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5.07)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高二物理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直线运动、3第 I 卷(选择题、实验题)和第 ,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1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的景物,可使景象更清晰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C. 用光导纤维束 2、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D. 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时能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10.8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v。 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 a、 b 相距为 s, a、 b 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幅波形图中质点 a 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4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为 u=交流电源上,在变压器副线圈中分别安装有甲 3、、乙两个插座,导线电阻为 R,电路如图所示,插座不接用电器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若将某一用电器接在甲或乙插座上,不计电流表内阻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接在甲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B若接在甲上,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C若接在乙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D若接在乙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5. 如图所示是 A、 B 两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乙R世昌的博客 A、 B 两物体开始时相距 100m, 运动方向相同B B 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A、 B 两物体运动 8s 时,在距 A 的出发点 60m 处相遇D A 物体在运动中停了 6图所示为小型旋转电枢式 4、交流发电机,电阻 r = 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 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6,滑动片 P 位于滑动变阻器距下端 处,定值电阻 2,其他13电阻 不计,线圈匀速转动的周期 T = 合开关 S,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 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 电压表示数是 5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 23Bs 时滑动变阻器 R 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C线圈产生的电动势 e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是 (V)0线圈从开始计时到 s 的过程中,通过 1207(多选题)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兹通过实 5、验证实8. (多选题)将一个物体在 t = 0 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t = 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 8m/s,( g 取 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是在 t = 回到抛出点B t = 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向上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 20m/t = 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多选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 9 m 的 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该 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10. (多选题)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 边长均为 L,电阻均为 R,质量分别为 2m 和 m,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 6、两端,且正方形导线框与定滑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 2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开始时导线框 下边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重合,导线框 上边到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的距离为 L。 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导线框 好全部进入磁场时,开始做匀速运动。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2两线框刚开始做匀速运动时轻绳上的张力 FT= C导线框 过磁场的时间 23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焦耳热3242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个空格 3 分,共 18 分。 )11. 某同学在做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 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图所示。 下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 )A若任意选取 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外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个大头针同时挡住 果入射点 A 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 世昌的博客 本实验可以不做任何标记,撤掉玻璃砖后连接 3、 了减小误差, 3、 以用 可以用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牵引纸带 打下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H、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 f = 50交流电源。 分析纸带可知,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a = _,后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 v = _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1)在利用单摆测定 8、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 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n 个全振动误认为( 全振动, n 个全振动误认为( n+1)个全振动,使周期偏小(2)实验中游标尺(50 分度)和秒表的读数如图,分别是_ _ s。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高二物理科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共 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1 2 3 4 5 6A C D C C 9 10B 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个空格 3 9、分,共 18 分。 )11 12 E (2) 算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共 42 分)14 (8 分) (1)波向 右传播 波速 ; (2 分)s/又因该波的周期 T 大于 以 ,34134周期。 (2 分)(2)波向左传播 波速 ; ( 2 分)0.3/s/又因该波的周期 T 大于 4所以。 ( 2 分)5. (1)根据 (2 分) 0所以 (1 分)3(2) (3 分)3)光路图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可求得设在 C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由 可求得 C=450 (1 分)1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则 (1 分)00182450弧 有光透出的部分弧长 ( 2分)0452364R甲、乙两处 10、相距 m(1)假 设 A 开始运动后经过时间 t 追上:对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 (1 分)对 B:匀速直线运动:xB=(t+1) (1 分)相遇时:xAl0=t 28=4t+4 (2 分)解得:t=6s 或2s(2s 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t=6s (2 分)(2)当 A、B 两物体速度相等都等于 4m/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对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v=:4=2 t,解得:t=2s (2 分)A 的位移为:x A= =22=4m (1 分)B 的位移为:x B=v(t+1 )=4 3=12m (1 分)所以相距最大值为:x B+l02+84=16m (2 分)答: (1)物体 A 开始运动后经 6s 追上物体 B(2 )物体 A 开始运动后 2s 两物相距最远这个最远距离是 16(1)设金属棒到达 的速度为 v,物块下落的高度为 m(1 分)系统由静止释放至金属棒到达 程中机械能守恒: 1(1 分)金属棒从静止出发做匀变速运动直至进入磁场用时 运动学公式得: 12得 s (1 分)由题图乙可知此时磁感应强度 B=2 T,在 置进入磁场时感应电动势为 E,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I= = 分)世昌的博客 (1 分)(2)进入磁场时对于物块和金属棒组成的系统 m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