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WORD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江淮十校”十一月联考试卷物理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O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如图,直线和曲线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 像,已知 在 包括 ()A乙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C乙车的速度始终小于甲车的速度D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所示, 三根光滑细直杆,固定在地面同一点 D, 直,B=C=90 0,现将一小环分别套在细杆的顶端 A、 B、 C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 ( )A. t1 t2= 图所示,物体 B 靠在水平 2、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 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则关于 A 与 B 受力的个数判断正确的是( )AA 可能受 3 个力BB 可能受 2 个力CA 一定受 4 个力DB 一定受 5 个力4如图所示,将粗糙的斜面体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 m 放在斜面上,对物块 m 加如图所示的各方向推力:沿斜面向下,竖直向下,垂直斜面向下, 斜向左下方,物块 m 均向下运动,且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力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加力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C加力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加力时地面的对斜面体摩擦力方向向左5一个物体受不为零的向上拉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 3、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三种情况下,机械能均增加D由于这个拉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6如图所示, 竖直平面内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平,分别从 A 点和 1、 小球均能经过 的 E 点,且从 D 点抛出的小球经过 E 时的速度方向与 直,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到达 E 点所用时间不等B两小球的速度变化不相同C 4、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关系为: 12vD若 E 可以是 匀减速向右运动的车厢内,一人用力向前推车厢,该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质量为 m 的物体,只受重力和另一恒力 F 作用,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沿直线从 O 点运动到 A 点,已知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则下说法错误的是( )A F 的最小值为 时,恒力 F 一定做正功物体到达 A 的速度可能为 水平地面上有两个材料相同又相互接触的物体 A 和 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现用水平推力 A、 地面光滑时,1,地面不光滑时,2,则 )A B C D因 A、 B 的质量关系未知,无法确定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 5、最高点下落过程可简化为下述物理模型。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 小球的速度的二次方随x 坐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为直线, 平滑的曲线, 与 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关于 A、 B、 C 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 判断正确的是( )A ,B 0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装置 6、中,小车质量为 M,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 m,通过改变 m 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 a 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 现保持小车质量 M 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 m 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 a、 F 值( F 为弹簧秤的示数)。 (1)列做法正确的是( ) 的质量要足够轻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中纵轴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横轴应为 ;A. (3)a 较大时,图线 (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渐偏向纵轴B逐渐偏向横轴C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 、 、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C 点 ,小车的加速度。 另一同学设想用上 7、图的纸带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他分析认为,以 A 为坐标原点,各点到 A 的距离与弹簧秤的示数 F 的乘积为纵坐标,各点的速度的二次方为横坐标,若能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可得到“ ”结论。 你认为可行吗。 (填“可行”或“不行” )。 2、解答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2 ( 8 分) 如图所示,质量 的木楔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倾角为 =53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下滑位移 时,其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木楔处于静止状。 (取 8、, , )。 求:1)木块与木楔间的动摩擦因数。 (2) (8 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相距 的 A、 B 两个小球均 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 30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0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 求: 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2/10。 14 (10 分)地球因其自转而导致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大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两极处最小(差值为零) ,赤道处最大(差值也仅约为万有引力的 ) ,因此,在地球上,我们通常忽略两者的差异,可认为两者相等,301而有些星球,却不能忽略。 例如,有一个这样的星球,半径为 ,绕过两极且得其赤道上一物体的重力是两极上的。 求: 9、该87星球的同步卫星离地高度。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6 分)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一“过山车”的简化模型,最低点 口不重合, C 点是半径为 R 的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 分水平,末端D 点与其右侧的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足够长,传送带的主动轮 的半1r,以恒定的角速度 逆时针转动(轮与传送带间不打滑)。 现将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每次在轨道 取合适的高度静止释放,滑块均能通过 C 点,再经 D 滑上传送带,并向右运动到最远点。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1)若滑块恰能通过 C 点时,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 (2)因为传送带的作用,滑上 10、传送带的滑块又会被传回 D 点,并重返轨道,如果主动轮 的角速度 满足合适的条件,滑块就能不脱离轨道,再次滑上传送1断往返。 则 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3)在上述第(1)问中,若主动轮 的角速度 ,求滑块从 D 滑到最1远的过程中,因克服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江淮十校”十一月联考试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O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C D B C 验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11.(1)C. (2) (3) ;4 答题12 (8 分)解析:(1)由 11、运动学公式 .(1 分) 可得其加速度 (1 分)25物块: (1 分) (1 分) 1 得 (1 分)0)以木块和木楔为整体,设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为 ,则:2F (1 分), 解得 (1 分)。 由牛顿第三22定律,木楔对地面的压力 (1 分 )13(8 分)解析:设 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 球再滑上斜坡,则有:(1 分) 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 (1 分),设此时 A 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2/5,则 (1 分), 此时 A 球速度 (1 分) 2101/5B 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 A 相同,以 A 为参考系,B 相对于 A 以(2 分)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 它们相遇,有: 10/5 分),则相遇时间 (1 分)(其他解法,只要正确即可给分。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0 分)解析:设物体质量为 m, 星球质量为 M,星球的自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