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时训练22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2015瑞 安 联 考 的 UI 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 3 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 则该电路可能为()解析由图可知,EU m6 V,U4 V 时,I4 A,因此有644r ,解得 r ,当路端电压为 时,U 内E U6 ),由 ,所以r 2(),由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可知,正确选项为2(多选 )2015奉 贤 期 末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E、r,R 0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向 b 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A电压表 示数一直增大 2、B电压表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D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少后增大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向 b 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外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 C、D 正确,A 、B 错误答案2015顺 义 模 拟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不能忽略闭合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调整 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I,在这一过程中()A通过 R 的电流增大,增加量小于 过 电流减小,减少量一定为 2 两端的电压增大,增加量为 1 两端电压减小,减 3、少量小于 调整 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I”,那一定是R 变小了 内电路的总电压将增大,并联支路的电压减小,因此通过 电流减小,通过 R 的电流增大,两个支路的总电流增加量为 I,通过 R 的电流的增加量大于 I,所以选项 A 错误;R 2 阻值不变,通过 电流增加 I 时,R 2 两端的电压的增加量为项 C 正确; 端电压的减少量等于 I(R2r),通过 不一定为 I,选项 B、D 错误Ir线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变化图线,曲线是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如果把该小灯泡与电源连接,此时电源的效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小灯泡工作时电阻 4、大小为 4 B电源电动势为 9 源内阻为 3 D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25 灯泡工作时的电压为 4V,电流为 2 A,可知其电阻大小为 2 ,选项 A 错误;根据电源的效率 100%,可求得电0 V,选项 B 错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可源的内阻大小为 3 ,选项 C 正确;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 W,选项 D 错误53答案多选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 E20 V,内阻 r1 ,当接入定值电阻 R 4 时,电路中标有 “3 V6 W”的灯泡 L 和内阻 的小型直流电动机 D 都恰能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世昌的博客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7 动机的输出功率 5、为 14 源消耗的总功率为 40 泡 L 正常发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I2 A,A 错误;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I(rR)U L20 2(14) 3 V7 V,B 正确;电动机的总功率为 P 总 U 2 W14 W,电动机的热功率为 P 热 I 2 22 W,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P 出 P 总 P 热 (14 2) W12 W,C 错误;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 P40 W,D 正确答案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的电动势,r2015中 山 联 考 为电源的内电阻,R 1、R 2 为可变电阻在下列叙述的操作中,可以使灯泡 L 的亮度变暗的是()A仅使 阻值增大 B仅使 阻值减小C仅使 阻值增大 6、 D仅使 阻值减小解析增大 者 阻值,外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干路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外电压增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当仅使 阻值增大,灯泡 L 和 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亮,当仅使 阻值增大,则 端电压增大,流过 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因此,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使灯泡亮度变暗,A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减小 者 阻值,外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干路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当仅使 阻值减小,灯泡 L 和 端电压减小,灯泡亮度变暗,当仅使 阻值减小,则 端电压减小,流过 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因此,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使灯 7、泡亮度变亮,B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答案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为2015开 封 模 拟 r,R 0 为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 a 端移向 b 端的过程中,电容器 C 所带的电荷量()A逐渐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小C逐渐减小 D先减少后增加解析电容器带的电荷量取决于其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 a 端时,电阻 短路,即外电路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当滑片由 a 端移向 b 端的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电路的结构为 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电阻 联,再跟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电阻 联,根据电阻并联的特点可知,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小于 正 8、在增加,但并联部分的总电阻的增加值小于 减小值,故外电路的电阻在减小,电路的路端电压降低,所以电容器C 带的电荷量 Q定逐渐减小,选项 C 正确答案图甲所示,其中 R 两端电压 U 随通过该电阻的直流电流I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内阻不计) ,且 000(不随温度变化)若改变 B 与 的电压相等,这时()AR 的阻值为 1 000 B R 的阻值为 1 500 C通过 R 的电流为 1.5 过 R 的电流为 2.0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即有E 得 而 ,联立解得 UU R 1,将 ,R 11 000 代入得U 000I,在题给图象中作出函数关系 U 000I 的图象 9、如图所示,两图象的交点对应的横纵坐标 I1.5 2 V 即为公共解,由 解得 R 1 300 中 P 是气体传感器,它的电阻与瓦斯浓度 C 成反比,R 0 为定值电阻以下关于电压表示数U 的倒数与瓦斯浓度 C 的倒数之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由于气体传感器的电阻与瓦斯浓度 C 成反比,则R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的示数 U R0r ,U r 正确,选项 误答案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2 和 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 1、U 2 和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U 1/I 不 10、变,U 1/I 不变B 变大, I 变大CU 2/I 变大,U 2/I 不变DU 3/I 变大,U 3/I 不变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R 1,由于 变,故 不变, 不变,同1I R 2,由于 大,所以 变大但是2I R 1r,所以 不变,而 R 2R 1,所以IrI 3于 r,所以 不变故选项 A、C、D 正确, 错误答案选择题11.2014福 建 理 综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 改装的电流表 , 为标准电压表,E 为待测电池组,S 为开关,R 为滑动变阻器,R 0 是标称值为 的定值电阻(1)已知灵敏 11、电流计 的满偏电流 00 A、内阻 .0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应并联一只_(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 2)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3)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电压表 读数 U/V 数 I/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 ),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 r_( 保留两位小数) ;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_(4)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师说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时训练22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选择题8.(1) . 不一定能 (各 2 分)(2).远大于 需要 (各 2 分).不需要 C (各 2 分) . (3 分)9.(15 分)解:(1)在前 2s 内甲车的位移:x 甲 = m=4m3 分240乙车的位移:x 乙 = m=4m 3 分故两车再次相距最近所用时间为 2s 1 分(2)从第 2s 末开始,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
2. Red. 63. 2/Two. 64. 3358672. 65. Linda’s (orange) hat. 五、音标与拼写 (共 20 小题,计 20 分) A. (共 10 分,每词 分) 1. easy need key these 2. small boring store 3. blue room ruler shoe 4. bread sell twelve 5. their
火,一连三日,火光烛天,烟灰俱灭。 1900年,八国联军又对圆明园第二次洗劫,于是,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 被毁 前 的大水法 被毁 后 的大水法 被焚毁之前的圆明 园海晏堂照片,堂 中的 12生肖铜像栩 栩如生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 海晏堂照片局部, 12生肖铜像荡然无 存 上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左两图:焚毁后圆明园的断垣残柱 检查字词 赃 ( zāng)物 箱 箧 (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选择题,每小题 6 分,选对不全得 3 分,共 42 分)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