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涉及镇平县杨营 镇李家营小学、岁坡小学、林寨小学三所学校,建设内容主要为学生食堂 餐厅,具体内容如下: 镇平县杨营镇李家营小学食堂餐厅建筑面积 280 平方米,一层框架结构; 镇平县杨营镇岁坡小学食堂餐厅建筑面积 338 平方米,一层框架结构; 镇平县杨营镇林寨小学食堂餐厅建筑面积 4: 16 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 第五章总平面布置与建筑结构方案 总平面布置 指导思想 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设计。 建筑分区和使用功能的合理,交通流线的 便捷,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大的方便,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空间和建筑布局的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了新世纪学校与社会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并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 空间形式多样化,以显示学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通过形成多 个师生信息和感情交流活动的场所和网络,创造智能化校园,满足 21 世纪 教学中更深层次的要求,展现新时代的学校风貌。 生态城市规划以保持环境安静。 主要噪声源均有绿化隔离带屏蔽, 形成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以达到建筑与绿化的和谐统一。 新颖而富有艺术活力的建筑设计将表达一种创意,正如音乐,美术 对人们的潜移默化,它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面熏陶。 从而进一步发挥和 延伸教育建筑深层次的使用功能,赋予建筑启发性和引导性,起到“环境 育人”的作用。 总平面布置 根据学校的总体布局,依据可持续发展需要,新建项目位于三所学校 院内空余场地。 建筑 结构方案 建筑方案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使用功能,进行平面设计,特别强调重视该建筑的 特点,搞好控制规划设计,功能合理,防护设施齐全。 建筑物的结构方案。 主要建筑用料做法 主要建筑用料的做法包括外装饰,内墙、屋面、门窗及顶棚。 l、外装饰 白色面砖为主色调,简洁明快,不华不躁,落落大方。 内墙 混合砂浆,外罩“ 888”仿瓷涂料,卫生问罩釉面砖。 屋面 采用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面层,有组织排水。 地面 采用彩色水磨石地面。 门窗 门窗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分别采用不同的门窗,主要有木门、不锈钢全 玻门等。 窗为塑钢窗。 顶棚 混合砂浆,外罩“ 888”仿瓷涂料。 建筑消防说明 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防火分 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 该建筑物每层面积均在此范围内,因此 可按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 安全疏散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数量、走道和楼 梯宽度均根 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疏散门开向疏散方向。 食堂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设有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 器。 每层设消防栓,消防栓洞口加钢筋混凝土边框,厚度为 120cm。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根据该建筑物重要性,搞震设计类别为丙类建筑。 抗震设防列度为 七度。 抗震等级: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 的要求。 根据《我国主要 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镇平县抗震设 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为提高抗震能力,本项 目所有建筑物均按 7 级设计。 一般的建筑物通常都是采用抗震方法 (设置抗震构件、抗震墙 )和防 震措施 (如设置防震缝 )来预防地震灾害的,隔震和减震仅适用于特殊要 求和高烈度抗震结构。 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 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置 2∮ 6 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 ,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 500mm; 8 度和 9 度时, 长度大于 5m 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 柱; ②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③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ram 设 2∮ 6 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 度 7 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 1/ 5 且不小于 700mm, 9 度时宜沿墙全长贯 通; ④墙长大于 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宜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 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屋面活荷载 上人屋面 / m 非上人屋面 / m 结构材料 砼强度等级 C30 钢筋:一级钢筋 fy=210N/ mm 二级钢筋 fy=210N/ mm 墙体 防潮层以下采用 240 厚标准机制砖墙,防潮层以上采用 200 厚加气砼 填充墙。 结构选型 本项目食堂餐厅楼建筑采用 框架结构。 采用复合地基,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 第六章公用工程 给排水 设计依据 l、《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 8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 8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40— 90);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 86)。 供水工程 水源 镇平县杨营镇李家营小学、岁坡小学、林寨小学三所学校供水系统状 态良好,可满足项目生活、消防用水需要。 需水量预测 新建项目属公共场所建筑。 日常用水为生活用水、清洁用水等。 日用水量 12 ㎥ / d 小时最大用水量 3 ㎥ / h 给水系统设置 本工程生活用水给水管由学校供水管网供给,室内管材均选用铝塑复 合管。 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设置室内、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室内消防管网、室内消火栓组成。 室内消防给水 系统与生活给 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设置 DNl00 热镀锌钢管作为消防立管, 消火栓用水量室内为 IOL/ S,室外为 20L/ S,火灾持续时间按 2 小时计,室内各层按一定距离设置消火栓,以满足消防要求。 室内消火栓选用 65mm 口径消火栓、 19mm 喷嘴水枪、直径 65mm、长度 25m 的麻质水龙带,消防立管及上下环状管均采用 lOOmm 管径,每根消防立管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 1 个,消火栓口距地面。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组成。 消防给水系统管材均采用热镀锌钢管。 另外,本建筑应根据需要 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排水工程 排水量 排污系数取 0. 8,即污水排放量为生活用水量的 80%,则最高日排量为 立方米,最大时排水量 2. 4 立方米,各排水立管管径为 DNl00,排水出口管管径为 DNl00,均采用排水 PVC 管。 污水主要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生活污水等。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以室内污废合流,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排 入市政污水管网,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排向校区内雨水排放管网。 供电 强电设计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 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l33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 8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设计内容 l、供电电源的引入; 一般照明设计; 供配电线路敷设; 防雷及接地工程、电气安全等。 负荷计算 用电负荷: 15W/㎡ X 1034 ㎡ =15. 50KW 不可预见负荷: 2KW 负荷合计: 17. 5KW 计算负荷: (同时系数取 ) 供电电源 本项目主电源由三所学校现有配电房采用交联电缆引入,供电电压 380/220V 配电及线路敷设 配电方式 照明和动力负荷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由一层总低 压配电箱直接引入,配电设备中的主要干线均垂直敷设以树干式供电,水 平干线采用放射式,以穿管暗敷方式。 线路敷设 (1)竖向干线、水平支干线,采用电力电缆及 BV 型铜芯电线穿钢管保 护埋墙、埋地 (楼板 )暗敷设。 (2)室内分支线路均采用 Bv500 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 PvC 管保护沿墙、现浇楼板或地板暗敷设。 (3)室外线路敷设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和电缆沟相结合的方式。 直埋电缆 采用铠装电缆。 防雷与接地 屋顶墙内压顶钢筋用作避雷带,与人工避雷带一起组成避雷接闪器, 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纵横钢筋作自然接地体,并使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 Q,利 用建筑物柱内钢筋作避雷引下线。 避雷引下线、接闪器、接地体可靠联接, 组成完 整的避雷接地装置。 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屋面上突出之金属体、建筑 造型结构钢筋、屋面现浇楼板内钢筋、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均要可 靠接地。 接地形式与学校整个电气接地系统相一致,防雷接地、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不大于 1 Q,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照明 照明控制,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能源。 设置电压为 220V 的照明配电箱,餐厅用房以荧光灯作为主光源。 照明水 平 (照度 )按有关设计规范确定,照度设计为: 餐厅: 150LX; 弱电设计 设计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