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理)卷2017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5.04)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命题人:师国臣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 2、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卡迪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 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伽利略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2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飞船,其轨道为椭圆。 已知地球质量为 M,地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远地点速度一定大于 船在近地点瞬间减速转移到绕地圆轨道后,周期一定变大C飞船在远地点瞬间加速转移到绕地圆轨道后,机械 3、能一定变小D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可能等于 图所示,额定功率为 P 额 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颗卫星 a、b、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 b、c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 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R,此时 a、b 恰好相距最近。 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 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A发射卫星 b 时速度要大于 星 a 的机械能大于卫星 b 的机械能世昌的博客 卫星 a 和 b 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 382D若要卫星 c 与 b 实现对接,可让卫星 c 4、加速5 为了探测 X 星球,一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上空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经过时间 t,飞船行程为 s,飞船与 X 星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是 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 G,X 星球半径为 R,则可推知 X 星球密度的表达式是A B C D324324324346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 ”绕月飞行不同。 “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着陆器携带巡视器,经过奔月、环月,最后着陆于月球表面,由巡视器(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 假设月球的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总质量为 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环月”61运动过程可近似为 5、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在“环月”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可能为A B C D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 ,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 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 R,水平方向夹角为 60,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A B C D23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 A、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 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 静止。 由静止释放 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时,滑块 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 v,则连接 A、B 的绳长为A B C D4项选择题 6、(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但不全者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9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 P 点时突然受到一个与 的作用,图中 a、b 、c 、d 表示物体此后的一小段运动轨迹,其中不正确的是10在 2013 年中俄联合军演中,一架中国飞机进行投弹训练,飞机以恒定速度沿着与竖直峭壁平面垂直的方向向着悬崖水平飞行,先后释放炸弹 1 和炸弹 2,释放 1 和 2 的时间间隔为 弹 1 和炸弹 2 均击在竖直峭壁上,且击中的时间间隔为 中点 60A O 60P a P b P c P 世昌 7、的博客。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或求出A B ,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规则地运动着。 如图所示,我们可认为行星在以某一定点 C 为中心、半径为 a 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没有表示出恒星)。 设万有引力常量为 G,恒星和行星的大小可忽略不计。 (1 )求恒星与 C 点间的距离。 (2 )计算恒星的运行速率。 19一质量为 m=2小滑块,从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滑下,斜面在 送带左端 C 与一竖直光滑半圆弧平滑连接,已知斜面 弧轨道半径为 为圆弧上与圆心等高的点,E 为圆弧轨道最高点,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1 8、 )当传送带静止时,滑块恰能滑到 D 点,求 B、C 两点间的距离;(2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从 A 点以一定初速度下滑的小滑块恰能通过最高点 E,求小滑块的初速度大小; (3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的小滑块能通过最高点 E,求传送带的最小速度及此过程小滑块从 B 到 C 的时间。 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 2 3 4 5 6 7 8答案D D B C B D A 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9、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但不全者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9 10 11 12三、填空及实验题(本题共 4 小题,其中 13 题 4 分,14 题 6 分,15 题 6 分,16 题 8 分,共 24 分)13 04。 14;5 , ( 1)不需要(1 分);(2)否(1 分);(3 )略(2 分)。 (4 ) d 与 正比(2 分),合外力做功与 正比(2 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 28 分,其中 17 题 7 分,18 题 8 分,17 题 13 分。 解题过程中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7 解:(1 10、)由题意知质量为 m=03速度 v=72km/h=20m/s,半径 R=50m,需要的向心力设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分)=04N (1 分)F 04N 所以发生侧滑 (1 分)(2 )使弯道外高内低,由支持力与重力提供部分向心力;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等。 (4 分)18 解:(1 )恒星和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向心力的大小均相同,则,可得 (3 分)2 )恒星运动的轨道和位置大致如图,对恒星 M 有世昌的博客 (3 分)解得 (2 分):(1 )对块,A 到 D 由动能定理,有(2 分)07m (1 分)(2 )对块,A 到 E 由动能定理,有(2 分)202-=-)237 点弹力为零,重力充当向心力,有 (1 分)得 m/s (1 分)230v(3 )对块,A 到 B, 3m/s , m/s (1 分)=37.= E,有 , m/s (1 分) 2m/s= m/s (1 分)速度的大小 m/块一直减速,=m/ 3m/块先减速后匀速。 s (1 分)6311m 2 (1 分) (1 分))60371(21世昌的博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