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上海理工附中高三11月基础测试(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 1(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D)牛顿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2、简谐运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 )(A)周期 (B)频率 (C)振幅 (D)位移3、 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场强 E=F/q, 场强 E=U/d,场强 E=kQ/电场力做功 W=A). (B). (C ) . (D) 下列做法中属 2、于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是(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避雷针 (B)小汽车上装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C )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D)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5、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 M 向下运动,则该波的振幅和传播方向分别为 ( )(A)4cm,x 轴正方向 (B)2cm,x 轴正方向(C )4cm,x 轴负方向 (D)2x 轴负方向6、真空中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点电荷 q1、q 2,它们相距较近,固定 静止释放在 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 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A)不断增大 (B )不断减小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的 3、楔形物块 a,其斜面上静止一小物块 b。 现用力 F 沿不同方向作用在小物块 b 上,小物块 b 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则 a、b 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静止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粗糙的木块正在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重力对木块做负功,所以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 (B)由于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所以木块的机械能减少。 (C )木块增加的动能等于重力对它做的功。 (D)木块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增加的内能。 二、单项选择题 2.(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4 分,每小题给出的2 y/ ,只有一个是正确)9、如图所 4、示,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 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 点,另一端 B 悬挂一重为 G 的物体,且 B 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 C,用力 F 拉绳,开始时0,现使慢变小,直到杆 近竖直杆 过程中,轻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大小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10、 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势分别为 P 和 Q,则( )(A)E PE Q, P Q (B)E PE Q, P Q(C)E PE Q, P Q (D )E PE Q, P 三根轻杆做成一个边长为 L 的等边三角形框架,在其中两个顶点处各固定一个小球 A 和 B,质 5、量分别为 2m 和 m。 现将三角形框架的第三个顶点悬挂在天花板上 O 点,框架可绕O 点自由转动。 有一水平力 F 作用在小球 A 上,使 恰好静止于竖直方向,则撤去 F 后(不计一切阻力) ( )(A)小球 A 和 B 线速度始终相同(B)小球 A 向下摆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C)小球 A 向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速度始终增大(D)向左摆动的最大角度大于 601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 6、大13、在绝缘粗糙的斜面上 A 点处固定一点电荷甲,将一带电小物块乙从斜面上 B 点处由静止释放,乙沿斜面运动到 C 点时静止。 则( )(A)甲、乙一定带异种电荷(B)B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C 点的电势(C )从 B 到 C 的过程中,乙的电势能一定减少(D)从 B 到 C 的过程中,乙的机械能的损失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4、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每块石块的质量均为 m,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 30,第 3、第 4 块固定在地面上。 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 1 与第 3 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2 (D) 0甲 乙 7、、一列横波沿水平放置的弹性绳向右传播,绳上两质点 A、B 的平衡位置相距 3/4 波长,B 位于 A 右方。 t 时刻 A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再经过 1/4 周期,B 位于平衡位置( )(A)上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 (C)下方且向上运动 (D)下方且向下运动16、 如图所示,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 m,所带电量分别为q 和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 )(A)222(B) q(C)222m(D)、多选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三个是正确的,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 8、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7、如图所示,实线是沿 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恰在平衡位置,虚线是这列波在 t0.2 知该波的波速是 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可能是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B)t0 时,x4 质点 P 的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C )质点 P 在 间内经过的路程为 (D)质点 P 在 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18、 质 量 分 别 为 A、 B 两 物 体 放 在 同 一 水 平 面上 , 受 到 大 小 相 同 的 水 平 力 F 的 作 用 , 各 自 由 静 止开 始 运 动。 经 过 时 间 撤 去 A 物 9、体 的 外 力 F; 经过 4撤 去 B 物 体 的 外 力 F。 两 物 体 运 动 的 系 如 图 所 示 , 则 A、 B 两 物 体 ( )(A)与 水 平 面 的 摩 擦 力 大 小 之 比 为 5 12(B)在 匀 加 速 运 动 阶 段 , 合 外 力 做 功 之 比 为 4 1(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 服 摩 擦 力 做 功 之 比 为 1 2( D) 在 整 个 运 动 过 程 中 , 摩 擦 力 的 平 均 功 率 之 比 为 5 319、 如图所示,质量为 2物体沿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匀减速上滑了 2m 距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8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 10、/。 在此过程中(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40J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12J (C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 32J (D)斜面克服摩擦力做了 12J 功 2 4 6 8 10 12 14O x/t0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油滴以初速度 入电场,并在电场中沿直线运动了一段时间,空气阻力不计,则( )(A)该油滴带正电(B)在这段时间内油滴的动能保持不变(C)在这段时间内油滴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在这段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油滴重力势能的变化四、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2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11、地球半径为 R。 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 3 倍。 则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周期为_。 22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水波,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已知两列波的振幅都为 10 点为 线的中点。 图中A、B 、C、D、 E 五个点中,振动减弱的点是 _,从图示时刻起经过半个周期后,A 点的位移为_ (规定竖直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23 如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 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P 点电势_Q 点电势;带电质点在 12、P 点具有的电势能_在 Q 点具有的电势能;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_通过 Q 点时的动能;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_通过 Q 点时的加速度。 (均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24一根柔软的弹性绳,a、b、c、d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隔的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 图所示。 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 a 使其上下做简谐运动,在绳上形成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 2 a 质点开始时先向上运动,经过 d 质点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此时 a 正好在平衡位置, (离小于一个波长)。 则绳子形成的简谐横波波速可能值为_ ms,此时 j 质点的位移为 _5 如图,框架 三根长度均为 l、质量均 13、为 m 的均匀细棒组成,A 端用光滑铰链铰接在墙壁上。 现用竖直方向的力 F 作用在 C 端,使 处于竖直方向且保持平衡,则力 F 的大小为。 若在 C 点施加的作用力改为大小为 方 向 始终垂直于 的力 F,使框架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运动过程中当框架具有最大动能时,力 F 所做的功为_。 、实验题(共 24 分)26 ( 4 分)如图所示为放大的水波照片,两图比例不同,但水波波长相同,则实际孔的尺寸较大的是_图,而_图中有明显的衍射现象。 27 ( 6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 (1 )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 ,(写出两点)。 (2 ) (多选题)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条件 ”的实验,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必须判断横杆 否严格保持水平B用一根细线挂一钩码靠近力。物理卷2015年上海理工附中高三11月基础测试(2014.1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物理卷2015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本题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 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 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剑桥国际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2014.12)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8 分.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密 立 根 利 用 带 电 油 滴 在
物理卷2015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word版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4 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单选 1,2,3,4,5,6,多选 7,8,9,10 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和电场力做功都与运动路径无关B 在经典力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