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1)内容摘要:
崎投下原子弹 •“连这样的新式武器都用上了,战争已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不可能了。 本想争取有利的条件,反而丧失了时机,因此,要努力尽快的结束战争。 ”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 9月 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 “ 密苏里 ” 号举行 1945年 9月 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 “ 密苏里 ” 号举行 南京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945年 9月 9日 讨论二 : 究竟是谁打败了日本, 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 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罗斯福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丘吉尔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 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 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 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从 1931年至 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 150万余人,占日军 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 70%…… 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 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 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抗日战争的胜利(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第一课时)(1)
究 过 程 进行实验: 调节 变阻器 使电阻两端的 电压保持 U=3V不变 , 电阻 分别换用R=5 Ω 、 10 Ω 、 15 Ω ,读出此时相应的 电流 值,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电阻 R / Ω 5 10 15 电流 I / A 在 电压 不变时,导体上的 电流 跟导体的 电阻 成反比 0 5 10 15 I/A R/ Ω 总 结 结 论 综合上面的两个结论,可以得到
物理卷2016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十一次周练(2014.11)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乙图像是正确的B甲、丙图像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C甲、丙为线性元件,乙为非线性元件D甲、乙、丙三个图像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2(2014淮阴质检)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物理卷2016年海南省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二)(2016.05)Word版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 共 3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现在大课间活动在很多学校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某校学生呈四列纵队从标准运动场(标准足球场尺寸为长 105m、宽 68m)出发,其中小莉同学正好处在运动场中心圆点,她先沿中心线移动到跑道上,再沿跑道逆时针慢跑一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