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浙江省高三10月月考(2014.10)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戴凤国 审题人:蒋沛鸿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 当t 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度,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 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象和乙的 象分别如图所示,t=4s t=4s 时间 2、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t=4s t=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球从楼梯上以 2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 g=10m/ 平板上有质量 m=物块,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 g=10m/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 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0 t/045 10 t/载地址 (如图甲) ,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乙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 A、 B 在同一水平面内, 的距离为 L=80m,绳索的最低点离 垂直距离为 h=8m,若把绳索看做是圆弧,已知一质量 m=52人借助滑轮( 3、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 10m/s(取 g=10m/,那么 70N 物体从 A 点沿光滑面 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 B 点与 C 点,B 面和 运动时间一样长 C 竖直平面内有一“v”形槽,其底部 一段圆弧,两侧都与光滑斜槽分别相切,相切处 B、C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小物体从右侧斜槽上距 面高度为 2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槽再滑上左侧斜槽,最高能到达距 亮度为 h 的 D 点,接着小物体再向下滑回,若不考虑空气阻力, 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 D 择题(本小题共 4 题共 16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 4、,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m/ 图所示的 像,图所示的 像,已知物体在t=0 时速度为 5m/s,则 2s 末的速度大小为 8m/块 A 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受到 6N 水平拉力作用时,产生了 3m/在静止的木块 A 上面放置质量为 4木块 B, A、 B 重力加速度 g=10m/ 6N 水平拉力作用在 B 、 B 木块 B 的速度大小为 15m/ 对木块 B 的摩擦力大小为 2载地址 、输出功率为 1440W 的太阳能试验汽车,安装有约 6电池板在有效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输出的电功率为 30W/ 5、 驾驶员的质量为 70车最大行驶速度为 90km/h。 假设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m/ h 至少需要有效光照 8 h m/s 质量为 m 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 能滑行到斜面顶端设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斜面的高度 h 和底边长度 x 可独立调节(斜边长随之改变) ,m,h,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x,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滑行水平距离一定增大 块一定从斜面顶端滑出 三实验题(每空格 2 分,共 14 分)13.(1)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 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实验中,为了 6、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细线定滑轮盘和重物小车和砝码 打点计时器纸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m 7、=10g、15g 、20g、25g、30g、00g,m =20g、40g、60g、80g、100g、00g,m =10g、15g、20g、25g、30g、00g,m =20 g、40g、60g、80g、100g、120g图 6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A、B、C、D、E、F 、 G 为 7 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关于小车的加速度 a 的计算方法,产生误差较小的算法是。 AB2125645342312C D2165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 8、进行实验(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理由是 _。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 B 点的速度大小为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 h 图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_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大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9、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 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 的半径为 点与圆心 在同一水平弧轨道底端 点与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点离 点的竖直高度为 块由静止释放,滑过 点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电动机驱 计物块通过轨道与传送带交接处的动能损失,物块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取 10m/)求物块从 点下滑到 点时速度的大小;(2)若物块从 点下滑到传送带上后,又恰能返回到 点,求物块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往6.(12 分)如图所示,在投球游戏中,小明坐在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椅子上,停在不同高度处将小球水平抛出落入固定的球框中。 已知球框距地面的高度为 球的质量为m,抛出点与球框的水平距离始终为 L,忽略空气阻力。 (1)小球距地面高为 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若小球从不同高度处水平抛出后都落入了球框中,试推导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 v 与抛 出点高度 H 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3)为防止球入框时弹出,小明认为球落入球框时的动能越小越好。 那么,它应该从多高处将球水平抛出,可以使小球入框时的动能最小。 并求该动能的最小值。 17.(14 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 部分组成,其中 分为光滑的圆弧, 7o,圆弧的半径 R=心 O 点在 B 点正上方;分水平,长度为 为 中点。 现有一质量 m=视为质点的物块从 A 端由静止释放,载地址。物理卷2015年浙江省高三10月月考(2014.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