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71页内容摘要:

812 孕穗灌浆期 2 812 成 熟 期 23 1015 大 豆 开 花 期 23 710 水 稻 生 长 期 13 1030 建国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先后维修加固海堤 100多公里,新筑海堤 130 多公里 ,围垦造田 40 万亩,沿海堤防能抗御建国以来最高( )潮位;该地区主要入海河道情况见下表。 流域主要一级河道情况表 河道名称 起 讫 地 点 长 度( km) 标 准 开挖时间 底宽( m) 底高( m) 河坡 九圩港 九圩港 马塘 24025 1:3 1958 某某 河 东安闸 泰兴县界 4520 1:3 1958 栟 茶河 塔子里 小洋口 8830 1:3 1954 遥望港 石港 遥望港 1810 1:3 1955 北凌河 贲家集 北凌新闸 6030 1:3 1979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5 沿海主要涵闸情况表 涵闸名称 规 模 设计流量 (m3/s) 排涝面积 (万亩 ) 兴建年月 孔数 净宽 (m) 闸底高程 (m) 小洋口闸 9 72 596 192 东 安 闸 9 36 321 48 掘 苴 闸 12 36 282 45 北凌新闸 5 32 210 48 遥望港闸 3 24 260 40 东安闸建于 1960 年 ,位于县的兵房乡 某某 运河东端的十贯海堤上,下游为兵房港,距东安镇 ,因镇得名。 该闸共 9 孔,每孔 4m ,总净孔 36m,闸底板高程 ,设计最大流量为 321m3/s,其主要输水河道为 某某 运河, 某某 运河西起泰兴县,向东至县东安闸入海,全长,和掘苴河、九洋河、江海河、丁堡河、通扬运河、九圩港、如海运河、焦港拉马河相交,构成内部河网。 同时也是南通地区主要的引排、航运骨干河道。 河底宽 4045m,底高 ,边坡为 1: 3。 某某运河河床标准如下表。 某某 运河河床标准 起 迄 地 点 长 度( km) 竣 工 标 准 现 状 底 宽 底 高 河 坡 青 坎 底 高 河 口 宽 东安闸 九贯 45 1:3 64100 九贯 东安 40 1:3 东安 兵房 35 1:3 兵房 一门闸 30 1:3 一门闸 掘港 20 1:3 30 掘港 马塘 30 1:3 32 马塘 丁石河 24 1:3 34 丁石河 丁埝 24 1:3 34 合 计 1:3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6 项目区地处长江河口三角洲平原,扬子准地台与江南古陆的交接部。 基岩埋深在 300~ 400m 以下,主要为侏罗纪上统火山岩及白垩纪上统细砂岩、粉砂岩和砾岩。 基岩之上为第三纪、第四纪地 层。 第三纪由未固结、半固结的粘土夹砂层组成,为陆相沉积物。 第四纪厚达 300~400m。 包括河流相、海相和过渡相沉积。 河床质均由第四纪河口三角洲沉积的粉砂和粉质灰色极细砂组成。 一带地势低平,成陆较晚,均是 1720年以后逐步形成。 项目区处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该地区植被以草科为主,沿海以高大乔木防护林为主,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占 45%,豆科植物占 40%,其他占 15%。 当地主要是由农田和零散分布的自然村落组成的农村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逐步被人工生态环境所取代。 当地植被以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 项目区植 被主要有水稻、玉米、麦子、油菜、大豆等。 项目区由于过度使用无机肥,忽视了有机肥的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耕地质量退化。 全县共有沙、瘦、盐碱、易旱、易涝田等主要类型的中低产田 万亩,并由此形成了四个低产片,这些低产耕地,土壤适耕性差,养份含量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 %左右,有的地方只有 %,平均比高产区低 —%;土壤沙板瘦,物理砂粒含量平均为 %,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 ;沿海地区土壤碱化度大, PH 值在 8—9 之间;局部地区质地粘 重,易结块,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7 土地排水不良,易渍易涝,粘湿板僵,通气透水性差,不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 从县历年统计资料来看,近年来县的粮食生产呈现徘徊下滑的局面。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不断下降。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 20 20 2020 年粮食的播种面积分别为 、 、 万亩,逐年减少量为 1400、 1700、 1600 亩,逐年减幅为 %、 %、%。 20 20 2020 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 74011 73888 735645吨, 逐年减少量为 10 122 3244 吨,减幅分别为 %、 %、%。 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 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水利工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从调查情况看,中低产地区的水利工程大都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不高,再加上年久失修、超期服役等,功能减退,严重影响了灌排。 尤其是苴镇,历史上一直是旱作农区,每年的灌溉次数很少,而且是按旱作农田的标准来进行灌溉设计的,水泵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疏于管理,目前尚能使用的不多。 同时由于水利投入不足, 河道淤积严重,引排河道多年未予疏浚清理,大部分过水能力降低,水质下降。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8 第三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县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东北翼的一颗璀璨明珠。 东枕黄海,南临长江,西接苏中腹地,北连欧亚大陆桥,和上海灯火相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全境总面积 1872 平方公里(不包括海域),耕地面积 158 万亩,总人口 108 万人,辖 15 个县属镇。 县政府设在掘港镇。 城区的南北侧建立了省级开发区 ——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各镇分别建立了工业园区,均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服 务设施,其中河口镇工业园区被评为 “江苏省乡镇企业示范园区 ”。 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县份之一。 改革开放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全县产业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百家明星县、全国科技、邮电百强县和江苏省小康县行列,并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间绘画之乡。 2020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8 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 、 、。 2020 年~ 2020 年财政收入情况表 单位 :亿元 项 目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实 绩 增长 % 实 绩 增长 % 实 绩 增长 % 全口径收入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可用财力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9 建国 56 年来,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1988 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首批对外开放县, 1992 年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1993 年被评 为全国百家明星县, 1994 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百强县,1995 年成为江苏省首批 25 个小康县之一。 投资环境优越,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购物、金融、旅游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全县道路已全面实现黑色化,省道 2220 22 334 线 连接 省内大中城市。 小洋口闸外迁、通如引江供水、县城 2 号街区改造等一批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洋口港重点项目开发的一系列基础性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推进。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自 1987 年被江苏省列为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 30 多个星火项目的开发, 其中县生化厂首创从味精废液中提取单细胞蛋白,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的 “星火 ”项目。 全县拥有 3 万多名科技人员,与国内外 130 多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关系。 全县拥有工业企业 3000 多家,初步形成了化工、轻工、机电、纺织、丝绸、建材、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青壮年扫除文肓工作已被省政府验收确认达标,县广播电视大学和省重点江苏高级中学、 栟 茶中学、掘港小学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高考成绩历年位居工作闻全省前茅,近几年曾两次夺取全省文科 “状元 ”的桂冠。 人口和计划生育名全国,被国务院命名为 “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 ”。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进程较快,通过了国家级初保验收,妇幼保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 健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好评,并被列为全国 10 个示范县之一。 广播电视和新闻事业近年来也取得新的成就,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狠抓了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为龙头,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相关规划内容 《南通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一五”规划》 计划改 造中低产田 万亩,建优质粮食基地 6 个 万亩,建优质饲料粮基地 6 个 万亩,建节水项目示范基地 11 个 万亩。 建多种经营项目 23 个,其中种植业项目 3 个,畜禽养殖项目 2 个,水产养殖项目 3 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15 个。 坚持区域共同发展原则,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实行集中连片治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达到建设一片,成效一片。 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综合开发,形成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到开发一片热土,富裕一方农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继续加强以节水农业 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积极推广硬质防渗渠道,项目区渠道防渗率达 80%以上,逐步推广喷滴灌及微灌技术,全面建设乡村机耕道路,实现砂石(黑色)化,有条件的地方建成等级公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现代耕作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优化机械配置,农机动力发展由小型向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1 中型发展,播种、收割、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项目农机化作业率提高到 80%以上。 建立健全服务网络,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完善乡镇级农业服务机 构与队伍,强化村一级建设,全面建立村级服务站。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实行二次承包,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经纪人队伍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 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 可行性 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政策三个问题紧密相关。 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问题,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同时还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亮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明确指示,要求把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几个有关扶持农业 的文件,明确各项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体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凸显,各方面高度关注。 2020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足 15 亿亩,降到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只有 8613 亿斤,降到 199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 198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粮食产需年度缺口不断扩大,库存减少,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对 城市建设投入较多,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太少。 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2 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必须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抓好试点示范,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务求在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取得实效。 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增长的重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