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内容摘要:
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 想一想,应该怎样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1 米到底有多长 ?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作业安排:略 教学 反思 《长度单位 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课本第 6 页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 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4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感知线段的直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些物体直,一些物体弯曲)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从实例理解线段 ( 1) 学生自由点 2 个点 ( 2) 学生连接两个点,成为一条线。 ( 3) 感受线段有长短。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 5 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 两个端点。 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案
( 1) 让学生出已知条件,另一学生列出算式。 ( 2) 右图中, 正方形 的面积是 320 平方厘米,已知 BC 等于 BE 的 2 倍,求三角形 ECD 的面积。 图 形 已知条件 面 积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圆 3 ( 3)一个梯形上底是下底的 2 倍,把下底延长 8 厘米,恰好组成一个面积是160 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去伪存真,沙里淘金。
物理卷2016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5.07)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共 40 分。 第 1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3 分;第 9有多项复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许 多 科 学 家 在 物 理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下 列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调查,学会了科学研究的 方法 …… 综合实践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在这门课中,每人都有机会露一手。 (学生阅读资料,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 3.教师语言引导,充分利用学生想参加各种活动的心理,去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引言: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最感兴趣的问题。