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4月舟山定海电力调度所旧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a内容摘要:

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建筑设计的指导思念与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 两 个方面: 结构与功能 体现功能明确、分区科学、统分结合、运行节约的原则。 应 注重合理的功能分区,减少相互干扰,单体平面各功能空间组织合理、分区明确、面积合适;满足日常工作的使用,使得工作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大方。 建筑形象注重时代特征, 同时体现现代的气质的公共事业建筑,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 主体比例关系明确,梯度严整有序。 精 致的细部尺寸把握,建筑立面体现现代建筑理性、 严谨 的风格。 建筑方案 本建筑平面设计为 开角 120176。 L 型 结构,各功能分区间建筑采用长廊和楼梯连接,对房屋采光及通风较为有利。 本工程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为 无机聚合物保温砂浆 ,厚度30mm。 外墙门窗均采用平板中空玻璃断桥隔热铝合金 窗。 结构方案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的有关要求,框架按照“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增强其延性 15 和耗震能力。 对非结构件采用设置拉墙筋、构造柱 、水平系梁等构造措施增强其抗震能力。 荷载取值: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 ; 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KN/㎡ ; 其他荷载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主要结构 材料 ⑴ 混凝土 砖混结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构造柱、圈梁为 C20。 框架结构:基础、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填充墙内构造柱、圈 梁为 C20。 ⑵ 钢筋: HPB23 HRB33 HRB400。 ⑶钢结构型钢、预埋件等均采用 A3 钢,焊条采用 E4 E50。 墙体 ⑴ 砖混结构:177。 以下砖为 MU10 实心砖, 水泥砂浆砌筑,177。 以上用 MU10 多孔粘土砖, 混合砂浆砌筑。 ⑵ 柜架结构:177。 以下砖为 MU10 实心砖, M5 水泥砂浆砌筑,177。 以上用 加气混凝土砌块, M5 混合砂浆砌筑。 承重结构体系 根据本项目各建筑物高度和平面使用功能的要求,全部采用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整体性好、空间分隔灵活等优点。 加固、改造措施 ( 1) 碳纤维技术 16 以纤维为增强材料、合成树脂为基料复合而成。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受力时各项材料能够形成新的统一体而协同工作,既可充分利用表层纤 维的高强特性,又可充分利用原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剩余强度。 ( 2) 粘钢(包钢)技术 采用具有良好性能的高强结构胶,把钢板牢固地粘在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补充构件内部的配筋不足,以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从而恢复或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 3) 化学植筋(锚栓) 将钢筋植入混凝土结构,相当于结构体加上了预埋钢构件。 对植筋后的钢筋抗拔试验表明,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满足植筋深度要求以后可以将钢筋拔断。 植筋用粘结构材料抗腐蚀、耐老化、粘结强度远大于混凝土强度,且固化速度快,能使植入钢筋尽早承受外力作用。 用于加大基础、加层改造、新老混凝土连接、漏放钢筋、节点连接加固、增梁加柱等工程处理中。 ( 4) 裂缝修复 用于混凝土结构稳定裂缝修补,恢复构件的整体性,从而达到使用功能的目的。 裂缝化学灌浆加固采用低黏度、高抗拉强度灌浆材料,通过压力灌浆( )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空洞中,扩散、胶凝、固化,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 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所出现的裂缝(温度 缝、收缩缝、受力缝、沉降缝),恢复其整体性和使用功能。 ( 5) 钢砼构件无损开洞切割 17 采用先进的金刚石钻孔、切割设备、快速在砼、石材、砖墙上成孔、开洞;尺寸准确,施工精度高;无震动、无噪音、无粉尘,符合环保要求;对周围结构无损伤;设备体积小,使用灵活。 ( 6) 灌浆料加大截面技术 采用高强无收缩自流平灌浆料、钢筋浇注,来增大原混凝土截面面积,达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地目的。 灌浆料加大截面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优点是强度高,新老界面结合紧密,加大截面部分浇注容易密实,养护时间短, 使用面广,用于一般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7) 锚杆桩基础处理技术 锚杆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工艺。 它是通过在基础上埋设锚杆固定压桩架,以建筑物所能发挥的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 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中。 然后将桩与基础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的目的。 (8) 承重墙托换 . 通过新增框架结构,将原上部承重墙的荷载转移到新增框架结构上,等新增框架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需要被托换的承重墙,形成大空间。 安装工程 安装 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 、 消防设施;供配电;通讯; 通 风空调等。 18 给排水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设计范围 建筑 内 给水、雨 污排 水、消防系统。 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设计 ⑴ 水源 综合大楼 近邻城市 规划 道路, 设有 DN400 的市政给水干管, 水源拟由该给水管网供给。 从市政管网上分别接两根 DN150 的进水管,供水 19 压力约 , 能够满足建筑用水 及项目运营 需要。 ⑵ 生活用水量 设计用水量主要包括:综合生活用水量;浇洒绿地用水量; 未 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 ① 综合生活用水量 本项目按照 编制定员 60 人设计, 取行政、事业机关日用水量定额200L/人天,用水量为 200L/人178。 d179。 60 人 =12 m3/d,不可预见及其它 按其 10%考虑,即 m3,则 最高日 用水量为 m3/d。 ② 浇洒绿地用水量 本项目 绿化面积 约 为: 458m2,用水定额按 178。 d,每日 一 次计,则用水量为:。 ③ 未 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 大楼 未 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按 最高 日用水量的 10%计,为。 ④ 合计用水量 以上三项合计用水量为 m3/d。 ⑶ 管材 ① 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 ② 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 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③ 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 污水工程设计 ⑴ 城市污水管道情况:位于本工程 北 侧市政道路有城市污水管道, 20 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 ⑵ 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⑶ 生活污水排水量:排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 90%,则最高日污水量为:。 ⑷ 生活污水汇集经化粪池处理汇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⑸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采用混凝土基础。 ⑹ 本工程采用砖砌检查井,全部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 ⑺ 排水管均采用 UPVC 管,连接方式:粘接。 雨水工程设计 ⑴ 本工程 旁的 道 路 上 设有城市雨水管道,允许本工程雨水排入。 ⑵ 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⑶ 雨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 并设混凝土基础。 ⑷ 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筑。 ⑸ 屋面雨水的排除均采用外排水。 消火栓系统 设计依据 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⑵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给水现状 综合楼北侧 道路上 有城市自来水管道,供水压力 ,可以满足 21 要求。 在 综合 楼 内设置 DN125 消火栓环状管网,以满足本 项目 消防所需的水量及水压。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 20L/S,室外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 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 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在室外 DN150 环状给水管网上均匀设置一定数量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管材 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管。 其它灭火设施 建筑内均按规范设置干粉灭火器,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配置 2A 级磷酸铵盐灭火器,严重危险级配置 3A 级磷酸铵盐灭火器。 电 气 工程 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设计范围 建筑 供配电系统、照明 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 负荷等级及 电源 消防设备,安防设备,应急照明,值班照明、通讯电源及计算机系统电源等属二级负荷,其余日常用电属三级负荷。 电源由当地供电公司提供, 由 综合楼外 外 引来一路 10KV 电源。 采用 10KV 交联聚乙烯铠电缆直埋引到 建筑内 变电所。 负荷容量 估算 用电负荷量为 KVA,用电指标为 25VA/㎡,建筑面积 3065 ㎡。 照明系统 光源及灯具 综合楼内照明灯具 均选用节能灯,其中 办公室内均采用一般节能日光灯 ;走廊及楼梯间均采用环管节能荧光灯,灯具形式为吸顶灯或壁灯;地下车库内采用一般节能白炽灯; 所有光源均要求其显色指数大于或等于 80。 室外照明 草坪上采用草坪灯,光源采用节能灯;室外照明灯具的外观形式根据具体场景和建设方要求而定。 照明控制 室内照明均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有多组灯具的场所按平行外窗方向 23 分别控制; 楼梯间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利于节能。 室外照明采用集中分组或光控开关控制,在深夜关掉部分路灯,节约电能。 线路敷设 室外线路均采用直埋方式,建筑物内除特殊场合外,均于墙、板、柱内暗敷。 防雷与接地系统 本工程均为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 10﹟圆钢沿女儿墙通圈明敷做避雷带,屋面采用 40179。 4 热镀锌扁钢暗敷做避雷带,屋面网格不大于15179。 15m,利用结构柱中两根主筋通焊做引下线,上焊避雷带,下焊接地体。 利用基础中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做接地体,地梁中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彼此焊接做接地体,接地体阻值不 大于 1 欧姆。 各单体工程均做总等电位连接,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连接。 路灯和庭院灯均作独立接地极。 弱电工程 本工程弱电系统 范围包括 电话、有线电视、信息网络等。 电话系统 综合楼内设程控自动数字交换机系统,外线由电信部门负责引入。 各办公室内设电话终端机,方便内部沟通。 楼内采用 RVB2179。 分配到各终端插座。 24 有线电视系统 阅览 室、 会议室、活动中心等 设置电视终端插座。 有线电视部门负责提供光节点的信号输出,并负责将信号引入有线电视前端装置。 室外线路均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系统 内部采用 SYWV755 同轴电缆引到各电视终端。 信息网络系统 建筑 内使用的 宽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