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10)word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4 年 11 月 1 日上午 9001130】绵阳市高中 2012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理 科 综 合 考 试 时 间 共 150 分 钟 , 满 分 300 分。 其 中 , 物 理 110 分 , 化 学 100 分 , 生 物 90 分。 物理试题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第卷 1 至 2 页,第卷 3至 4 页,共 4 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第卷(选择题 共 42 分)注意事项: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 2、号涂黑。 第卷共 7 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和不选的得 0 分。 1. 爱因斯坦说:“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指出了真正建立动力学基础的线索。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A. 否定了“摩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否定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 C. 认为“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永远运动下去 ”D. 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 在 08s 过程中A. 第 1 个 2s 内的位移和第 4 个 2s 内的位移相同B. 第 4s 末与第 6s 末的 3、位置相同C. 第 5s 内的加速度与第 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前 4s 的平均速度与后 4s 的平均速度相同3. 一同学用如图所示方式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轻绳的一端系一不太重的物体,另一端点套在食指上的 B 点,用一支铅笔(可视为轻杆)的一端水平支在轻绳的 O 点,铅笔的笔尖支在手掌上的 掌和手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铅笔始终水平。 则A. 若将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 B 点感受到的拉力变小B. 若将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A 点感受到的压力不变C. 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 B 点位置不变,B 点感受到的拉力不变D. 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 B 点位置不变,A 点感受到的压力变 4、小4.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 R 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 R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水平相切于 O 点,O 点在水平地面上。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 O 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 A,从 A 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 B 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 则 B 点与 A 点的竖直高度差为A. B. C. D. 15R150155. 2014 年 9 月川东地区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如图为某救灾现场示意图,一居民被洪水围困在被淹房屋屋顶的 A 点,直线 间是滔滔洪水,之外为安全区域。 已知 A 点到直线 距离分别为 AB= AC=洪水流速大3v/(m 5、s t/ ,武警战士驾驶的救生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v2(v 1v 2) ,要求战士从直线 某位置出发以最短的时间到达 A 点,救人后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直线 A. 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 B 点上游距 B 点距离为 12dB. 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 B 点下游距 B 点距离为C. 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上游与上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12D. 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下游与下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26. 如图,光滑斜面的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质量相同的 A、B 两物体由轻弹簧连接,放在斜面上,最初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 F 拉 B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B 物体初始位置为坐标 6、原点、沿斜面向上建立 标轴,在物体A 离开挡板之前(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 ,外力 F 和挡板对 A 物体的支持力 N 随 x 的变化关系图线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两个倾角都为 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地面上,顶端安装一光滑的定滑轮,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 A、B 两物体分别放在左右斜面上,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将 A、B 两物体连接,B 与右边斜面的底端挡板 C 之间连有橡皮筋。 现用手握住 A,使橡皮筋刚好无形变,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松手后,从 A、B 开始运动到它们速度再次都为零的过程中(绳和橡皮筋都与斜面平行且橡皮筋伸长在弹性限度内)A. A、B 的机械能之和守恒B. 7、 A、B 和橡皮筋的机械能之和守恒C. A 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D. 重力对 A 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橡皮筋弹力对 B 做功的平均功率第卷(非选择题 共 68 分)注意事项:必须用 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作图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 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卷共 4 题。 8.(17 分)(1) (6 分)如图,将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橡胶塞子塞住(不漏气)试管口,现让小车处于静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中水加热。 当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子向右喷出时,可以观察到小车向 (选填“ 8、左”或“右” )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小车(含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对橡胶塞子的作用力与橡胶塞子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_(选填“相同”或“相反” ) ,整个小车受到A (选填“左” 、 “右” 、 “上”或“下” )。 (2) (11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下列操作需要且正确的有。 A. 将长木板的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消除摩擦力的影响B.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 M 和钩码的质量 m,当M 远大于 m 时,可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F=正确安装好装置后,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 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必须以打的 9、第一个点为计数起始点进行测量 某小组的同学在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拉力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的纸带如图,O 为计数起始点,选取的测量点为1、2、3、4、5、6,相邻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纸带上标出了各测量点到O 点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验次数 1 2 3 4 5 6小车质量 M/a/ms 3 次实验测得小车的加速度是_ m/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请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描出相应的关系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在物体所受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_。 单位: (15 分)2013 年 12 月 14 日,我国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实现月面 10、软着陆。 落月是从 15度开始,经过了大约 12间,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 6 个阶段,相对速度从 s 逐渐减为零,最后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球表面。 (1)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若嫦娥三号从 h = 度自由下落到月球表面,与在地球上从多大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着陆速度相同。 (2) “玉兔号” 是无人驾驶月球车,最大速度可达到 200m/h,在一次执行指令时,它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启动,在水平月面上做直线运动,经 18s 达到最大速度,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球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 求这 11、段时间内月球车运动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17 分)多米诺骨牌是一种文化,它起源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码牌时,骨牌会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参与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 遇到挫折不气馁,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人只有经过无数这样的经历,才会变得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如图为骨牌中的一小段情景,光滑斜面轨道糙水平轨道 半径 r=光滑圆轨道相切于 B、C 两点,D 点为圆轨道最高点,水平轨道末端 E 离水平地面高 h=牌触碰机关 F 在水平地面上,E、F 两点间的距离s=1m。 质量 m=小钢球(可视为质点)从 A 点自由释放,到达 D 点时对轨道压力为其重力的 ,从 E 点抛出后刚好触 12、动机关 F。 重力加速度 g=10m/计圆轨道在B、C 间交错的影响,不计空气阻力。 求:(1)小钢球在水平轨道上克服阻力做的功;(2)A 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11.(19 分)如图,在光滑水平轨道的右方有一弹性挡板,一质量为 M=木板正中间放有一质量为 m=2视为质点)静止在轨道上,木板右端距离挡板 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对铁块施加一沿着轨道水平向右的外力 F10N ,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撤去外力。 若木板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10m/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经历的时间是多长。 (2)若铁块和木板最终停下来时,铁块刚好没滑出木板, 13、则木板有多长。 (3)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都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木板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绵阳市高 2012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卷(选择题 共 42 分)共 7 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和不选的得 0 分。 3. D 6. 7 卷(非选择题 共 68 分)8.(17 分)(1)左,相反,左。 (每空 2 分)。 (2) 分) ; 分) ;如图所示(4 分,其中:标出坐标系的横坐标为 a,纵坐标为 各 1 分,规范描 分) ;成反比(2 分)。 9解:(1)设月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质量为 ,半径为M,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则R g(2 分)(2 分)R解得 v,月球表面自由下落 h 高度相当于地球上下降 高度,则h(1 分)2(1 分)解得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