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过程内容摘要:
,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弯曲部位:幼嫩部分 植物激素 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器官产生激素,而动物体内激素一般由内分泌腺产生 ) 植物激素的种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赤霉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① 达尔文实验结论: 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 尖端 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尖端以下的部位。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 背光侧 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 拜尔实验结论: 尖端产生了一种 化学物质 ,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③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 产生部位 : 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 发挥作用的部位 : 尖端下部;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是: 尖端; 生长弯曲的部位 是: 尖端下部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概念: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 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 (而 极性运输 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 ) 方式:主动运输 发生部位:成熟组织 非极性运输 途径:通过韧皮部 运送有机物 进行 分布: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向光性的形成原因:单侧光照射 ⇒ 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向背一侧转移 ⇒ 胚芽鞘背光一侧 (浓度更适宜 )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浓度适宜 )⇒ 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 ⇒ 向光弯曲生长 * *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调节生长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两重性 (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因素 浓度 :一般情况下 ,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甚至杀死植物 器官的种类 :根 芽 茎 (敏感度 ) 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 :幼嫩的细胞 老细胞 (敏感度 ) 顶端优势 概念 :顶芽优先生长 ,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 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芽对 生长素浓度较敏感,此时为高浓度 ),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 解除顶端优势:摘除顶芽 (降低侧芽的部位的生长素的浓度,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 )如 :棉花摘 应用 : 心、果树整枝、茶树摘心、行道树的修剪 保持顶端优势:如木材的生产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概念: 人工合成 的具有与 IAA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常见物质: NAA(萘乙酸 )、 4— D 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三、其他植物激素(了解)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见书54页图 39) 植物激素的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的成熟(不是发育)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 概念: 人工合成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调节作用 的化学物质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第 4章 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 种群的基本特征 (个体不具有 ) 种群密度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 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性别比例 —— 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 1)种群密度 ①概念:种群在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 ②调查方法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步 骤 : 取样 → 计数 → 求样方的种群密度 → 求平均值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取样注意点 :随机取样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适用范围 :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步骤 :抓捕 → 标记 → 释放 → 重捕→ 估算 计算方法 :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 2)控制人口的方法:降低出生率(计划生育) ( 3)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 4)性别比例的农业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的“ J”型曲线 (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无限条件 /无环境阻力) ( 2)数学模型: Nt=N0λ t ① 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 ②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 λ 倍 ③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 ( 3)特点 :种群数量无限增长 ( 4)适用范围 : 种群迁入 新 环境的 开始 一段时间。 实验室 理想 条件下 ( 5)意义:反映种群增长的潜力和趋势(能体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过度繁殖”这一观点) 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 ( 1)形成条件: (存在环境阻力 )食物、空间有限,有捕食者存在等非理想条件 有最大值: K值(环境容纳量) ( 2)特点: 在 K/2值时,种群 增长率 最大 增长率是变化的 大于 K/2值时,种群增长率逐渐变小 K值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增长率为零,此时环境阻力最大 ( 3)适用范围 :自然种群的增长规律 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 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三、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区域内的 全部 植物、动物、微生物。 群落不是各种生物种群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地球公转过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地球的运动flash动画演示3
差异的原因是 ( ) B a d c b 当地球处于 a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我国北方地区黑夜最长时,地球运行至( ) A、 a B、 b C、 c D、 d B C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 10中 A点的经纬度是 ______________,该点一年中有 __次太阳直射现象。 ( 2) B点在 A点的 ______方向。
地理:81日本课件第2课时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
国”变成“经济大国”的呢 ? 经济强国 资源小国 进口原料 工业产品出口 日本的主要原料来源 日本工业产品的输出 地 日本的重要城市 东京 横滨 名古屋 大阪 神户 北九州 “ 京滨名大神, 长期 (崎 )居九州 ” 长崎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哪里。 濑户内海沿岸 太
物理卷2016年河北省曲阳永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5.04)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物理试卷(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卷(选择题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其中 1题为单选题,912小题为多选题。 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O 分)1、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悬挂棒的绳子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