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一学段学分认定考试(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5学年度第一学段学分认定高三物理试题 试卷分第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一并上交,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有的有多个答案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者得零分。 1牛顿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请你猜想一下牛顿所指的巨人可能是A爱因斯坦 B法拉第C伽利略 D胡克2关于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2、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故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只可能做直线运动。 C所有曲线运动都一定是变速运动。 D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是可能的。 3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斜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A运行的时间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 C落地时的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等4如图所示,质量为向与水平面成角且斜向下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A B C F 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 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光世昌老师 3、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 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 向与 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 向与 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6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水平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 C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 D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的重力。 7质量为2某时刻起它受到一个水平 4、方向、大小为4下列可能正确的是A5 s,而路程为50 ms,而位移为零C5 m 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刻,甲的瞬时速度不为零,乙的瞬时速度为零B在 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 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 刻,乙的位置坐标为零,加速度不为零9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的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沿椭圆轨道在 ,已知嫦娥三号绕月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 ,引力 5、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中嫦娥三号飞向据题中条件不能算出月球质量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三号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10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 “嫦娥二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 h = 100 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设月球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4C嫦娥二号在轨道上绕行的线速度为 D嫦娥二号轨道处的加速度为211一个质量为滑到半球底部时,半圆轨道底部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3倍,则 6、此下滑过程中A铁块机械能守恒B铁块动能的增加为1.5 块在下滑过程中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功为05 铁块滑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0 12用长为端固定在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点位于M、点位于B 、始时,小球处于圆周的最低点M,现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通过则小球不一定能通过小球通过B 点时,绳的拉力大于3小球必能通过 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于 ,则小球必能通过球通过(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4分)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 7、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本实验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 C本次实验中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总质量不变。 D本实验必须满足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14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按右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码总质量m=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50打出一条纸带(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 8、的纸带中选出满意的一条,如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d 4=m, m,d 6=,他把钩码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取当地重力加速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s 2,算出从打”点这一过程中合力做功W=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把打“4”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 k=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偏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原因如下,其中有可能的是。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9、太多;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计算“4”点的瞬时速度时,、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8 分) 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抛出三个小球,球竖直下抛,空中飞行时间最长的为6s ,飞行时间最短的为2s,求另一小球的飞行时间及g=10 2/10分)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10、km/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72km/h。 求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最大为多少秒。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1)分)如图所示,竖直光滑 圆轨道道圆心为O,半径R=道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于为轨道最高点,质量m=1水平面上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初速度v 0 =8m/s,物块从终停在A、g=s 2。 求:(1)求物块运动到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求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从B 点运动到8(11分)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 11、为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一质量为处由静止释放,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的动能。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 m,求此时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定性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 1、t 2及t 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 1为滑块在v 本问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高三物理试题答案 C,C D,B D,A D,C,D,A B C, A C,B ,A B D,A D,B 14.(1)3分) 分)(2)(2分) (选不全得1分,错选不得分)初速度为v 0,离地高度为直上抛的小球 (1分)21竖直下抛的小球 (1分)t20解得:v 0 =20m/s h=60m(2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46s(2分)21抛的水平距离:x= v 0 9、2m (2分)16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安全距离为s,设反应时间为 ,由牛顿第三定律和运动学。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