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海南省高三压轴卷(2015.05)内容摘要:

1、2015海南高考压轴卷物 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世界普遍适用B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如平均速度,加速度等。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D法拉第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如图 7 所示,A、B 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 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 A 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 A 的受力个数为 2、() 图 7A3 B4C5 D6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七”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第 583 秒火箭将飞船送到近地点 200地点 350椭圆轨道的入口,箭船分离。 21 时 33 分变轨成功,飞船进入距地球表面约 343圆形预定轨道,绕行一周约 90 分钟,关于“神七”载人飞船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神七”载人飞船可以看作是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B飞船由于完全失重,飞船中的宇航员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C当飞船要离开圆形轨道返回地球时,要启动助推器让飞船速度增大D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4右图是物体 A、 B 的 x t 图象,由图可知 A5 s 内 A 3、、 B 的平均速度相等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 s 才开始运动C在 5 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 A、 B 相遇D从第 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右图所示,正电荷 Q 均匀稳定分布在半径为 r 的金属球面上,沿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 E 和 表示。 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 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 E 或电势 随位置 x 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6 “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M 代表“神舟八号” ,N 代表“天宫一号” ,它们对接前做圆周运动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AM 的发 4、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BM 适度加速有可能与 N 实现对接C对接前,N 的运行速度大于 M 的运行速度D对接后,它们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圈、 、处可以接小灯、电流表或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三种元器件,电源电动势 E、内阻 r 均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2R 3R 44321,小灯电阻 1,R 1r,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电源总功率最大,则应该 接电流表,接电压表,接小灯(B)要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应该接电流表,接小灯,接电压表(C)要使路 5、端电压最大,则应该 接小灯,接电压表,接电流表(D)要使闭合电路中电源效率最高,则应该 接小灯,接电流表,接电压表8、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 O 点另一个电学量为+ rO x xDm 的点电荷乙,从 A 点以初速度 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为 v,且为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小值。 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静电力常量为 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乙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B的距离为 点电荷乙越过 B 点向左运动,其电势能仍增多D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 电势差 9、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面的铁芯上分别绕有线 6、圈 个线圈各接有两条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放置,可自由移动,固定。 在轨道之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所在轨道之间有沿竖直方向的变化磁场 定竖直向上为 正方向。 当 化时,磁场 作用下向右运动,则 时间变化的 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三角形木块 A 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左右两斜面光滑。 一质量为m 的物体 B 沿倾角 = 的右侧斜面加速下滑时,三角形木块 A 刚好保持静止。 假设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当物块 B 沿倾角 = 的左侧斜面下滑时,下列说06法中正确的是 ( )AA 将向右滑动,若使 A 仍然静止需对其施加向左侧的作用力BA 仍然静止不动 7、,地面对 A 的摩擦力两种情况下等大CA 仍然静止不动,对地面的压力比沿右侧下滑时对地面的压力小D若 =450 角,物块沿右侧斜面下滑时, A 将滑动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11 题第 1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17 题第 1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1 题 5 分,第 12 题 10 分,共 15 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第 9 题图600 300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8 分)某同学利用图 6 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在均匀长木板上的运动规律图 6(1)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一条纸带,已 8、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乙中所示的是每打 5 个点所取的计数点,x 1cm,x 4图中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m/s 2,第 3 个计数点与第 2 个计数点的距离(即 为_2)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 与 F、M 之间的关系” ,要用钩码(质量用 m 表示)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的细线拉力,需满足_,满足此条件做实验时,得到一系列加速度 的对应数据,画出 aF 关系图象,如图 7 所示,若不计滑轮摩擦及纸带阻力的影响,由图象可知,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为_;小车的质量M_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钩码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拉力 F,如图 8 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 9、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图 7(3)为了验证动能定理,在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条件下,在图 8 中 1、3两点间对小车用实验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用题中所涉及数据的字母表示,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12 (10 分)某同学用满偏电流为 1内阻为 100 的表头,设计了一个多量gI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甲,表盘如图乙。 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 10250压表的量程分别为 10V 和 250V,测电阻档分别为10 和100。 则:(1)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 s 分别与“1”、“5”相接时,“1”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5” 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2)若 s 10、接“3”时测电阻的倍率为“10”,其中 _.(3)若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 s 分别接“2”、“3”、“6”_, _。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9 分,第 14 题 14 分,共 23 分。 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分)火车站上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一节车厢以4m/时在同一轨道上一列火车正在以72km/术娴熟的火车司机突然发现这种紧急情况后,s 2的加速度紧急刹车,之后又立即以此加速度使火车反向加速运动,若车厢与火车相遇恰好不相撞。 求 11、:(1)司机发现车厢向自己驶来开始制动到刚好相遇用的时间.(2)司机发现车厢向自己驶来开始制动时离车厢的距离. 14、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和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分别为 E 和 ;区域内有垂2直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 O 点正上方的 M 点以速度 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 的 P 成 60角射入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 域的匀强电场中。 求:(1)粒子在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O、M 间的距离(3)粒子从 M 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 界所经历的时间图 12五、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15、16 12、、17 三题中任选二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 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5模块 3题(12 分) (1)(选对一个给 2 分,选对两个给 4 分,2 选错一个 2 得分为 0 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B.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E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 13、压强可能不变(2)(8 分)如图(a)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 量为 m4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 24活塞的右侧 12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 300K,大气压强 0 5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取g10m/s 2。 求:B20)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16模块 3题(12 分)(1)(4 分)振动周期为 T、振幅为 A、位于 x0 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 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 P,关于质点 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 2分,选对两个给 4 分,2 选错一个 2 得分为 0 分)A振幅一定为 度的最大值一定为 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D若 P 点与波源距离 s质点 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2)(8 分)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 圆柱体横截面(O 为圆心)折射率。 今有一束平行光以 45的入射角向柱体的 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 凡射到 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 的反射,求圆柱 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 面的几分之几。 选修部分(选修 312 分)17、 (1)下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