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案内容摘要:
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然后利用教材图 — 2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 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先给出一个发光点 : [师]① 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生]① 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 . 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 ,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 :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 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 师 生共同分析得: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 S1发出的 . 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 S′ . — 2 随即指出 ① S′是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 .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 S1叫虚像 .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 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 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 .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 .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平面镜成像教案
相关推荐
( 1) 让学生出已知条件,另一学生列出算式。 ( 2) 右图中, 正方形 的面积是 320 平方厘米,已知 BC 等于 BE 的 2 倍,求三角形 ECD 的面积。 图 形 已知条件 面 积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圆 3 ( 3)一个梯形上底是下底的 2 倍,把下底延长 8 厘米,恰好组成一个面积是160 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去伪存真,沙里淘金。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共 40 分。 第 1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3 分;第 9有多项复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许 多 科 学 家 在 物 理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下 列
记,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淘气说的吗。 小淘气短短的一篇日记中却出现了这么多错误,看来他真得好好学数学了,你们觉得他在哪方面的数学知识该补一补呢。 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 复习。 (课件演示) 趣味故事,猜测质疑。 《唐僧师徒的故事》(课件 演示) 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座山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同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 八戒抢着说,我要围成长方形。 沙僧接着说
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 想一想,应该怎样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1 米到底有多长 ?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作业安排:略 教学 反思 《长度单位 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课本第 6 页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 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