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设计x内容摘要:
家所说的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整理,就是一种策略。 问:什么叫策略 ?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策略 ? (说明: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学习中接触 “ 策略 ” 这个抽象概念。 本环节旨在通过课前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策略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激发内需,形成策略 呈现情境( 1)谈 话:三个好朋友去文具店买文具,在文具店里碰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助解决。 (将图上信息进行改编,改编后的情境图加上 “ 小华用去了多少元。 ” 小军说: “ 我只带了 42 元,可以买几本。 ) (说明: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内容简单,改编后的情境图中增加了几条信息,使情境中的信息涉及多个条件与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整理信息 ?怎样整理信息才便于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思考能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 ) (2)整理信息。 问:这么多的信息,你想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3)展示交流。 充分展示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整理方法的特点,初步认识列表整理信息的优势。 ( 4)比较优化。 选择学生整理的不规范及规范的表格进行比较,共同商讨表格中应该包含。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设计x
相关推荐
率,因为你实话实说,好。 还有吗。 (三)再读一读 (师导)老师已不再年轻,你们才是花季的蓓蕾,展翅的雄鹰,明天是你们的世界,写得不错。 拿来,我们共同评一评,你愿意抛砖引玉吗。 不对,应该是抛玉引玉啊。 (四)师生共评 (师导)看来作文中的真情很重要(板书:真情)表达了友谊的桥、尊重的桅、信任的帆和坚定的心,英雄所见略同。 (师导)描写是情感抒发的 源泉,在生活画卷上偶尔抹上一抹灰色
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 面前。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 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梅 》 、 《 竹石 》 、 《 石灰吟 》 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 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 特点,“竹” 具有 刚强勇敢 特点。 请写出 《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明 )。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 《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秒针走过 1个小格就是 1秒。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秒针走 1圈,分针走 1小格。 请注意一下,秒针走 1圈,分针怎么走。 :一秒
师:我不这样想。 明明是第 7小组夹的多,第 3小组夹的少,你怎么认为第 3 小组的水平更高呢。 如果大家能说服老师,我就接受大家的意见。 大家讨论讨论,看怎样才能说服老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与学生展开辩论。 讨论完毕,全班交流。 ) 师: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 1:第 7小组的人太多了。 他们夹的总数多是因为人太 多了。 生 2:第 7小组人数这么多,比总数肯定是不公平的。 7 生
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 (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 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 )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 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 (板演周角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