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带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质点在 xy 平面内运动,在 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 y 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 22s 时质点的速度为 6m/s D0 时刻质点的速度为 5m/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 P 系于竖直墙壁上的 O 点,在墙壁和球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 O 点开始缓慢下移, 2、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A细绳的拉力逐渐变小B Q 受到墙壁的弹力逐渐变大C Q 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DQ 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3在水平放置的圆柱体轴线的正上方的 P 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 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上 Q 点沿切线飞过,测得 O、 Q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B C Dgv“蹦极 ”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 ,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在某次蹦极中,弹性绳弹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 时刻图线切线的斜率最大。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2性绳中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遵循胡克定律, 3、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3 时间内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24C 时间内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3时刻运动员具有向上的最大速度45. 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 和等势线 (虚线)如图所示,图中 A、A、E B,电势分别是 A、 B,负电荷 q 在 A、B 时的电势能分别是 列判断正确的是( )AE A AB ,E 轻绳系住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悬挂在 O 点,在最低点现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若在水平半径 中点 A 处钉一枚光滑的钉子,仍在最低点给小球同样的初速度,则小球向上通过 P 点后将绕 A 点做圆周 4、运动,则到达最高点 N 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A0 B2 C3 D4 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 亿年前地 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2 小时。 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8一带 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x 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 E 随位移 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0 3下列说法正确2的是( )A 1、 2、 3处电势 1、 2、 3的关系为 1 23C粒子在 0 22x 3段 做匀速直 线运动;D 2 3段是匀强电场 5、。 9如图所示,发射某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 M 距地面 200地点 N 距地面 330 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1T,通过 M、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 12、 ,加速度分别为2,a。 当飞船某次通过 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 330 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 2T,这时飞船的速率为 3,加速度为 3a。 比较飞船在 M、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 )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3 B. 12C 23aD 12T 10如图,质量为 6、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 L当传送带分别以 v1、v 2的速度逆时针转动(v 1v 2) ,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2;若剪断细绳时,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 t1、t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B 2 C 如 图 所 示 , 一 质 量 为 M 的 斜 面 体 静 止 在 水 平 地 面 上 , 质 量 为 m 的 木 块沿 粗 糙 斜 面 加 速 下 滑 h 高 度 , 速 度 大 小 由 到 所 用 时 间 为 t, 木 块与 斜 面 体 之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 在 此 过 程 中A斜面体受水平地 7、面的静摩擦力为零B 木 块 沿 斜 面 下 滑 的 距 离 为 .t(C 如 果 给 质 量 为 m 的 木 块 一 个 沿 斜 面 向 上 的 初 速 度 它 将 沿 斜 面 上 升 到h 高 处 速 度 变 为 木 块 与 斜 面 摩 擦 产 生 的 热 量 为 12 ,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 v 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上升高度 h 后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此时物体 A 的速度为 时物体 A 的速度为C该过程中绳对物体 A 做的功为 2该过程中绳对物体 A 做的功为 2 、选择题(共 48 分)1 2 8、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将两物块 A 和 B 用轻质细绳连接跨过轻质定滑轮,B 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 (1)按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使 A 的质量大于 B 的质量。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O 为释放纸带瞬间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A、B、C 为纸带上连续取出的三个计时点,测得 、及 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s ,用天平测出 A、B 两物体的质量 50g,m B=50g,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得从 O 到 B 的过程中,物块 A、B 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动能增加量为 J,由 9、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取 g=98m/s 2,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4测量小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半径足够大的较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 P 板的上表面 B 点相切, 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 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出物块 Q 的质量 m;A 学校 班级: 姓名: 科类 考号: 座号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测量出轨道 半径 R、 长度 L 和的长度 h;将 物 块 Q 在 A 点 从 静 止 释 放 , 在 物 块 Q 落 地 处 标 记 其 落 点 D;重复步骤,共做 10 次;将 10、10 个 落 地 点 用 一 个 尽 量 小 的 圆 围 住 , 用 米 尺 测 量 圆 心 到 C 的 距离 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即用字母:R、s、h 、 l 表示)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知实验测得的 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 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三、计算题(共 40 分 )15.(12 分)如图所示,各面均光滑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斜面体倾角37a,求某时刻质量 m=1小滑块无初速放到斜面上,同时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 F 作用,滑块恰好相对斜面静止,一起运动 斜 11、面体下端 A 碰到障碍物,斜面体速度立即变为零,已知滑块刚放上斜面体时距地高度h=面体质量 M=3( 、 、g 取 10 )求:(1)推力 F 的大小(2)滑块落点到斜面底端 A 的距离16 (14 分)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管弯成的“S”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均为 R=02m 的半圆平滑对接而成(圆的半径远大于细管内径),轨道底端 D 点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现有一辆质量为m=1玩具小车以恒定的功率从 E 点由静止开始行驶,经过一段时间 t=4s2/ ,出现了故障,发动机自动关闭,小车在水平地面继续运动并进入“S”形轨道,从轨道的最高点飞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固定斜面 12、 B 上的 C 点,C 点与下半圆的圆心 O 等高已知小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间的距离为 01斜面的倾角为 30g=10m/s 2)(1)小车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在 A 点小车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3)小车的恒定功率是多少17.(14 分)如图(甲)所示,在场强大小为 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存在着一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O 点为该圆形区域的圆心,A 点是圆形区域的最低点,B 点是圆形区域最右侧的点。 在 A 点有放射源释放出初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于场强方向向右的正电荷,电荷的质量为 m、电量为 q,不计电荷重力、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某电荷的运动轨迹和圆形区域的边缘交于 P 点,如图(甲)所示,求该电荷从 A 点出发时的速率。 (2)若在圆形区域的边缘有一接收屏 CB。物理卷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2014.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