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深圳市翠园中学等5校联考高三十月月考试卷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单项选择题(9 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2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圆柱体 a、 b 被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根细绳跨过这两个圆柱体,细绳的下端悬挂一个重物若细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且重物质量一定时,则细绳越长( )A细绳张力越小,细绳对圆柱体 a 的作用 2、力越大B细绳张力越小,细绳对圆柱体 a 的作用力越小C细绳张力越大,细绳对圆柱体 a 的作用力越小D细绳张力越大,细绳对圆柱体 a 的作用力越大3下列图像均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则前 2s 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 )4如图所示,用一弹性绳将光滑小球 P 系于竖直墙壁上的 O 点,在墙壁和 P 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 Q,P 、 Q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压紧细线并紧贴墙壁从 O 点开始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A细绳的拉力逐渐变小BQ 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Q 受到墙壁的弹力逐渐变大DQ 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5右图为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示意图,为半 3、径为 R 的圆轨道,为椭圆轨道,椭圆的长轴, R,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C 、 D 为两轨道交点己知轨道 上的卫星运动到 B 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 C 点时的加速度不相同 B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 C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若卫星在轨道的速率为 星在轨道 B 点的速率为 v1v 2D两颗卫星的运动周期相同a bA Q C Dx/m v/v/v/ O O t/st/st/st/s 1 2 1 2 1 22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 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 2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37现有两个小物块 A、 B 4、从传送带顶端都以 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g10m/s 2,0.6,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 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传送带对物块 A、 B 均一直做负功C物块 A、 B 对传送带均一直做负功D物块 A 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小于 B 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 的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力 F 拉斜面体,使斜面体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加速度足够大,竖直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对小球 5、的弹力保持不变D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转轴垂直于此平面,交点 O 的上方 h 处固定一细绳,绳的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B,绳长 lh ,小球可随转轴转动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要使小球不离开水平面,转轴转速的最大值是( )A B12 D图所示,在倾角 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1 2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 和 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 L轻杆相连,小球 b 距水平面的高度 h 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水平面上,不计球与水平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取 g10m/s 2,下面对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机械能守恒Bb 6、 球机械能守恒Ca 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b 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定向选择题(5 题,每题 4 分,选不全 2 分,错选 0 分,共 20 分)10有三个质量都是 m 的小球 a、 b、 c,以相同的速度 空中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三球落地时相同的物理量是(不计空气阻力)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机械能3037A 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 r 低点处有一小球(半径比 r 小很多)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运动, 当满足(g10 m/( )A 0 Bv 04 m/sCv 02 m/s Dv 02 m/12一物体以一定 7、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已知物体在第 1s 第 3s 内的位移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一定为 体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体在 速度大小一定为 体在 速度大小一定为 如图甲所示,小物体从竖直轻质弹簧上方离地高 由静止释放,其动能 离地高度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 h1h 2 阶段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 3 对应图象的最高点,小物体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 23B当物体下落到 hh 3 高度时,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大C小物体处于 hh 4 高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h2h 4)D在小物体从 降到 程中 8、,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14如图所示,在高为 L 的木箱 底部放有一个小物体 Q(可视为质点) ,现用力 F 向上拉绳,使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 t 时间,木箱达到最大速度,这时让木箱突然停止,小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且恰能达到木箱顶端若重力加速度为 g,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即将达到最大速度之前,物体 Q 处于超重状态B木箱突然停止运动时,物体 Q 处于超重状态C木箱的最大速度为 2间内木箱上升的高度为 验题(2 题,共 15 分)15 ( 5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 F 和弹簧长度 l 的关系如图所 9、示,则由图线可知:(1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 )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两为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 A 和 B 之间的02060F/Nl/h4 世昌的博客 ,你认为方案更合理 若 A 和 B 的重力分别为 A 拉动时,弹簧测力计 a b 的示数为 c 的示数为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6 ( 10 分)在 “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6V、50交流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条理想的纸带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 cm,g 取 、 A 之间有几个计数点没画出(1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 10、 体的速度 (2 )从起点 O 到打下计数点 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 ,动能的增加量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通过计算,数值上 (填“ ”、 “ ”或“”) ,这是因为_、计算题(2 题共 33 分)17 ( 13 分)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 A 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 B 点(通过 B 点前后速率不变) ,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 C 点,最后从 C 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 D 点停下已知轿车在 A 点的速度2km/h, L1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km/h ,轮胎与 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最大静摩擦力可 11、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为平直路段长 0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1 )若轿车到达 B 点速度刚好为 v36km/h,求轿车在 坡段加速度的大小;(2 )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 径 R 的最小值;(3 )轿车 A 点到 D 点全程的最短时间18 (20 分)用如图 a 所示的水平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 O 点, O 点距离斜面顶端 P 点为 s每次用水平拉力 F,将物块由 B 世昌的博客 ,当物块运动到 P 点时撤去拉力 F实验时获得物块在不同拉力作用下落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 x,做出了如图 b 所示的 Fx 图象,若水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 12、角 45,g 取 10m/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的距离 s19如图所示,物块 P(可视为质点)和木板 Q 的质量均为 m1 与 Q 之间、1 2始时 P 静止在 Q 的左端,Q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对 P 施加一大小为 1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7 斜向上的拉力F,1s 末撤去 F,最终 P 恰好停在 Q 的右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 )通过计算说明撤去力 F 前木板 Q 是否运动;(2 ) 1s 末物块 P 的速度和 1s 内物块 P 的位移;(3 )木板 Q 的长度20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物体碰撞问题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惠更斯所做的碰撞实验可简化为:三个质量分别为 小球,半径相同,并排悬挂在长度均为L 的三根平行绳子上,彼此相互接触现把质量为 小球拉开,上升到 H 高度处释放,如图所示已知各球间碰撞时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且碰撞时间极短,H 远小于 L,不计空气阻力若三个球的质量不同,要使球 1 与球 2、球 2 与球 3 相碰之后,三个球具有同样的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