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吨钢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9 集卷器 φ 1250 台 2 20 电动桥式起重机 Q5t 台 4 21 压包机 台 2 14 表 二期棒材生产线主要设备 轧钢车间主要参数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期主要生产 、 216。 6 、 、 216。 8 的线材盘圆;代表规格为。 年 生产能力为 30 万吨。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型号、规格及性能 单 位 数 量 1 入炉辊道 B1500。 216。 250 组 1 2 推钢机 Q30t。 L1500;齿条式 台 1 3 加热炉 S= 7X25 ㎡步进式炉 座 1 4 热煤气发生炉 216。 2500 座 2 5 出炉辊道 B450。 216。 250 组 1 6 机前辊道 B1350。 216。 250 组 1 7 粗轧机 B1350。 216。 550;三辊式 台 1 8 双层辊道 B1350。 216。 250 组 1 9 延伸辊道 B1350。 216。 250 组 1 10 输送辊道 B450。 216。 250 组 1 11 中轧机 B700。 216。 400;二辊式 台 4 12 中轧机 B600。 216。 350;二辊式 台 4 13 精轧机 B600。 216。 280;二辊式 台 8 14 切头飞剪 216。 540; 台 1 15 切尾飞剪 216。 540; 台 1 16 摆动倍尺飞剪 216。 540; 台 2 17 自动冷床 60mX8m 套 1 18 定尺剪切及精整打包 6m、 9m、 12m 定尺共用 套 1 19 电动桥式起重机 Q5t 台 4 15 二期主要生产 216。 10216。 25 的棒材;代表规格为 216。 16,年 生产能力为 20 万吨。 执行 GB70286标准 力学性能 执行 GB6998 GB7008 GB71589 标准 交货状态 线材产品以热轧成捆交货 ,每捆重量 2500Kg,捆扎道数 4 道。 棒材产品以热轧成捆交货,每捆重量 1800Kg,捆扎道数 5 道。 金属平衡 表 32 吨材金属平衡表 150 方连铸坯 成 品 切头、轧废 烧 损 Kg % Kg % Kg % Kg % 100 100 97 16 轧钢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43 吨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单价(元) 数 量 金额( 元) 1 连铸坯 Kg 1031 2 烟煤 Kg 90 54 3 电 Kwh 100 40 4 轧辊 Kg 9 1 9 5 水 m3 20 其中:新水 m3 1 2 2 6 压缩空气 m3 15 7 润滑材料 Kg 4 8 维修费 15 9 氧气 m3 10 乙炔气 m3 11 耐火材料 Kg 1 12 工人工资 30 13 车间管理费 10 车间成本 3310 能源 能源消耗 吨材全厂综合能源消耗为 标准煤 /吨材。 其中炼钢为 17 标准煤 /吨材;轧钢为 标准煤 /吨材;其他为 标准煤 /吨材。 工厂能源消耗构成如下: 电: % 烟煤: % 其他: 1% 主要节能措施 采用吹氧炼钢、钢包精炼,使冶炼周期缩短,降低了冶炼电能消耗。 采用连轧工艺,终轧速度较高, 可适当降低钢坯的加热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连铸坯热装、热送,降低燃料消耗。 电气 有关电气的主要内容 工厂进线一路考虑 35Kv/ 万 KVA 另预留二期 万 KVA,另一路考虑 10Kv/3150KVA,另预留二期 3150KVA。 厂内设低压变压器 35Kv/ 3150KVA 一台。 自动控制 炼钢车间在连铸机上采用 PLC 分散控制结晶器内钢液面高度、拉坯速度、冷却水量。 轧钢车间采用 PLC 分散控制倍尺长度、冷床的动作。 给排水 根据各用户用水要求,总用水量 700m3/h。 其中:净循环水 200 m3/h。 18 浊循环水 500 m3/h。 补充新水 30 m3/h。 生活用水 20 m3/h。 经计算全厂用水循环率为 %,除蒸发及事故外全部循环使用。 8.机修 全厂设一个机修车间,担任全厂设备的日常维修。 配备如下: 1. C61100 车床 1 台 2. C6180 车床 1 台 3. C630 车床 1 台 4. B665 刨床 2 台 5. Z25 钻床 1 台 9.建筑 炼钢主车间采用钢构敞开式厂房,面积为 21X6X27m2= 3402m2。 轧钢主车间采用轻钢结构敞开式厂房,面积为 21X18X6m2= 3780 m2。 机修车间采用轻钢结构封闭式厂房,面积为 12X6X10m2= 720 m2。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应对本厂生产过程中不 安全因素及职业危害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 设计阶段依据 在设计阶段应根据以下文件进行设计: ( 1) 国发( 1984) 97 号文《国务院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19 ( 2) 1996 年 10 月 17 日劳动部第三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 3) 冶金部冶生( 1996) 204 号文《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 4) 冶金部( 1992)冶安环字第 443 号文《冶金企业生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暂行规定》。 并采用以下主要规程、规范和标准 ( 1) 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 2) TJ3679《工业 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 4) 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993 年局部修订); ( 5) G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