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申请表内容摘要:

.对口支援 有 有 有 6. 接收进修人员 5人 6人 7人 (二)基础管理(难以表述的指标,如加“ *”的,请用文字作为附件 8加以说明) 1.质量管理 * 有 有 有 2.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执行 * 有 有 有 3.患者随访 95% 85% 85% 4.医德医风 有 有 有 5.监测数据报送 有 有 有 6.协作组工作 * 有 有 有 7.中医药文化建设 * 有 有 有 (三)临床能力(难以表述的指标,如加“ *”的,请用文字作为附件 8加以说明) 指标名称 第一年度 第二年度 第三年度 1.门诊量 15363人次 18965人 次 20583人次 2.平均每一门诊人次费用 120元 110元 100元 3.收治病人数 4896人次 5239人次 5783人次 4.病床使用率 96% 96% 98% 5.病床周转率 45次 /年床 48次 /年 /床 51次 /年 /床 6.平均住院日 8 8 8 7.平均每一住院人次费用 2108元 /人 2359元 /人 2683元 /人 8.收治病种 5 6 7 9.急危重症患者比例 3: 10 3: 10 5: 12 10.疑难病症患者比例 1: 10 2: 10 3: 10 11.区域外患者比 例 3: 10 3: 10 4: 10 12.临床诊疗规范 * 有 有 有 13.诊断水平 * 有 有 有 14.疗效水平 * 有 有 有 15.会诊与转诊 有 有 有 (四)特色优势(难以表述的指标,如加“ *”的,请用文字作为附件 8加以说明) 1.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 * 有 有 有 2.中医治疗率 98% 98% 98% 3.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 * 有 有 有 4.特色疗法 * 有 有 有 5.院内中药制剂 有 有 有 6.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 有 有 有 7.护理 * 有 有 有 (五)人员队伍(难以表述的指标,如加“ *”的,请文字作为附件 8加以说明) 指标名称 第一年度 第二年度 第三年度 1.人员结构 11 15 20 2.老专家作用的发挥 * 有 有 有 3.学科带头人 * 有 有 有 4.学术继承人 * 有 有 有 5.其他人员 * 有 有 有 6.外语水平 * 达标 达标 达标 7.医古文水平 * 达标 达标 达标 8.继续教育 * 达标 达标 达标 9.赴外院进修 2 3 4 10.学术讲座及活动 1 2 1 (六)科学研究(难以表述的指标,如加“ *”的 ,请用文字作为附件 8加以说明) 指标名称 第一年度 第二年度 第三年度 1.研究重点与方向 * 有 有 有 2.科研课题 1 1 1 3.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1 1 1 4.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 1 1 1 5.创新 * 1 1 1 6.研究室建设★ 0 0 0 7.科研成果奖★ 1 1 1 8.学术论文与专著★ 3 4 5 标“★”的指标不作为各建设项目必须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九 、地方经费投入计划(比例) 所在医院投入 200万元 负责人签 名: 市、州级主管部门投入 30万元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县(市)级主管部门投入 40万元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单位印章 经费使用年度 计划( %) 第一年度 第二年度 第三年度 30% 50% 20% 十、审核意见 县(市)卫生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市、州卫生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省卫生厅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附件 1 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 是指女性上生殖道 (子宫、输卵管、卵巢 )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依据: 病史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 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 /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 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 CA125可增高; C 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 1~2 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 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B 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卵巢囊肿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 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 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B 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 别。 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内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 X 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寒湿凝滞 、 湿热瘀结、 肝郁脾虚 为冲任阻滞、胞脉失畅的常见原因。 肝气内伤,气行不 畅,血行瘀阻结于胞宫,可见肝郁气滞之象;寒湿之邪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结,血行不畅,则寒湿凝滞;湿热之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 经行、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可见湿热瘀结之象;脾虚之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木旺乘土。 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留滞与冲任、胞宫发为本病。 理法方药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分型及理法方药 (详见下页表格) 证型 理 法 方 药 气滞血瘀型 肝气内伤,气行不畅,血行瘀阻结于胞宫,发为本病。 舌紫暗,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逍遥舒坤汤 柴胡 12g, 赤芍 15 g , 白芍 12 g, 当归 12 g, 茯苓12 g, 炒白术 12 g , 制香附 12 g , 枳壳 12 g, 路路通 12 g, 王不留行 15 g,皂角刺 15 g, 败酱草 18 g,红藤 30 g, 小茴香 6 g, 制乳香 6 g , 制没药 6 g,日一剂,两次分服 寒凝血瘀证 寒湿之邪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结,血行不畅,发为本病。 舌暗红,脉沉迟为寒凝血瘀之象。 温经散寒、活血祛 瘀 少腹逐瘀 汤 小茴香 6 g, 干姜 9 g, 延胡索 9 g, 没药 12 g, 当归15 g, 川芎 12 g, 官桂 9 g,赤芍 12 g, 蒲黄 15 g, 丹参 12 g, 日一剂,两次 分服 湿热瘀阻证 湿热之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 经行、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发为本病。 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亦为湿热瘀结之象。 清热利湿,祛瘀 散结 仙方活命饮 白芷 6 g , 半夏 12 g , 薏苡仁 30g , 金银花 15 g ,赤芍 12 g , 当归 12 g ,甘草 12 g , 皂角刺 12 g ,陈皮 15 g , 穿山甲 12 g ,天花粉 12 g , 乳香 12 g ,没药 12 g ,日一剂,两次分服 肝郁脾虚证 脾虚之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木旺乘土。 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留滞与冲任、胞宫发为本病。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为肝郁脾虚之象。 疏肝理脾, 化湿活血 逍遥散加减 甘草 10 g , 当归 15 g ,茯苓 15 g , 白芍 20g , 白术 15g , 柴胡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