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讲义 绪言内容摘要:

1、1第 O 部分 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称 1967 年第一届, (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几乎每年一届,参赛国逐年增加,每国代表不超过 5人。 中国参赛始于 1986年的第十七届,此后未间断,成绩一直辉煌。 1994 年第二十五届,首次在中国(北京)承办。 考试内容:笔试和试验各 5小时,分两天进行,满分各为 30分和 20分。 成绩最佳者记 100% ,积分在 90%以上者获金奖,78%89 者获银奖,6577%者获铜奖。 2、国家(称 1984 年以前,中学物理竞赛经常举行,但被冠以各种名称,无论是组织,还是考纲、知识体系都谈不上规范。 1984 年开始第一届 后每学年举办一届 2、。 初赛:每年九月第一个星期天考试。 全国命题,各市、县组考,市统一阅卷,选前 30名(左右)参加(全省)复赛。 复赛:九月下旬考试。 全省命题,各省组织。 理论考试前 20名参加试验考试,取理论、试验考试总分前 10名者参加省集训队。 集训队成员经短期培训后推荐 37名参加(全国)决赛。 决赛:全国统一组织。 按成绩挑选 1525名参加国家集训队,到有关大学强化训练,最后从中选拔 5名优秀队员参加 满分 140分。 除初赛外,均含理论和试验两部分(试验满分 60分)。 3、湖南省奥赛简况 至 1998年,湖南选手获 9人次,占全国的 ;在 枚、银牌 2枚、铜牌 2枚,居各省之首。 题型与风格:初赛第十一届( 3、1992 年)开始统一,只有天空和计算。 复赛第十三届(1994 年)开始统一,只有计算题六个,考试时量均为 3小时。 二、知识体系1、高中物理的三档要求:一般要求(会考)高考要求竞赛要求。 竞赛知识的特点:初赛对高中物理基础融会贯通,更注重物理方法的运用;复赛知识点更多,对数学工具的运用更深入。 2、教法贯彻 高一:针对“高考要求” ,进度尽量超前高一新课,知识点只做有限添加。 目标瞄准初赛过关。 高二:针对“竞赛要求” ,瞄准复赛难度。 高二知识一步到位,高一知识做短暂的回顾与加深。 复赛对象在约 15天的时间内模拟考试,进行考法训练。 3、教材范本:龚霞玲主编奥林匹克物理思维训练教材 ,知识出版社,2002 年 8 月第一版。 推荐典型参考书目 孙尚礼 毛 瑾主编高中物理奥林匹克基础知识及题解 (上、下册)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年10月第一版; 张大同主编通向金牌之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逐年更新) ; 湖南省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物理分会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程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6月第一版; 湖南省奥林匹克委员会物理分会、湖南省物理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编新编物理奥林匹克教程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月第一版;1 舒幼生主编奥林匹克物理 (分 1、2、3 多册出版) ,湖南教育出版社,第一册 1993年 8月第一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