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聚甲醛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油泵轴承座和叶轮燃气开关阀、电子开关零件、紧固体、接线柱镜面罩、电风扇零件、加热板、仪表钮 ;录音录像带的轴承 ;各种管道和农业喷灌系统以及阀门、喷头、水龙头、洗浴盆零件;开关键盘、按钮、音像带卷轴;温控定时器;动力工具,庭园整理工具零件;另外可作为冲浪板、帆船及各种雪撬零件,手表微型齿轮、体育用设备的框架辅件和背包用各种环扣、紧 固件、打火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7 机、拉链、扣环;医疗器械中的心脏起博器;人造心脏瓣膜、顶椎、假肢等。 四、聚甲醛的合成 均聚甲醛结晶度高, 机械 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等比共聚甲醛好,共聚甲醛熔点低,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流动特性,加工性优于均聚甲醛,新开发的产品为超高流动(快速成型),耐冲击和降低模具沉积牌号,也有无机填充,增强牌号。 均聚甲醛,以甲醛为单体制备。 原料甲醛中常含有大量水、甲醛和其他杂质,需经精制获得高 纯度 甲醛,将它通入含有阳离子型催化剂(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惰性溶液中聚合成均聚甲醛,再在醋酐存在下将端羟基酯化 ,得到热稳定的聚甲醛 ,然后加入抗氧剂等助剂 ,造粒成均聚甲醛产品。 共聚甲醛,主要是由三聚甲醛共聚制备。 浓度 65%~70%甲醛,在浓硫酸或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得到三氧六环并精馏为高纯品,后者与少量共聚单体(如二氧五环)在路易斯酸存在下开环聚合为共聚甲醛。 聚合方法大多为本体聚合,采用双螺杆挤出机。 共聚甲醛链端大部分是半缩醛端基,对热极不稳定,需进行封端稳定化处理,以成为热稳定的聚甲醛,再加入抗氧剂等助剂,造粒成共聚甲醛产品。 五、聚甲醛的改性 改性聚甲醛 改性聚甲醛产品 牌号 : SPOM SPOM SPOM3 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8 应用范围:推土机轴瓦、循环压缩机填料密封、邮电悬挂输送机滚轮、纺织机械中罗拉垫衬、三层复合轴承 SF2 的摩擦面层材料等。 特点:聚甲醛是一种没有侧链的高密度、高结晶的线型聚合物,综合性能良好,可在 100℃温度下长期使用,脆化温度 40℃,吸水性亦较小。 自润滑性能好,磨耗量低于一般工程塑料,用玻璃纤维改性可提高聚甲醛的机械强度,用石墨、二硫化钼和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剂填充改进了共聚甲醛的润滑性能和摩擦性能。 SPOM1:适用于滚轮、轴承和密封环等。 SPOM2:适用于三层复合用表面自润滑材料。 SPOM3:适用于纺织机械零部件及罗拉衬垫等。 高韧性聚甲醛改性料 POMH 系列 聚甲醛( POM)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 ,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 ,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优良的耐腐、耐磨、自润滑和抗蠕变性能 ,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 但聚甲醛的冲击韧性低、缺口敏感性大,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聚甲醛的应用。 由于结构原因,聚甲醛较难增韧。 POMH 系列高韧性聚甲醛则利用 POM 与弹性体共混过程中,反应生成具有增容作用的第三组分来改善 POM 与弹性体之间的相容性,体系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 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9 第二节 聚甲醛的发展历史 一、世界聚甲醛发展简况 聚甲醛 (POM)由 美国 DuPont 公司于 1959 年开发成功,并首先实现了均聚甲醛的工业化生产,其商品名为 Delrin;美国 Celanese 公司于 1960 年 开发 成功以三聚甲醛和环氧乙烷制造共聚甲醛的技术,并于 1962 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商品名为 Ceicon。 随后,德国 Hoechst 和 Celanese 的合资公司HoechstCelanese 在 1963 年以 “Hostaform”为商品名、美国 BASF 公司于 1969年以 “Uhraform“为商品名、 HoechstCelanese 和 Daicel 合资的宝理公司(Polyplastic)于 1968 年开始了以 “Duraeon”为商品名的共聚甲醛工业化生产。 旭化成工业公司于 1972 年和 1987 年分别开始生产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商品名为 “Tenac”和 “Tenac—C”。 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于 1981 年开始了以“Jupital”命名的共聚甲醛的工业化生产。 二、我国聚甲醛发展简况 国聚甲醛的开发研制工作始于 1959 年,初期中科院化学所、成都工学院和吉林化工研究等开展了甲醛聚合制均聚甲醛的研究,随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沈阳化工 研究院、安徽化工研究院等也开始了三聚甲醛开环聚合制共聚甲醛的研究。 由于在气态甲醛 精制 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均聚甲醛的研究相继于 1962 年- 1963 年停了下来,此后国内聚甲醛的生产和科研都是共聚路线。 1965 年底吉化石井沟联合化工厂采用长春应化所的科研成果在30 升反应釜中制出了我国第一批共聚甲醛, 1969 年建成了 500 吨/年聚甲醛装置,后来经过多次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 1000 吨/年。 上海溶剂厂从 1960 年初开始均聚甲醛的研制,但只生产出甲醛低聚物即多聚甲醛,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10 1964 年开始三聚甲醛开环聚合的研制, 1965 年在 实验室打通了溶液法聚合在内的工艺全过程, 1970 年在完成了单体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建成了 100 吨/年装置。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已经掌握了单体制备和聚合工艺,在放大为规模装置时,能够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实现比已有装置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但后处理和造粒工艺尚有待于完善。 1997 年云天化集团公司 云南云天化股份公司 从波兰 ZAT 公司引进 1 万吨 /年共聚甲醛生产 技术 ,于 2020 年建成 1 万吨/年聚甲醛生产装置 , 2020年又建成 一套 2 万吨∕年聚甲醛生产装置 ,重庆长寿 6 万吨 /年 聚甲醛项目一期 工程 在 2020 年投产。 总 之,我国开始研制聚甲醛的时间与杜邦公司和赛拉尼斯公司差不多,早于日本旭化成等其它国外公司,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没有重大突破,与国外公司差距较大,表现为装置规模小、物耗能耗高、晶级低、品级牌号少、产品质量不稳定。 第三节 聚甲醛生产工艺发展简述 一、 均聚甲醛生产工艺 均聚甲醛生产 工艺 由美国 DuPont 公司于 1959 年开发成功,并首先实现了均聚甲醛的工业化生产,杜邦公司自然成为了均聚工艺的代表。 均聚工艺先用 50%的甲醛溶液与异辛醇反应,生成乙基已基半水甲醛溶液,经脱水、热裂解得到精制甲醛。 然后在乙 醚配合物的催化下,在反应器中进行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11 液相聚合。 聚合产物经过滤、分离及干燥后,再用醋酐酯化封端。 过程中需用高纯度氮气保护。 该工艺甲醛 提纯 精制过程复杂,后处理封端技术有一定难度,工艺流程过长、设备偏多且腐蚀严重,需用昂贵的合金材料做合成釜材质。 该工艺产品相对密度约 ,熔点为 170~ 185℃,特点是有优异的刚性,拉伸强度可达 , 单位 质量的拉伸强度高于锌和黄铜,而且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但热稳定性差、不耐酸。 二、共聚甲醛生产工艺 共聚甲醛生产工艺以赫斯特 塞拉尼斯公司的技术为典型代表,巴斯夫、三菱 瓦斯化学公司等也有各自的技术。 宇部兴产公司在聚合过程中不用溶剂的气相法共聚甲醛工艺也独具特色。 将 50%的甲醛溶液浓缩至 65%,在硫酸存在下合成三聚甲醛溶液,经溶剂(苯或二氯乙烷)萃取和精制得到聚合级三聚甲醛。 然后以聚合级三聚甲醛为聚合单体,以环氧乙烷(或二氧戊环)为共聚单体,用双螺杆反应器进行本体连续共聚合。 所得共聚物经粉碎、连续稳定化和间歇稳定化,除去热不稳定成分,干燥后混合添加剂造粒。 旭化成公司开发了甲缩醛氧化直接合成 70%高浓度甲醛新工艺,省去了甲醛浓缩和稀甲醛回收操作。 合成三聚甲醛中产生的甲醛可循 环返回甲缩醛合成反应塔。 其甲缩醛合成反应温度较低( 60℃ ~90℃),几乎不生成甲酸,无设备腐蚀。 另外由于反应得到的甲醛含量达 70%,有利于提高三聚甲醛合成反应速度,减少副反应。 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报告 Q/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12 宇部兴产公司气相法共聚甲醛技术主要由甲醛合成、单体制备、共聚合、稳定化、溶剂回收等组成。 工艺路线为:原料甲醇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得 50%的甲醛,甲醛与聚 乙二醇 反应,经脱水、热分解、精制,得到精制甲醛气。 精制甲醛气与共聚单体三氧八环气态混合后进入双螺杆反应器进行共聚反应。 聚合反应器排出的高温循环聚甲醛粉体经冷却返回聚合反应器进行循环,以控 制聚合反应温度,然后用螺旋输送机将聚甲醛粉料送往稳定化处理。 该技术对材质要求不高,流程简单,腐蚀性小。 以三聚甲醛为聚合单体的共聚技术占世界聚甲醛生产能力的 80%。 在三聚甲醛制造技术上, 目前 是硫酸催化法和固体酸催化法处于并存状态。 旭化成公司开发的甲缩醛氧化得到 70%浓甲醛,是共聚工艺路线的重大改进,省去了甲醛浓缩和稀醛回收步骤,大大节减了能耗和成本。 在稳 定化技术方面,目前熔体工艺和液相水解工艺并存,后者拥有发展潜力。 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 报告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13 第二章 聚甲醛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 观经济分析 一、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一) 各国联合行 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2020 年四季度 ,金融危机 迅速 恶化并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为了挽救金融市场、重整世界经济,目前各国政府和央行正在孤注一掷救助金融市场危机。 继宣布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救助计划并出资 850 亿美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 AIG)之后,美国政府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系列救市行动,救市资金总额超过 1 万亿美元。 同时,欧洲各国救市的总注资额已接近了 2 万亿美元,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也纷纷采取了向金融市场注资、对金融机构的存款 提供担保,以及修改相关法规等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另一方面,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短缺和经济增长迅速滑坡,全球 6 家主要央行有史以来首次联手降息。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 10月 8 日联合宣布将基准利率均下调 50 个基点。 10 月 13 日,为了对全球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美联储宣布将无限制提供美元给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从而可以让这些央行可以无限制借贷美元给银行。 竞争情报系统 行业研究 报告 天盟农资连锁 市场部 14 各国政府的救助措施希望通过重建金融系统信心,使经济“回归增长和繁荣的正轨”。 然而其效果 目前还没有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