车辆总数已逾 120 万辆。 但目前全省寿险密度不足 50 元 /人,而发达国家的寿险密度已达 300~600 美元 /人,面对如此广阔的保险市场和快速发展的趋势,保险中介机构在协调同保险产业的关 10 系,合理配置保险中介资源,调整保险中介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竞争,建立和完善保险业发展的产业组织制度等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67。 . 实施 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167。 . 实施 项目的优势 ⑴ 各股东均是地区性知名企业,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信誉度; ⑵ 科学的经营理念; ⑶ 强大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⑷ 适时的营销战略计划; ⑸ 社会展业面广; ⑹ 业务费用底。 167。 . 实施 项目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实施项目的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有:非规范性竞争、内部管理失常、境外机构的强烈冲击。 167。 . 非规范性竞争 保险业非规范性的直销手段及向业务员、客户直接支付回扣费,并采用各种变通手段降低保费,随意提高佣金,大兴回扣风等恶性竞争手段,必将造成专业保险无立 足之地,唯有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方能得到正常发展。 11 167。 . 内部管理失常 公司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在财务管理方面,帐户设置、保险费的收取程序、保险单据的管理、展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内部管理职能的松懈等,均可能造成对公司的毁灭性打击。 每周 /每月要召开各种层次的经理会议讨论和收集各种结果、过程并形成报告,重要收集整理这些周 /月报。 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全体人员实行定期学习培训制度。 167。 . 境外机构的强烈冲击 我国加入 WTO 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格局的建立,必将有总多的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代理机构进入我国,其先进、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运行机制,将会对我国保险业及保险代理业产生巨大的、历史性的、挑战性的竞争压力。 因此,我们要加强保险代理机构的规模化及规范化建设,抢先下手,首先占领市场,以迎接挑战。 167。 公司成立之初,首先在西安市的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高新区、闫良区共设立七个办事处;咸阳、宝鸡等地 各设立三个办事处;汉中、安康、商州、延安、渭南、榆林、铜川等地各设立两个办事处;杨凌高新区设立一个办 12 事处。 在初步形成营销网络 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在向各区县发展。 167。 为了刺激未来的投资,公司每年将拿出利润的 10%作为对股东的投资回报。 利用公司各项优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