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2015.11)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完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凭空想象的实验B伽利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假设、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笛卡儿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检验2某航母跑道长 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 6m/飞 2、需要的最低速度为 50 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m/s B10 m/s C15m/s D20 m/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 A、B 用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所示,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今对物块 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使A、B 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 A、B 的质量分别为 m、M,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 B. m M D. m F m M体 a、b 和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N、F c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c 上,a、b 和 c 仍保持静止。 以 f1、f 2、f 3分别表示 a 与 b、b 与 c、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 3、的大小,则A N,f 20,f 35N B N,f 25N,f 3 0C ,f 25N,f 35N D ,f 210N,f 35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 相连,和到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 与 之间以及 与桌面之间的世昌的博客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 ,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 的大小为 B4 D26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 能沿斜面升高 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斜面从 C 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冲出 C 点后仍能升高 把斜面变成圆弧形 物体仍能沿 高 论是把斜面从 C 点锯断或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 h, 4、因为机械能不守恒D无论是把斜面从 C 点锯断或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 h,B 为一段粗糙的波浪形路面,一个物体从 A 端以初速度 达 B 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此物体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 端开始滑行,到达 A 端时速度大小为 2相比( )AV 1= BV 1 1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把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物块放在倾角=60 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的顶端,整个装置处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 E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斜面高为 H,则释放物块后,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A g)32( B 2/5g C2 H D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点,速度 5、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5 所示,tA、t B 分别是带电粒子到达 A、B 两点时对应的时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 B 点的场强B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B 点的电势C带电粒子在 A 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D带电粒子从 A 点到 B 点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带电粒子做正功图 5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我国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 4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a,卫 6、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 b,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3C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2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1.(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 A 以初速度 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 (b)图为物体 A 与小车 B 的 像,其中,图中所标示数 v0、v 1、t 1 已知。 由此可知A小车上表面长度B物体 A 与小车 B 的质量之比C A 与小车 B 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D小车 B 获得的动能12如 7、图 a、b 所示,是一辆质量 m=6000公共汽车在 t=0 和 t=4s 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 当 t=0 时,汽车刚启动(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 c 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测得 = 取 g10 150m/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汽车的长度 B4s 末汽车的速度C 4s 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D4s 末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二实验题 ( 13 题 6 分每空 2 分 14 题 6 分每空 2 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 8、时用两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弹簧秤的示数 2.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和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根据 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你分别指出.(1)在中是 (2)在中是 (3)在中是 14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 A 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0、1、2为连续的计数点现测得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 2、 3、 4s、 5、 6,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打点时间间隔均为 T根据纸带测量出 9、的距离及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求出此实验过程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_在打第 5 号计数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_(2)某同学用游标尺为 10 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示数由于前半部分被遮挡,只能看到游标尺的后半部分,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共 28 分,8+8+12。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A、B 质量分别为 kg,m B=2A 与小车壁的动摩擦因数为 与小车间的摩擦不计,要使小车向左加速时 B 与小车 10、保持相对静止,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6如图所示,一薄木板放在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木板的两端与桌面的两端对齐,m,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将薄木板抽出,要使小木块不从桌面上掉下,则水平外力 F 至少应为多大。 (假设木板抽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水平桌面上)世昌的博客 一平板车,质量 M=100 千克,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 h=,一质量 m=50 千克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 b=,与车板间的动摩擦系数 =图所示。 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 11、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 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 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 s。 (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8 题为单选题,912 为多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完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对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3(1) 还要记下两绳拉力的方向;(2) “相同”之后加“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 O 点”(3). “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 ;14(1 ) , (2 ) 2316549)()((8 分)解:由题意知:A 的运动趋势有两种。 (1)当 A 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时,设小车的加速度为 此时绳的拉力为 :F N1= 1 分。 1 1 分 对 B:T 1= 1 分 联立得 1 分 2/(2)当 A 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时,设小车的加速度为 时拉力为 对 A:F N2= 1 分 2 1 分 对 B:T 2= 1 分 联立得 1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